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社會都有好故事和不好的故事。政治領袖自然要宣傳好的故事,但是否要隻字不提不好的事?每當行政長官李家超要大家講好香港故事的時候,我就不期然想起這個問題。
只有惡劣的環境下好東西才會閃亮;美需要醜來襯托其美麗。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我一直認為誠實的傳媒要把真相放在首位。
李家超相信香港可以通過唱好這座城市來吸引高薪的外國人才。但是,正如一位本地專欄作家所說,世界並不是圍着香港轉的。許多地方,例如新加坡,都需要人才,人才有選擇。在作出改變生活的決定之前,他們將審視香港的優勢和劣勢。
漠視不滿暗流無法講好故事
作為一個香港出生的人,我知道這個城市有許多好故事可講。但是,作為一名報道2019年社會動盪事件的記者,我知道如果不承認仍然遍布這座城市的不滿暗流,就無法講好香港的故事。
兩位香港法官最近在與2019年反修例示威活動有關的裁決中提到了這一點。區域法院法官郭偉健在對已解散的「賢學思政」的4名成員定罪時,駁回辯方指這些年輕人去年只是在社會恢復秩序後擺街站的解釋。
郭偉健指出,案件的細節顯示社會只是表面平和,4人擺街站是慫恿市民再次抗爭。在另一宗涉及2019年理工大學圍堵事件的案件中,法官練錦鴻在判決監禁8名年輕示威者時認為,被告非十惡不赦的人,而是受到社會兩極分化的影響。
特首李家超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承認,他的政府需要贏得香港年輕人的信任,才能團結社會。李家超相信他可以通過良政善治贏得年輕人的信任。我不認為僅憑這一點就可以消除許多年輕人在社會經過動盪3年後仍然感到的痛苦。
警方拘捕了10000多人,約1000人被判入獄,許多人仍在等待他們的命運。揮之不去的痛苦、新冠防疫措施和《香港國安法》導致許多香港人才移居國外。
香港成功故事世界歸因放手政策
香港的眾多本錢包括出色的交通系統、世界一流的餐飲業、風景如畫的海港、郊野公園、連接內地與世界的角色,以及獨立的司法制度。
但當外國傳媒專注於公民社會、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侵蝕時,很難講好香港故事。在李家超建議北京釋法,就一名面臨勾連外國勢力指控的傳媒大亨,是否可以聘請一名英國律師後,西方傳媒就質疑香港的司法獨立──儘管本港最高法院批准聘用該名英國律師。
就在不久之前,世界驚嘆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半民主特區的獨特地位,能夠包容和平抗議、公開反對的聲音,以及對特區和內地政府的批評。外國人才對這座城市趨之若鶩。
世界認為香港是一個成功的故事,這主要歸功於北京對香港放手的政策。在反對派以「假民主」為由拒絕北京2014年8月提出的行政長官普選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831框架」)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引發了所謂的「雨傘運動」,數千人佔領了香港的街道。
我曾敦促支持「831框架」,因為我擔心如果香港人拒絕邁向更大民主的第一步,北京將不會提供更多選擇,事實證明我是對的。
如果修例從未發生
當時的行政長官梁振英通過警方臨時禁制令和外部團體尋求的法庭命令,監督佔領中環以非暴力方式結束。香港人恢復了正常生活,直到2019年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了她命運多舛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其中包括將香港人送往內地受審。
我支持政府的很多政策,包括在西九龍高鐵香港站「一地兩檢」,我覺得這是明智的。但我無法支持林鄭月娥的修訂《逃犯條例》。我沒有可信的論據支持修例。
香港商界最先對該法案表示關注。只是在林鄭月娥無視商界的關注,於是100萬,然後是200萬香港人和平遊行反對修例之後,所謂的黑衣示威者才變得暴力起來。
想像一下,如果林鄭月娥從未提出或在和平反對後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便不會有《香港國安法》,成千上萬的人便不會移民,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便不會被捕或入獄,在體育賽事中,不會有香港反修例歌曲被誤認為是中國國歌,美國不會制裁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其他高級官員。
傳媒報道,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將決定是否起訴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期間被捕的其餘6000名年輕人。
為了治癒香港社會的撕裂,我希望他只起訴危害生命的人,釋放其餘涉案者,這將是2023年要講述的一個偉大的香港故事,我相信西方傳媒會予以積極報道。
原刊於《信報》EJInsight,本社獲作者授權翻譯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