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儘管中國在植林減排方面有很好的成績,如果在消費觀念上一味模仿美國而不改弦易轍,即使像過去五年一樣森林面積年增長為6,000多萬畝,就連自身所造成的污染問題也解決不了,更遑論建立環保經濟。就以汽車的消費為例,中國在2009年的汽車產量已達1,379萬輛,為世界之冠,假設11年內年產量不變,累積起來11年後,世界便有1億5,000多萬輛中國汽車在路上行走。中國現在擁有的人工林為6,000多萬公頃(1公頃=15畝),可以吸收8,400多萬輛汽車的排碳量;中國人工林以年增長6,000萬畝計,11年後增加的面積可多吸收5,400多萬輛汽車的排碳量。加起來是1億3,000多萬輛汽車的排碳量。這樣,11年後便有2,000多萬輛的汽車排碳量無法抵消。
你看:中國辛辛苦苦「十年樹木」經營出來的碳滙,都不夠汽車消費者的消耗!這公平嗎?合理嗎?就算對汽車消費徵收碳滙稅,也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污染消費。何況,中國可以植林的面積也不是無限的。
應與美式消費經濟區間
因此,中國如果有意建立永續的環保經濟,對解決氣候變遷問題有更大貢獻,就必須和以鼓勵消費也是鼓勵貪欲、以貪欲理念為前提的美式金融經濟有所區割。刺激消費無疑是促進生產的手段之一,但如按市場經濟供求關係自動調節的規律(或邏輯),卻不是必要的手段。相反,那是資本主義用來干擾市場經濟自然發展最重要的手段,是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在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最大的發現:
那不但可以解決資本主義的癌症──產能過剩,還可以為資本家的投資不斷增殖。當然,結果是以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和物種的生命為代價。這一點,在經歷了2008年的經融海嘯之後,應該是愈來愈清楚。但環顧世界,對美式金融經濟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反省或檢討,更莫說批判。所謂全球經濟,依然以美式金融經濟為主導。
那就說明資本主義500多年所營造的政/經迷思,並沒有給打破。
美國是人類第一個所謂「民主國家」,因此被視為民主政治的典範。200多年來,人們把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各國努力發展出來、對人類社會生活有積極意義的各種理念,諸如平等、人權、自由、開放、進步等等,都看作是美式民主實踐的功績。儘管歷史的真相並非如此,而上世紀後半葉美國也逐漸暴露其作為資本主義超級大國的貪欲與野心;
時至今日,它卻仍可通過巧妙的外交手腕及天羅地網般的媒體宣傳,來把自己包裝成民主政治與自由經濟的領袖。前面提到歐洲傳媒近年有關美國政體是否仍是最理想政體的調查,結果投肯定票最多的,竟是中國網民。中國改革開放後僅短短30年,許多中國人的意識形態竟從反美變為親美!由此可見美國在意識形態宣傳上的成功。
須改變民眾物質觀念
政治和經濟本是一對雙生兒。自上世紀末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世人似乎諱談意識形態,且誤以為意識形態只與政治有關而與經濟無涉。馬克思一早已指出:有怎樣的經濟基礎,就有怎樣的上層建築,而政治和意識形態都是上層建築的重要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反映經濟基礎的性質。現在許多人談到經濟問題,似乎都忘記了那與政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彷彿經濟只涉及商業貿易、物用民生,與意識形態是兩碼事。我們必須記取:物用民生就是政治,商業貿易也有意識形態,經濟語言往往就是政治語言。
譬如說:「刺激消費」是一個經濟學術語,但其背後卻隱藏著:創造性破壞,徹底解決產能過剩,不斷投資增殖,金融經濟全球化,把後發展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變為工廠,讓先發展國家享用其產品,使全人類唯一的理想就是追求「物質幸福」⋯⋯等一大堆政治動機及意識形態。當然,一般人常常接觸到的,不會是「刺激消費」這類硬繃繃的經濟學術語,而是軟性的、充滿物欲誘惑的廣告,諸如螢幕上駕駛某種品牌汽車的成功男士,用某種品牌香水的清純或性感美女⋯⋯但這些廣告正是金融資本主義的政/經糖衣,和前面一大套政/經語言血脈相連,目的也是一致的,是經過華麗包裝的意識形態。
因此,中國要建立環保經濟,光是「十年樹木」是辦不到的。要辦到還得要「百年樹人」,也就是要同時從思想上改變人們對物質運用的觀念,把華夏民族思考這個問題的早熟智慧及幾千年加以實踐的文化資源重新整理、研究和發展、運用。當然,要倡導這樣的新思維,一定要有相應的經濟運作方式和相關的政治體制。這一切並不都從零開始,如果不讓慣性思維和所謂「普世價值」等意識形態所束縛,我們完全可以繼承近代於環保經濟有利的政/經遺產。
中美合作 有望貢獻環保
氣候變遷如此急劇,最樂觀的估計,人類也只剩下100年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了。中國如果能另闢蹊徑,也許能作出較大的貢獻。
2014年2月美國國務卿克理訪華,中美就能源科技與環境問題達成共識:兩國同意在工作組織機制下,起動五項實施計劃:汽車減排、智能電網、碳捕集/封存、溫室氣體數據收集/管理和建築/工業效能,承諾投入相當資源,確保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取得實際成效。
同年11月中美兩國並對減排作出具體承諾——
美國:2025年的排放會比2005年水平減少26-28%
中國:預計於2030年到到排放頂點,並在此之前開始減排;再生能源利用將增至20%
中美兩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加起來,約佔全球排放量40%,中美的承諾如能信守,確可帶來希望。
封面圖片:Flickr/Creative Commons/Caden Craw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