隨着通關,社會經濟進入復常,旅客和工作量逐漸恢復,但多個業界卻面臨招聘困難和人手不足問題,出現「有生意無人手做」的情況,影響工作和服務素質,不少商戶因此未能把握復常商機和擴充,停滯不前影響經濟復甦速度。
有見及此,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早前進行了一項《批發及零售業人手短缺及輸入勞工》問卷調查,收集有關批發及零售業界人手短缺及輸入勞動力的意見,並在4月3日下午於立法會舉行記者會公布有關數據,席上邀請業界代表即場分享人手短缺的經營狀況。
出席發布會的有分別來自百貨、化妝品、藥物及酒類的零售連鎖及個體商店代表,而是次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800家批發零售商,當中包括不同規模的中小企和大企業,僱員數目由10位以下到過百位以上的公司均有參與,絕大部分均正面對招聘困難的問題而束手無策,認為要輸入人力才可即時補充人手短缺。
八成半缺人 九成贊成輸入勞力
調查發現有近八成半受訪公司表示長期人手短缺。有32.6%的公司短缺一成或以下人手,32.6%的公司短缺一至兩成,22.2%的公司更短缺二至三成。對於輸入人力的建議,有超過9成的受訪商戶均表達支持。
有關輸入人力的薪酬水平方面,54.4%受訪公司認為應低於本地勞工,44.9%認為應與本地相等,只有0.7%認為高於本地。而49.8%受訪商戶認為輸入勞工的工作簽證或合約期限應為2年,35.6%商戶則認為應以3年為限,而14.6%商戶認為應1年。
邵家輝於會上表示,早前已就此議題偕同多位業界代表約見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丘應樺局長,調查數據亦反映業界無論前線和後勤職位均長時間人手不足和難以招聘足夠本地員工的實況,建議政府盡早放寬輸入適量人力,填補香港所需勞動力。
社會轉型 前線人員轉行
化妝品連鎖店代表陳郭詩慧表示,香港零售業若要保住購物天堂美譽,一定要提供優越的顧客體驗,而前線員工的角色至為重要。目前,前線銷售人才已經出現斷層,青黃不接。「我們公司的香港職位空缺約150個,當中前線人員流失最嚴重,佔本地整體店舖員工約15%,預計開設新舖後,佔比提高至約25%。」
此外,她表示寫字樓及各營運部門職位空缺情況顯著,包括儲運部倉務員、電子商貿及資訊科技專才,已經影響業務供應鏈運作及公司店舖發展計劃。數年來的社會轉型,導致很多前線銷售人員轉行,他們傾向文職工作,不願意投身前線輪班輪休工作,部分員工因工作地區偏遠而卻步,亦有員工因移民離港,令他們重新回來零售行業近乎不可能,但業界亦難以在中、短期內訓練足夠數量的零售精英,應付通關後日益上升的消費需求。
她認為,因此,需要積極考慮輸入銷售人員,加以培訓,改善和提高消費者在店面與銷售人員面對面的優質購物體驗。以2018及2019年公司業務高峰期為例,公司澳門員工佔比約60%為當地居民,40%為外勞,所以懇請香港政府參考澳門外勞政策,以紓緩本地人手壓力,減低員工流失率,從而提高顧客服務素質及工作效率,鞏固香港購物天堂形象。
星澳業務 受惠於外勞政策
而非常依賴人手銷售的藥房業業界亦同樣受到人手不足問題困擾,藥房業代表林偉文稱,經過3年疫情的洗禮,行業內的人才已大幅流失,其公司的人手亦減少了約20%,換句話說現時5個人手需要做平日7個人所負責的職務,每個人的職務均增加了,長期下去大大影響服務素質,他希望政府可以透過輸入外地勞工的政策,紓緩現時緊張的流動力。
百貨連鎖店代表魏麗霞指,集團一直面對員工流失,加上過往3年的疫情,連帶新移民的勞動力也下降,令情況更趨嚴重。集團前線持續有300名職位空缺,佔整體員工20%,其中近40間分店全日更只得一人當值,其他分店的營業時間也被迫縮短,更有分店因人手不足而放棄續約經營。集團在澳門和新加坡經營都受惠於「輸入外勞配額」政策,對業務發展效益顯著,他希望港府在輸入人力政策上能作出妥善方案,幫助業界走出困境。
酒類連鎖店代表文德榮先生就稱這幾年間人手長期不足,「請完又走」做成惡性循環。過往兩年,公司為了留人或吸引入職,唯有大幅增加待遇和薪酬,升幅高達15至20%,但情況仍未得到改善,現職僱員亦因缺人而工作壓力大增以致流失。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店舖服務素質將會下降,甚至不能維持正常營業。其實,復常後公司本來有擴充計劃,但因人手不足而要擱置,影響業務發展。人手短缺的情況已經到達臨界點,促請政府盡快落實解決方案。
促政府輸入勞動力 包括大灣區人力
邵家輝又補充,各行各業出現人手短缺問題已有半年多,通關後多了生意,批發零售業的情況更趨嚴重,出現「請唔夠人」而影響生意,甚至有中小企因嚴重缺人而未能如常開門營業。他強調,業界一定會優先保障本地員工的就業,但批發零售屬於需要大量人力的行業,持續人手不足及成本增加將阻礙業界和整體經濟復原,令發展動力減低。
他建議政府推出「輸入大灣區人力計劃」,容許獲批工作簽證來港的大灣區內地居民,即日往返本港工作及大灣區居住地。以當前緊急情況,輸入人力是對整體香港社會和經濟最有效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