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飄移中的雙重任務

聯儲局有雙重任務在身,兩者兼顧是相當困難的事,尤其是當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聯儲局就要在兩者之間作出取捨。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到國會接受質詢,兩黨議員立場鮮明,問的問題都是指定動作,一邊有民主黨擔心聯儲局操之過急,怕失業率上升累及大眾生計,一邊有共和黨怪責聯儲局後知後覺,對通脹反應太慢太軟弱。問的行禮如儀,答的鮑威爾當然也是有備而來,以各種官腔應付過去。質詢雖沉悶,其突顯的根本問題卻一點也不沉悶:低通脹與最大就業這兩個目標,為何是聯儲局的雙重任務(dual mandate)?

聯儲局承受巨大政治壓力

先講一段有趣歷史。聯儲局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兼顧的職責,其實在二戰之後已經開始:1946年通過的《就業法》,列明全民就業為聯邦政府的政策目標,負責貨幣政策的聯儲局,自然就要肩負這個重任了。只是美國戰後經濟相當順暢,失業率加上通脹不高,聯儲局的雙重任務,只在非正式的執行,沒有白紙黑字列明。

雙重任務正式訂立,要等到1977年。那時美國正在經歷戰後最嚴重的失業,《Humphrey-Hawkins法》重新訂明聯儲局的職責,「最大就業」(maximum employment)從此成為聯儲局穩定價格以外的目標。諷刺的是,立法後不久沃克(Paul Volcker)上任聯儲局主席,大刀闊斧收緊貨幣政策控制通脹,失業一度再創新高,頗有違背法案精神之嫌。聯儲局當時承受的巨大政治壓力可想而知。

雙重任務的比重調整

自80代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又經歷了一段順風順水的日子,高增長加上低通脹,維持了20多年。當失業不成問題,聯儲局也就不用提及其雙重任務。當時聯儲局的聲明,是不會提到「最大就業」的。直到2010年9月,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美國失業率再一次處於歷史高峰,面對各方壓力的聯儲局,才開始在其聲明中提及「最大就業」這個概念。此做法延續至今。

聯儲局有雙重任務在身,兩者兼顧是相當困難的事,尤其是當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聯儲局就要在兩者之間作出取捨。例如現在通脹高企,聯儲局當然想以加息應付,但代價是失業率回升。回顧以上一段歷史,兩個目標的比重其實不斷在變,既視乎議會內的政治權力分布,亦取決於當時的經濟狀況。美國現時失業率甚低,聯儲局尚可「放心」加息,不過,一旦當失業率上升了1、2個百分點,「最大就業」的目標又會成為焦點,議會質詢亦會更有火藥味,雙重任務的比重又要在壓力下調整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