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喜歡上學,實在也有他的根據和因由。他曾跟我分享上幼稚園時,種種不舒服的情境,包括很多「強迫活動」,而沒有說「不」或選擇的空間,例如:被迫吃他覺得很難吃的茶點,被迫做填色活動並且要塗滿框框而不可出界,被迫做手工及唱歌,被迫跟不喜歡的同學同組玩耍等;甚至如廁也沒有選擇,男孩子必須要站立小便,但又往往弄濕褲子。
無法覺察的傷痕
當中令我最憂心的一項──「不可以哭」。兒子天性敏感,每天上學已經那麼不容易,哭,本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然而,師長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安慰,對待有情緒的孩子時表現的態度和表達,往往會不經意在孩子心中留下無法覺察的傷痕。
有次,兒子放學後說:「今天我在學校哭,被老師責罵了……」我心中感到不解,老師不都是很溫柔的嗎,於是問:「老師是很兇的罵,還是很溫柔的呢?」兒子答:「很溫柔的罵……」我再問,兒子答:「老師說:『不要哭啦……』」原來,「不要哭啦……」這句看似安撫的說話,對兒子來說已經是一個否定,讓他覺得哭是一件錯事,更覺得自己被罵了。
就這件事我寫了一封信給學校解釋兒子的情况,並送了一本《善養小童成大同》給學校,又打電話跟老師和駐校社工傾談。老師了解後說願意配合,會找一個角落讓兒子慢慢哭。
勿否定情感需要
「我跟老師說了,你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兒子聽到後立即雙眼發光,睜大眼睛的問:「我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我答:「對啊!」兒子再問:「我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我答:「對啊!」看見兒子興奮的反應,我也有點觸動,原來「哭」這個自由,是一直這麼被牢牢的打壓着。兒子之前不肯上學,原來正是在捍衛自己哭的自由!
後來,我再問兒子在學校的情况,他說,老師現在不會說「不要哭」,但會說「不用哭」,或「哭也見不到媽媽」。我不禁嘆息,這些表達,其實也在否定孩子的情感需要啊!而且,「哭也見不到媽媽」令兒子錯誤解讀為「哭就不讓你見媽媽」,有威脅的意味……難怪兒子後來仍是不願上學!
在我修讀輔導學後,明白到哭是一個很重要、也很有效釋放情緒的渠道;但同時,我接觸到不少不懂得哭的成人,就算感到多痛苦多傷心,都流不出一滴淚,因為從小就被灌輸「哭是不好」或「哭也沒用」的信念。而他們療癒的其中一步,就是重新接納自己軟弱的時刻,讓自己哭。
但願我們的社會,愈來愈重視情緒的需要,認知情感的價值與力量,不論是成人、孩子,人人都能享有哭的自由!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