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會倡引入「八方學童入香江」 紓學校生源短缺

教評會認為,本港基礎教育一向處於高水平,課程多元又國際化,對國際及內地專才有吸引力。教育局可增撥資源給予收取優才子女的學校安排適應課程給這些新來港的學生。

教育評議會就《施政報告》指出,教育,不光是塑做年輕人的希望,教育的好壞,關係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公民素質的提升或沉淪。香港社會在過去十年,種種原因,導至撕裂现象。當下的政府各部門的行政思維,應先定下「團結、目標,進步」的齊頭同行的大方向,由此制訂大大小小的策略,短、中、長期的目標,勇於執行。從教育現埸看,由教育局至學校各個持份者,如何求同存異,團结在一起,設定制度,定下清晰的方向,努力實踐,且必須有進步。

該會指出,香港是大灣區的中堅份子,教育政策的规劃必須以此相適應,毋負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為八大中心的所在地。最低限度,香港學界必須要合力成為「大灣區教育樞紐」,這是特區政府跨局共同的使命,以及工作的目標,必須擔當。

教育評議會就《施政報告》有以下意見:

特區政府宜就社會發展的短中長期目標,作全面的策略性規劃。

長期措施:

在培訓本地高等教育及外納海外專才方面, 報告指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當中措施包括設立 100 億元「產學研 1+計劃」,由明年起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 100 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分兩期完成其項目。另爭取未來5年吸引不少於 100 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海外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教評會認為,對於未來香港人才匯聚, 不可失機 ! 雖然《施政報告》已提出由政務司司長帶領「人才服務窗口」統籌招攬人才策略,教評會建議特區政府應逐步建立系統化的「人才數據庫 Talent Pool」的大數據,當中包括各方面的人才現況及需求的數據,並需要進行數據整理及分析,以進行全面的人才審計 Talent Audit ,以便特區政府分析本港所需人才種類及數量,可以提供資料給政府各部門作長遠整體的規劃,尤其在吸納人才政策及配套、職業選擇、大學學科規劃、收生人數的安排等方面,以避免資源重疊或專項分散而導致失去最佳研發效益,或者是一些不合香港為基地可發展的可持續創科教育及研究等等。

香港長期以來未有就人力資源發展作策略性規劃,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以進入與醫療有關的一系列專科或法律專科等神科為目標,鮮有對其他新興學科及行業有興趣。原因可能是政府沒有在各層面配合發展,導致家長及學生只追逐那些暫時高回報的學科及行業,未有長遠眼光看到明天社會的人才需要。《施政報告》提出政府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大學提升課程質素,教評會支持政府建立強大人才庫。目標是未來5年內,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生當中有 35%修讀 STEAM 學科,以及 60%修讀與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發展為「八大中心」相關的學科,可以配合未來社會的發展。

短期措施:

吸引國際及內地專才及優才,簡化入境簽證手續,提供工作發展機會,便利生活配套(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的配套),包括簡化優才子女在公營學校就讀的程序

教評會認為,本港基礎教育一向處於高水平,課程多元又國際化,對國際及內地專才有吸引力。教育局可增撥資源給予收取優才子女的學校安排適應課程給這些新來港的學生。政府亦應檢視入境政策,容許內地及海外學生以學生簽證來港就讀。由於本地學校的營運由公帑支付,內地及海外學生應繳付學生成本的全費。當局亦可參考新加坡的做法,積極地到內地及海外為本地學校統一招收內尖子學生,並透過私人或慈善機構為他們提供提供獎學金,以支付學費及住宿費。而這些學生畢業後需留港工作3至5年。這些尖子學生除了為香港提供人才外,他們在學校的勤奮學習表現,亦會對本地學校的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互相學習,擴闊視野。另外,要接受內地及海外學生,住宿當然是難題。其實香港有小部分學校是設有學生宿舍的,此外,一些歷史校悠久的教會學校亦設有給外來傳教士住宿的宿舍,可是近年由於外來傳教士數目驟減,宿舍使用率極低。我們建議當局讓擁有宿舍的學校,甚至是一些使用率低的酒店或賓館,改變宿舍用途,以試驗計劃的形式先試先行,收取少量內地及海外學生。長遠而言,當局可在校舍仍有空間的學校,或是空置校舍興建分區學生宿舍,讓就讀同區學校的內地及海外學生一同居住。

今天,香港學界正受各级學校生源短缺問題所困擾,教評會相信,盡快引入「八方學童入香江」計劃,可以穩定本港教育界生態,令學校可以長遠發展,為香港社會提供優質教育;亦可提供機會讓優才子女入讀公營學校,提供誘因讓優才可以安心留港發展。香港有良好的教育基建,享譽國際的大學,優秀的科研人才,教學質量在多項國際比較研究中名列前茅。在這優厚的基礎上,雖然施政報告已提出未來教育工作需要在三方面增能——啟發學生潛能、提升教學效能、貢獻發展動能,教評會建議中小學基礎教育課程仍需作全面檢視及調整,內容可以配合大數據的分析,配合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加強如 STEAM、人工智能(AI)及創業思維的教育。

教評會贊成施政報告中提及 STEAM 教育應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為發展方向,並加強領導和統籌及提升專業培訓,進一步培養香港未來所需要的創科產業的人才,促進整體的經濟發展。教評會認同政府大力加強 STEAM 教育,惟在加強教師培訓方面,建議教育局提供額外資源撥款同時,亦需提供足夠的教師培訓課程,讓老師接觸不同層面的 STEAM 項目。教評會建議政府設立創科學徒計劃,在中學進一步加強創科界的商校合作,並鼓勵本港的科技企業帶頭為學生提供學徒實習機會。此外,政府亦可鼓勵在「研究人才庫」中的的科研人才多與中學生交流,如以導師身份,合辦數據科學營(Bootcamp),建立學校良好創科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內地 STEAM 教育發展快速,實有不少值得參考的地方,建議結合國民教育及姊妹學校政策,讓師生多到內地學校及機構參觀交流,互相學習。教評會建議 STEAM中的 A 出發,以文件中提到香港以「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目標。讓孩子從小接觸如何以科技配合藝術,為香港未來的藝術產業或 ArtTech 作鋪墊。

教評會指出,以上是現今學界的評迫切關心焦點,若要開新篇,就必須對準難題,疏導之,解決之。平實論,以大灣區香港教育的底蘊積厚,只要同心協力,有部署有行動,提速提效,有關難題,當可迎刃而解,東方之珠,繼續非凡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