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是創業的關鍵

——馬時亨及霍啟剛談創業經(上)

霍啟剛:「我認為,創業與否、守業與否、做什麼最重要,首要的也是與人有關,尤其在香港。首先,認識自己;其次,認識自己的團隊;第三,認識社會運作;第四,認識朋友。」
馬時亨經營的壽司店
 
馬:說回當年我投資連鎖壽司店,為何我會這樣做呢?(方:很多人也很疑惑,為何你會和壽司扯上關係呢?)因為20多年前,我留意到香港的年輕人是不太有錢吃壽司,因為以當年來說,壽司是頗高級的料理,你能帶女朋友去吃壽司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覺得市場有這樣的需求,如果有價廉物美、服務好、衛生好的壽司,就有市場。是基於有市場,而不是基於我們喜歡吃壽司,所以我就建議在香港開設迴轉壽司店。
 
在這過程中,我很開心能找到些年輕人幫忙,那時的師傅是20多歲,經理也是20多歲,而不會找老人家,因為要針對年輕人,所以就找來了年輕的夥計。在這過程中感受了很多的活力,做得很成功。短短十幾年,我們都很保守,由2間開到18間,然後才把集團賣給一間連鎖式經營的飲食集團。那時的客人大概每人消費60、70元,但食完後都很滿意,初時是薄利多銷,慢慢地做大一個餅了,客似雲來,賺的錢就愈來愈多。
 
經驗告訴我們,創業要成功,你一定要知道市場的需求。還有你一定要有資金,這一點是很重要。如你沒有資金、經驗及做好市場調查,對於你要創業要有保留,不要人家創業你也創業——即使如霍主席所言,香港是個對創業有利的地方。
 
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先生
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先生
 
霍:幼兒教育那部分又如何呢?
 
馬:當我的女兒跟我說要開辦教育,我就不是從做生意的角度看,而是從社會的角度去看。我們都知道香港是需要多些德育的。學校應該培養領導人才,希望孩子能對社會有多點認識,例如帶領學生去盲人學校去了解盲人學生是如何過生活、去一些慈善機構做義工,這對社會是非常好的。我看到她做這些工作時很開心,能對社會有貢獻亦很開心。
 

創業先要認識自己

 
方:剛才兩位都做了利益申報,馬試過間接創業,霍對創業亦有些認知及看法。我雖然只是二十歲(笑),也開始去創業,但這條路是不易走的。創業的時候,要看看市場導向,也要看看客戶的口味,不是以個人為本位的,而是要看大環境,要宏觀地看。馬時亨先生剛剛也提及,不論是成年人或年輕人,創業的時候也要做好研究,知道市場的路向。那麼,霍啟剛先生有沒有什麼創業的「貼士」,讓大眾在創業時,知道有什麼事是應該做?
 
霍:剛剛馬時亨先生也說我是沒有創過業(馬:但是你很有經驗。),我很認同剛才馬的說法,一定要做足準備,書一定要讀,要好好分析環境。但我認為,創業與否、守業與否、做什麼最重要,首要的也是與人有關,尤其在香港,資源單薄,是靠人才去發展的。做任何事如是,創業亦如是。首先,認識自己;其次,認識自己的團隊;第三,認識社會運作;第四,認識朋友。
 
認識自己,要看看自己是否有應有的條件,例如是否擁有資金、自己是否適合、是否有熱誠、信心做好這件事,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之後,你要找尋自己的團隊,可能在創業的開始,你的團隊未必規模很大。可能你做研發,或是寫程式,未必懂得如何銷售自己,你就要尋找一個懂得銷售的伙伴,幫你做好銷售的工作。
 
我想這個拍檔或團隊的「一加一等於三」的精神未必只適用於創業上,任何公司也一樣。看看成功例子,Steve Jobs 不是那個砌電腦的人,他自己也說自己不懂科技,他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可以好好推銷自己的產品;馬雲亦是一樣,他也說自己不懂寫程式,但有一隊團隊,所以他就能創業。第三,就是認識社會,不是你有團火就能成功,你要認識金融市場,也要認識法律能否保障自己,例如你要清楚現在造的東西會否侵犯版權,這樣你的企業才能穩固。第四,就是人脈關係,你會遇到不少困難,例如金錢上、媒體上,這時候朋友的幫助就很重要。
 
馬:看看創業成功的人,他一定不會一帆風順,必定要有很多挫折。堅持下去的話,如果你有好的團隊、好的想法、足夠的資金,到東山再起,你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但有很多人最終都要放棄,為何?當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產生懷疑,怎會不失敗呢?你一定要了解到市場的運作、了解自己的優勢,心中有一盤計劃,成功的機會就會更大。
 
(待續)
 
圖片:灼見名家傳媒
 
更多精采文章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