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智慧看廣州跪地女事件

觀微知著、一葉知秋。無論廣大的人民與政府官員,皆應多學習中華文化的智慧,我們時常被告誡的「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並非虛言,而是民生教育與立國之本!

這幾天在大陸網上瘋傳,有關在廣州有兩位女士懷疑因為手持黃碼(有說是紅碼),沒有亦不願帶口罩,與防疫人員發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制服,雙手被綑綁,衣服被撕破,跪在地上。網民們議論紛紛,品頭論足,指點是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且讓我們從中華文化的角度,看看這場小糾紛的是非對錯。

中華文化的基礎在倫理道德。所謂「倫理」,就是人與人相處之道;「道德」乃整體的價值觀、是非對錯的基礎。人雖生而平等,但稟賦各異,好惡亦不同,因此,若缺乏愛心與同理心,則人與人之間必然出現矛盾,甚至衝突。是以儒家強調「仁」為處世之本。有了「仁心」,自然愛屋及烏,關心別人的福祉,稱之為「義」。是以當我們為人處世時,就應該「見利思義」,不會自我中心。

荀子雖為孔孟之徒,但他指出人的情慾乃是人的生理素質,人性本無善惡之分而言,它只是就人的本然情慾在群體社會中所造成的暴亂而言。而韓非子更認為人性本身就是自私,若不加以約束,就會造成社會的亂象。

儒家與法家需要並行,因為「教而不善」,就需要「法」,是用以調教只顧自己而罔顧別人福祉的「社群異類」,「視其後者鞭之」,使其回歸正軌。再加上「禮」,所謂「禮」就是在該群體中人與人間相處的規矩,「禮之用、和為貴」,若大家都守「禮」,人們就能夠保證和諧相處,社會安寧。

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明白這些最簡單的中華智慧,讓我們回來看看這個小糾紛,首先,那兩位女士明知廣州爆疫嚴重,大家都在憂心忡忡。加上自己在「黃碼」狀態,為己為人,皆應配戴口罩。若是一時疏忽,原是值得原諒的,但明知自己理虧,經防疫人員屢屢相勸,甚至送她們口罩,不單不領情,還大吵大鬧,完全違反了仁、義、禮三德!

劉向在《說苑》中說得很清楚:「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對於教而不善之輩,只能用「法」。但凡用法,必涉武力。

面對上述情況,就算是防疫人員不動武,待公安到場,若她們在公安的權威下馴服,當然最好,但若仍不服,還是需要用武力才能制服的。如《孫子兵法》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解決任何糾紛的最上策。其實,無論是面對公安或防疫人員,一旦衝突起來,這兩位女士是完全沒有勝算的,若能識時務,則應趁機和解,否則就只有面對束手被擒的下場。

可見她們完全缺乏危機意識,面對矛盾衝突時,不審時度勢,只顧發脾氣、使性子,必然慘淡收場。這就牽涉到她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的失敗!很有可能是她們從小到大,在過分溺愛與呵護下成長,沒有受過挫折的磨練,完全缺乏處世的歷練有關。經過這次教訓,她們應該多學習中華文化的智慧:

一、基本做人之道:知恥近乎勇。明知自己理虧,只要勇用於承認錯誤及改過,一切事情,自然逢凶化吉!所謂「恥」,就是「羞恥」,「羞」就是不敢見人,因為做了不應該做的事,違反了倫理道德,所以在群體中不被接受、無面目見人。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若明知自己犯錯,仍然死撐,毫無改過之意,就是「無恥」。

二、面對矛盾與危機:君子不吃眼前虧。何必以卵擊石,自取其辱?

三、凡事必以「義」為先,「自我」為後。自私自利的人,必然招致失敗。

她們完全缺乏危機意識。(微博圖片)
她們完全缺乏危機意識。(微博圖片)

諒解可增進和諧與防疫成效

明乎此,從流傳的視頻中,看見防疫人員最初確是苦口婆心的勸諫她們,但她們破口大罵,並有肢體碰撞,的確激怒了一些成員。其中好像有一位穿杏色衣服的,在混亂中制服黑衣女士,其他人員繼而制服灰衣女郎,把她們的手捆綁,終至出現網中圖片。

從執法的角度,是無可厚非的,但他們並非公安,沒有使用暴力制裁的權力,「好男不與女鬥」,為避免嫌疑,除非遇到嚴重人身攻擊時,出於自衛的需要,否則在上述情況下,男的實不應對女的施用暴力。她們的吵鬧,只要沒有破壞或傷人的情況出現,理應等待公安來處理。

從這裏亦反映出防疫人員的執法權力,在大家都遵守防疫措施之餘,亦應該體諒一下人情與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僵化地執行法規。因為中國幅員廣大,有些個別地方確出現執行過度而罔顧民生需要的情況,造成民怨,大家若能堅守仁、義、禮之德,相互諒解與協調,相信會增進群體的和諧與防疫的效果。

慎重思考,不要妄下判斷

網上瘋傳跪在地上的圖片,那姿勢若是她故意擺設的,很有可能是隱含一種「苦肉計」的公關宣傳策略,因為人們都會傾向同情弱者與受害人,只有把自己扮得愈可憐,愈會搏到同情的眼光。但若是防疫人員在公安尚未到時,強迫她這樣的話,那就是有點過分了!

在任何衝突中,很少人能完全理智地處事,尤其是面對粗話連篇與人身攻擊時,更會怒從心中起,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許多衝動與不智的行為。若是有一方能處理得當,悲劇就不會發生。而整件事的真假與是非對錯,只有當事人才能真正了解,局外人無法只憑有限的資料去完全了解真相。因此,一切推論,皆應有所保留,慎重思考,而非妄下判斷,甚至謾罵與指責。

在這個時間的背後,反應出社會上許多隱藏的問題:

1. 家庭與學校給予孩子們怎樣的倫理道德教育?
2.一孩政策下,在溺愛的環境下培育出來的「小王子」、與「小公主」問題。
3.自私與公義的平衡與取捨。
4. 「見利思義」與倫理道德的重要性。
5. 防疫疲勞與禁閉的焦慮。
6. 防疫措施、法規、人情、經濟與人身自由的平衡與取捨。
7. 情理法的平衡與執行的公正。
8. 執法者的素質與處事態度,應秉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原則,為人民服務。

觀微知著、一葉知秋。無論廣大的人民與政府官員,皆應多學習中華文化的智慧,我們時常被告誡的「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並非虛言,而是民生教育與立國之本!

正當中美博弈愈趨激烈之際,外國傳媒正無孔不入地抹黑中國,甚至有不少機構專門在挖中國的黑材料,這正成為它們攻擊的題材,尤其是外國人不知就裏,看見一些圖片、一些片面的報道,就妄下判斷。國人真的應該提高警惕、自律自強,絕不讓它們有機可乘,把中國同胞與國家描黑!更應明白「富國強兵、國泰民安」,得來不易!如今正是內憂外患之際,若真心期望中華盛世的來臨,一切當由自身做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彭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