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批評別人怎管教孩子成為了熱門話題。近日,碧咸為了女兒的奶咀問題大為光火,可以說批評的人從不會少,管你是名人或是師奶;而發火的家長反應亦必定比一般批評都大,因為被針對的一種最強最牢的關係:家長和子女。
其他批評,都碰不到這層最敏感的關係,我們可以習慣批評,將之冷感淡化——唯獨別人批評自己教養孩子的方式,那可是八級大地震,如來神掌第十式⋯⋯
批評「寵壞」的人想什麼?
我最近被人批評,說我帶孩子到處旅遊,是竉壞,是「讓孩子失去動力賺錢去看世界」。這邏輯有點奇怪,據我所知,愈是自小多去旅遊,愈會有愛旅遊的傾向,而擔心「去得太多,已沒地方再去」的,是對地球認識限於旅行社廣告的人,沒必要和他理論。
至於孩子是否真的會被竉壞,這個形容詞「竉壞」,有點被濫用。每一個家長看別人家孩子總有這種感覺,即使是自己也被人批評「竉壞」孩子的家長,也總愛說人家「竉壞」,有點像囚犯在監獄裏向性罪行犯人施行私刑一樣的心理,美其名監獄正義,是一種補贖吧!
批評別人「竉壞」,若用金錢做標準的話,可能是大部份人愛說的「我年輕時哪有錢到處旅遊?」——用從前的生活標準批評這個世代,是長輩總愛掛在口邊的一種自誇,正如大部份人愛誇張自己年青時怎麼窮怎麼受苦,全部都是想誇獎自己成功的輝煌。
斥鉅資送子女留學反而不是「寵壞」?
若要比較,最好不要跨年代了,把孩子與同一年代的同等環境的年青人比較吧!我看見有人把教不來的孩子硬送去外國寄宿,白花了天文數字學費給斬人謀利式學店,孩子卻突然回來了,說不念了,學費沒得退款,機票卻花了五位數字;更有些孩子「被留學」之後,過着純打機的日子,這是表面上依隨,心底卻在積極抵抗。
有人花錢請心理治療師,更有人逼孩子服藥,以為可以根治問題,其實他們只是在強硬加諸一套思想予孩子(例如上大學後找份安穩工作,再而成家立室買屋生仔),而孩子以杯葛去打破這些幻象。這些家長,不會受到「竉壞」的指責,聞者還會暗地怪責兒女「不孝」,口中卻說什麼同情之類安慰說話。
去旅行是竉壞?花費的是我辛苦省下來的血汗錢,孩子也有份省。別人聽聞孩子平日怎樣省吃儉用,紛紛問我「怎教o家?」,我答「身教」。老老實實地說,相比那些昂貴寄宿中學、那些一年七次來回機票,我那旅行只是零頭,卻沒有人指責把孩子送去寄宿中學的家長「寵壞」,反而只會讚賞、羨慕他們。
文化旅遊不是吃喝玩樂
去旅行不只是吃喝玩樂,見聞亦不是躲在家看看網上可得。我承認,孩子中三時,我竟糾膽向學校請假去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後來也不敢了,但從沒後悔。孩子對中東、回教的興趣,從來沒減少過。
我承認帶孩子到處旅遊是有着自私理由的——我想去。我是單親媽媽,孩子不帶去怎辦?但後來她年紀漸長,我才發覺她是我的最佳旅遊伙伴,因為一直培育,我們已有共同語言,我們去博物館已有意識交流。我們欣賞的,也有共鳴。去意大利西西里島,我們一起背誦「教父」的劇詞,去東歐的東正教堂,我們比較那些聖像和天主教堂的分別。我們愛的、感受的,已有像第六靈感般的互動。我們都不屑那些為了旅遊業而「製造」出來的景點、遊樂場⋯⋯
孩子已變成像我父親那種愛旅遊的人。我父親說過,只要未去過的,一定有吸引加令他前去,去過的,也一定有些景點未到過。孩子在葡萄牙轉機時,飛機延起八小時,她身上雖攜着大包小包行李(因為行李超重沒 check in),也乘了地鐵到處去看看,還興高采烈說:「飛機 delay,賺埋」。
我看得出,她以後一生,都會是個好奇的人,這種對知識的渴求,是足夠她一生人用的動力。
說我「竉壞」的人,認為旅行只是花錢,如果帶孩子去購物團、美食團,可能可以有此批評,但去一個地方,多少會知道歷史,感受當地文化。有些人終身也不愛旅行,我看是家庭教育吧!而我卻相信,我父親的 DNA,已給我遺傳了,也給我孩子隔代遺傳了。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