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從「不再教書」開始──我的教學經驗〉
上世紀70年代初,筆者受到陶行知和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的啟示,開始試圖改變「你的老師怎樣教你,你便怎樣去教學生」的傳統。
筆者嘗試從下列等各方面,試圖改變傳統的教學法:
- 通過多元化教材和小組探討:不再教書;
- 多元智能學習:實地考察;
- 多元智能學習:歌曲;
- 促進學習投入:小點;
- 從個人經驗出發去學習;
- 多元智能學習:城市設計;
- 合作共贏;
- 學生中期回饋以期改善筆者的教法;
- 形成性評估促進學員的學習
由於篇幅過長,所以分3篇發表。第一篇由開始探討到「從個人經驗出發去學習」,本文處理「多元智能學習:城市設計」到「學生中期回饋以期改善筆者的教法」,第三篇則處理「形成性評估促進學員的學習」。
多元智能學習:城市設計
筆者一向重視多元化學習,除了提供歌曲和實地考察之外,還盡量利用錄影帶促進學習。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從不同的深度和闊度去學習「課程設計」這一科。筆者要求學員「試從錄影帶《地上的方塊》中,找出城市設計對課程設計與發展有什麼啟示?」
錄影帶的內容共有如上列出的10個環節,學員每觀看完一個環節後,筆者即暫停播放,讓學員思考和討論二者的關係,以及寫下他們探討的結論。筆者希望這個安排可以促進學員的聯想和加強他們對「課程設計」理論的印象。
合作共贏
去年筆者指導香港中文大學一間書院的畢業生進行通識教育期終分組的研習報告,這一科的教學安排讓學生在別的組別報告後,除了提出批評之外,還要求他們指出該組的優點;並說明基於這些優點,作出如何改善自己組別報告缺點(這是組別互動的回饋)的建議,最後讓不少同學感覺到「10組完成10專題項目」這種合作共贏的益處。詳情請參閱本欄2021年6月12日和19日〈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的兩篇文章。
有助於改善教法的學生中期回饋
自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以來,筆者即希望從學員的回饋中改善自己的教學。
最初,在學期過了四分之三左右的時間,筆者分派給每位學員一張A5白紙,並把紙張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寫下他們認為筆者在該科的課程設計和教學需要改善的地方,另一部分則是可以保留的地方。到了後來,筆者有如下的設計:
期中本科課程評鑑:
(1)以本科所學有關課程設計的理論,評價本科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
(2)以下列Stanford U, “The Function of the Course Syllabus”各方面評價本科的教學大綱:
- Establishes an Early Point of Contact and Connection Between Student and Instructor
- Helps Set the Tone for Your Course
- Describes Your Beliefs About Educational Purposes
- Acquaints Students with the Logistics of the Course
- Contains Collected Handouts
- Defines Student Responsibilities for Successful Course Work
- Describes Active Learning
- Helps Students to Assess Their Readiness for Your Course
- Sets the Course in a Broader Context for Learning
- Provid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 Describes Available Learning Resources
- Communicate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Course
- Can Expand to Provide Difficult-to-Obtain Reading Materials
-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Note Taking
- Can Include Material that Supports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 Can Serve as a Learning Contract
基於他們的回饋,筆者不斷改善超過20年在中文大學的課程設計和教學。
我的教學經驗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