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多民族樂器都是外來的,二胡也不例外,大約有1000多年歷史。隋唐時候叫作「胡琴」,因為源於少數民族,聲音深沉、悲凄,氣勢壯觀,接近人聲,表現力強,是我國非常受歡迎的樂器之一。
至於「二胡」這個名稱是是民國初年才出現的,只有100年歷史左右,因為它有兩根弦,又是少數民族(胡人)的,所以才叫作二胡。現在已經非常普及,很多朋友都認識。
胡琴源自奚琴
胡琴隋唐時候來源於「奚琴」,庫莫奚是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鮮卑族的分支,散居於現今內蒙古赤峯附近的廣闊草原地區,逐水草而居,以騎射游牧維生,民風純樸。
歷史記載,鮮卑族在東晉(344AD)時期分為契丹和庫莫奚兩個部族,契丹姓阿保機,而奚人多取簫姓。五代時,耶律阿保機統一各個部落,建立大遼國,雄才偉畧的耶律阿保機非常嚮往北宋的文化和經濟繁榮,所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常常借機揮軍南下,掠奪財物,成為宋朝北方嚴重邊患。
胡琴進入中國之後,並沒有獲得好大的發展,成為獨當一面的樂器。一般都是樂隊裏一個不甚顯眼的部分,以伴奏為主,沒有很突出的表現。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創作能夠獨奏的樂曲不多,另外就是演奏的人技術不甚全面,所以形象都普遍低下。
胡琴地位不高
唐宋以來,胡琴結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大改變,都是兩根弦用竹弓拉奏。元代始用蛇皮音箱,由於彈力強,聲音比較溫婉秀麗;明代才加上「千斤」。千百年來,胡琴漸漸發展成為現在我們見到的模樣。
宋明以來,隨着地方音樂要求,胡琴出現好多分支,包括高胡、中胡、椰胡、南胡、板胡,每一個地方都有些分別。以江南絲竹纒綿旖旎最為特色!
歷史上,二胡給人比較淒涼的感覺,婉轉裴則,如泣如訴,因此普遍地位都比較低,經典印象是街頭賣唱維生的工具。直到1920年代,二胡音樂大師劉天華為之進行改革,二胡的地位才慢慢提升。
近代二胡的奠基者
劉天華(1895-1932)是近代二胡的奠基人。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民族音樂家,一生努力將西方的音樂技巧融入二胡音樂裏面,對民族音樂的發展作出非常偉大的貢獻。
他重要貢獻有三,一是改革二胡制式,主要增加二胡在高音部分的把位,令到音域更加廣闊,表現能力更強,並且改善指法和運弓的方法。二是創作了10首獨奏曲,包括《病中吟》、《良宵》、《三寶佛》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這些美妙作品充分發揮了二胡的演奏優點,令其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三是建立有系統的二胡教學法,豐富二胡音樂的內涵,使之成為獨奏樂器,改變中外人士對二胡的觀念。
20世紀初,另一位二胡音樂大師是華彥鈞(1893-1950,俗稱阿炳)。由於雙目失明,在那個軍閥混戰大時代生活非常困難。但他很有音樂天份,能夠彈琵琶、二胡、笛子等等。阿炳非常用功,吸收了江浙一帶的民間音樂作為養份,將民間小調改編為適合彈奏的二胡樂曲。
最令人懷念莫過於《二泉映月》,這首曲描述「無錫二泉」晚上清涼的景色,歌曲優美迷人,令人隱約看到淡淡的月光映照在泉水上,倒影非常之漂亮!這首樂曲甚至獲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稱為「偉大的樂曲」,應該跪下來欣賞!
二胡的十大名曲
很多朋友以為《二泉映月》是阿炳創作的名曲,但是我覺得他應是吸收了好多民間音樂旋律後才改編而成。其他二胡名曲還有《聽松》和《寒春風曲》,都非常悅耳動聽,令人回味!
二胡界有十大名曲,包括《二泉映月》、《良宵》、《聽松》、《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寶佛》以及《光明行》。
棄用蛇皮 並未犧牲音色
近年很多有心人為環保而放棄使用蛇皮,改以人工塑料作共鳴箱,但並未犧牲音色。他們經過十年八載努力改良音箱結構,終於有所突破,實在令人欣慰!香港中樂團相關專家在這方面也不遺餘力,貢獻所長,實在令人感動,希望在不久將來,這些改革能夠有豐碩的成果。
歷史上,二胡是一個被人忽略的樂器,地位低微。近百年來經過好多有心人的努力,包括創作適合獨奏的新曲(劉天華、華彥鈞),改變演奏方式(劉天華)增加把位,用環保物料音箱等等,其地位才得以提升。這些努力我們都應該肯定。希望不久將來,二胡作為民族樂器重要一員,更加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