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香港故宮博物院舉行隆重的開幕典禮,不僅成為全城焦點,更引領教育界一番熱議。單是8月,13萬門票全部售罄,可謂一票難求。直至10月,萬人空巷的情況才有所改善,作為中學校長,我不禁會問:文物之價值為何?可否融入校園生活?將產生怎樣的教育效果?
一、文物的多元價值
我國是一個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擁有上下5000年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其物質遺存不但是民族瑰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當中承載的信息極其豐富。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文物透露着不同社會階段的人文風貌;從工藝美術的角度看,器物糅合了科學科技與時人審美情趣;文物本身的傳承序列,又是一個個有血有淚的收藏故事;其存世的稀有性,又往往涉及市場價值,或多或少與經濟掛鈎。透過研究、觀賞文物,我們能夠了解過去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價值取向。為了將這些重要訊息傳遞到下一代,除了保存、研究之外,更需好好地詮釋、合理地開發、利用,用得其所,對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其民族歸屬感實有莫大裨益。
二、文物的美育功能
文物反映能工巧匠的藝術構思,有助我們深刻體會古人對於美的獨特理解。在各自的歷史背景底下,它們的存在和製造就是工藝美術史的最好註腳。位於香港公園的羅桂祥茶藝館珍藏一件稀世汝窯,其製造需要掌握精準的窯温及濕度,其中的精品顏色仿如宋徽宗形容的「雨過天青雲破處」,風摩中港台的《青花瓷》亦曾借汝窯的美比擬對真愛的盼望。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博物館策展跟過往大不相同,趨向觀眾提供教育、藝術、資訊、娛樂等的文化經驗。展品在陳列環境、平面設計、多媒體裝置、色彩燈光乃至組織結構都經過精心設計,務使觀眾獲得多重感官體驗,而這種美麗而有趣的經歷相信可以給學生極大的視覺震撼,其教育效果是文本式的照本宣科所不能企及的。
三、透過跨學科平台,讓文物教育走進尋常校園
本校在圖書館特設袖珍博物館,現時展品以教師收藏為主,期望學生能夠近距離觸摸歷史。本學年的主題是「石印藝術全體驗」,透過圖書館活動及跨學科協作,讓學生漫遊石印技藝之旅。
歷史科負責講解石印技術在西方的起源;中史科介紹石印技術引入中國後如何促成畫報的興起,推動中國報刊的創新與發展;化學科示範石印技術如何利用「油水分離」的原理來印刷書籍;而視覺藝術科則帶領學生動手創作,運用多色套印,親身製造自己的版畫。最後,圖書館舉辦版畫創作比賽,並展示學生佳作。誠然,文物教育也可以揉合不同學科,成為一個跨學科教育平台,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與工藝美術。
四、文物教育可成為國民教育的創新嘗試
現時,中華文物珍品拍賣成交屢創新高,背後除了反映國家經濟近年高速發展以外,更反映中華傳統美學正重建其世界話語,是國人文化自信的具體表現。香港是世界三大藝術品市場之一,每年中國藝術品拍賣都能吸引全球目光,加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立,對於文物教育而言,香港可謂近水樓台。
國家教育部和文物局在2020年9月30日聯合公布的《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的意見》中,當中明確提出「推動中小學生利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在此背景底下,學校的文物教育應該跨出更大步伐,堅持「走出去」,讓文物走入學校,訴說中國的故事。
梅志文,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科技教育)。現為中學校長、香港才能教育研究會會長、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及香港數理教育學會理事;並為律師紀律審裁團及電影檢查顧問小組擔任業外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