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 香港創科發展回顧

所謂「人生有幾多個十年」,第6屆政府任重道遠,新上任的李家超必須好好把握大灣區以及「國際創科中心」的機遇,為香港經濟持續增長努力,提升本港國際競爭力。

筆者於1993年從歐洲回港,在中文大學從事AI研究工作,屬於香港第一批海歸博士後科研人員,亦是香港首批創科創業者,於1998年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成功轉化,創辦了傳媒界熟悉的「慧科訊業」公司(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在過去30年,筆者走在最前線,積極參與科技研發、轉化、產業化、創業等工作,見證香港創科的發展,藉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筆者概要地回顧香港創科發展之路。

回歸之前,港英政府並不重視科技產業發展,當時香港經濟是以服務業為主,結構單一,集中在金融、地產、旅遊和貿易。這些產業當然有採用先進IT以提升其生產力,而成效也不俗,但科技只是為應用而設,用作支撑其上層的產業和服務系統,非常被動。當時工業界存在「Hi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的氛圍,企業家對投資科技產業拒而遠之;再者,香港既沒有自己的原材料,土地也非常昂貴。

董建華決心經濟轉型  惜事與願違

有見及此,首任特首董建華決心促進香港經濟轉型,甫上任便成立「創新及科技委員會」,並邀請已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田長霖把關,帶領專家團隊研究香港創科發展方向。

董建華接受了田教授研究報告的建議,規劃香港創新及科技發展藍圖,其中包括撥款50億元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並成立創新及科技署,專責推動香港創科發展。基金主要用作資助應用研究項目,改變了以往政府只資助基礎研究的做法,為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也撥款建設香港科學園、數碼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等大型科研基建,旨在為創科產業不同持份者創造良好發展條件。

可是事與願違,董建華政府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科網股泡沫爆破、「沙士」疫症爆發、「八萬五」房屋政策被阻、《基本法》23條立法被推倒等嚴峻社會及經濟問題,使他滿腹的創科大計未能順利推行。

第二任特首曾蔭權的施政方針是「我會做好呢份工」,但「呢份工」卻絕對不是創科。適逢曾蔭權接任時,香港正當經濟復甦,其施政主要是經濟掛帥,包括地產、金融等,但卻不太重視創科。且看政策局改名一事,儘管包括筆者在內的科技業界紛紛站出來極力反對政府把「科技」從政策局中除名,但當屆政府仍於2007年把原「工商及科技局」改名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科技」一詞的消失,意味着本港科技發展回到回歸前的起步點。

曾蔭權於2009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包括檢測和認證產業、醫療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以及教育產業,認為該等產業對香港經濟發展起着關鍵作用,並承諾會推動業界採用更多創新科技,使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可是「雷聲大雨點小」,成績卻不太顯著,科學園、數碼港、6所應用研究中心等已有創科設施,並沒有被好好利用,香港的經濟還是「食老本」,離不開地產和金融。

適逢曾蔭權接任時,香港正當經濟復甦,不太重視創科。(亞新社)
適逢曾蔭權接任時,香港正當經濟復甦,不太重視創科。(亞新社)

設新局改方針 強化「下游拉動」

第4屆特首梁振英非常支持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並且大力推動香港與內地創科合作。他上任初期便提出成立政策局,專責統籌創新及科技,但無奈當時未被立法會通過;直至2015年,經過多番協商後,立法會終於通過政府創立「創新及科技局」的建議,該局亦於同年11月正式成立。

基於創新及科技局的建議,2016年《施政報告》中創新及科技的相關政策大幅度增加,而在部署上,這些政策亦與過往《施政報告》截然不同:以往《施政報告》所建議的創科政策注重「上游推動」,以大學科研為主導,每當業界發現適用的成果時,便與學界洽談,尋找商業合作機會。這做法讓科研應用處於被動狀態,而由於學界不善營商,大學研究成果轉化的工作挑戰重重,無疑窒礙了香港的創科產業發展。

在創科局的主導下,創科政策改變了主導方針,強化「下游拉動」,局方的資助計劃不再只向大學傾斜,而是更多考慮業界需求,例如在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撥款20億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撥20億元成立「院校中游研發基金」、撥5億元成立「創科生活基金」等。另外,梁振英支持青年創科創業,當屆政府於2014年推出「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自此本地初創公司數目持續增長。

梁振英認為,國際化是香港所長,香港適宜擔當國家與國外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因此第4屆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創科國際化,積極引進內地及國外創科機構和產業來港落戶,較矚目的例子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於2017年初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成立創新中心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瑞典卡羅琳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中心於2016年在香港科學園成立;阿里巴巴集團於2015年宣布在香港成立10億「香港創業者基金」,為本地創業青年提供初創資金和「指導」,以及幫助本地企業進軍內地及全球市場等。

可惜香港政治氣氛於2014年急轉直下,發生「佔中」社會事件、立法會衝突及「拉布」等,政治問題爭拗不絕,嚴重影響政府運作,使香港創科發展裹足不前,連累到曾制定多項突破性創科政策的創科局長也被傳媒追究,批評其政策「堅離地」,沒有具體方向。

梁振英認為,國際化是香港所長,香港適宜擔當國家與國外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亞新社)
梁振英認為,國際化是香港所長,香港適宜擔當國家與國外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角色。(亞新社)

第5屆特首林鄭月娥強調,創科為其政府的重要發展目標,她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4大領域、8大方向為主的創科政策,為未來發展定下明確方向。配合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生物科技、智慧成市4大創科領域發展,林鄭月娥加大投資創科基建,例如撥款擴充科學園和數碼港;啟動興建討論多時、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成立主打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AIR@InnoHK,以及主打醫療相關科技的Health@InnoHK兩大研發平台。透過這些平台,特區政府促進創科國際化,積極支持本地大學與海外學府合作,當中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等知名學府。

國務院於2019年2月18日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香港被國家定位為「國際創科中心」,林鄭月娥亦以此為香港創科發展目標之一。她於去年在其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推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銳意打造新田科技城,並計劃給新田增加額外150公頃土地,將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土地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土地估計約240公頃,聯同面積超過300公頃的深圳科創園區,合共約540公頃土地,將在國際市場中成為非常具優勢的創新科技區。

這計劃本應有助林鄭月娥連任,但她卻選擇辭官歸故里,那麼建設「新田科技城」、「國際創科中心」等任務,自然落在下一屆政府身上。

北部都會區相關地帶將在國際市場中成為非常具優勢的創新科技區。(亞新社)
北部都會區相關地帶將在國際市場中成為非常具優勢的創新科技區。(亞新社)

背靠祖國 冀領港成國際創科中心

展望未來,第6屆特區政府正式上台,特首李家超在不同公開場合中,多次強調香港「無創科無未來」;他亦表示,冀能帶領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以「背靠祖國」為主體,「面向世界」開拓國際市場。筆者估計,這會成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的頭等任務,以此提升香港競爭力。

以孫東的學術背景及經歷,這任務對他而言,應該游刃有餘,希望他在任內會引入更多內地及國際創科企業來港發展,推動香港再工業化;與此同時,也希望他能推動本地創科,培養更多香港科技「獨角獸」。筆者深信,在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新時代背景下,這些都是第6屆特區政府的合理關鍵績效指標(KPI)。

所謂「人生有幾多個十年」,第6屆政府任重道遠,新上任的李家超必須好好把握大灣區以及「國際創科中心」的機遇,為香港經濟持續增長努力,提升本港國際競爭力。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