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壞打算

有俄烏戰爭的先例可鑑,中國的上策是避免發生軍事衝突,因為伴隨着戰爭而來的,一定是經濟大倒退,屆時中國的競爭優勢將盡失。

特朗普年代,美國主要跟中國打貿易戰,以大幅增加關稅「懲罰」中國貨進口美國;但在其他領域,中美雖有摩擦,但仍未真正打起來。到了拜登政府上台,中美對弈進一步朝全面對抗發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5月26日的演講表明:未來10年將是決定性的10年……「我們(美國)將與中國競爭,以捍衛我們的利益」。

然而,布林肯的演講也表示:「我們不是在尋求衝突或新的冷戰,相反,我們決心避免這兩者……我們不想切斷中國經濟同我們(美國)或同全球經濟的聯繫……競爭不必導致衝突。我們不謀求衝突。我們將努力避免衝突。」

美國圖借10年  部署壓倒中國

這種既要在未來10年跟盟友聯手對付中國,但又要擺出姿態避免衝突和新冷戰,繼續維持跟中國的經濟聯繫,到底美國的真正圖謀是什麼?答案是爭取時間(buy time):美國希望在未來10年重新部署壓倒中國,而在此之前,則以漸進方式逐步脫鈎、減少損失。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月5日接受彭博訪問時,對中美經濟會否脫鈎提出了比較清楚的解釋。她說拜登政府的政策專注於全球經濟的重新調整,包括解決供應鏈缺乏透明度、問責制和多元性,這與停止貿易無關,但需要有更具戰略性的貿易方式。簡單地說,中美之間在貿易上不會、也不可能切斷關係(脫鈎);但在某些領域,美國會實施嚴格控制,逐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說到底,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脫鈎。

拜登在去年2月24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讓聯邦機構對半導體、稀土礦物質、電動汽車大容量電池、藥品等美國關鍵原物料的供應鏈,進行為期100天的審查。去年6月8日審查報告出台,報告指中國在這4個領域都存在「很多不符全球公認的公平貿易慣例」!報告還建議設一支「供應鏈貿易行動小組」,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提出執法行動。

事實上,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調整主要在技術層次,華府不會改變對華競爭的整體策略。在一般商品、非戰略貨品方面,美國將會維持與中國的「正常貿易關係」,這樣對壓抑美國國內的通脹和確保商品供應都事關重要,這方面的貿易相信會維持「正常化」。在特朗普政府年代,美國也曾經豁免過部分中國輸美商品的加徵關稅,反映以增加關稅作為貿易戰對付中國的方法行不通,拜登政府會採用更「精準」的制裁手法。

美國希望在未來10年重新部署壓倒中國,而在此之前,則以漸進方式逐步脫鈎、減少損失。(亞新社)
美國希望在未來10年重新部署壓倒中國,而在此之前,則以漸進方式逐步脫鈎、減少損失。(亞新社)

未來10年是重建貿易體系關鍵時刻

中美經貿關係發展已超過40年,龐大的貿易額、相互投資、項目合作等千絲萬縷的關係,要在短時間內完全脫鈎根本不可能。跟蘇聯年代不同,當年冷戰美蘇之間沒有多少經貿聯繫,金融領域更是完全分割、互不往來,美蘇對抗主要在軍事和外交。

中美的新冷戰就複雜得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將令脫鈎重創兩國經濟,誰都不敢輕舉妄動。然而,這並不表示現實不能改變,關鍵主要在時間。美國現在積極拉攏盟友組建不同貿易體系,重新布局全球供應鏈,假以時日,就可大大減輕對中國的依賴。而未來10年,就是「重建」的關鍵時刻。

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在去年9月發表了一份報告Mapping Decoupling,分析中美脫鈎對兩國會造成什麼影響。報告的結論是,如果兩大經濟體逐步脫鈎,即供應鏈重組而非截然切斷,結果對中國陣營的影響將大於美國陣營,原因是全球多數經濟體仍然依賴美國。報告以世界銀行承認的217個全球經濟體計,其中114個屬於美國陣營,90個屬於中國陣營。

報告指,中國陣營佔全球GDP(本地生產總值)僅約四分之一,而美國陣營高達68%;中國陣營內多數是小型經濟體,影響力有限,中國的貿易仍主要依賴西方。報告又指超過一半的全球貿易,發生在美國陣營內。

美國主催的「印太經濟框架」,首批成員國雖只得13個,但其中東盟的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都跟中國有緊密經貿往來,它們仍然選擇加入美國新建的陣營,主要原因正是利之所在。美國陣營的經貿實力仍然強於中國。美國近年積極另組經貿聯盟,就是要加強這方面的優勢。

東盟部分國家雖然跟中國有緊密經貿往來,但仍選擇加入美國新建的陣營,主要原因正是利之所在。(亞新社)
東盟部分國家雖然跟中國有緊密經貿往來,但仍選擇加入美國新建的陣營,主要原因正是利之所在。(亞新社)

中美基本無可能和衷合作

經貿以外,美國亦高調宣示與中國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布林肯的演講就表示,「北京的願景,將使我們遠離過去75年來保障世界持續進步的普世價值觀」,「美國與整個地區的國家和人民擁有共同的願景──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我們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有重大分歧」。

這些分歧,跟美蘇冷戰時期雖有所不同,但其根源仍在深層的價值體系。除非中國完全放棄自己的一套,否則跟美國的關係只會在時鬆時緊之間爭持,基本上沒有「和衷合作」的可能。我們毋須拘泥於所謂「冷戰」的「正確」定義。事實上,美國擺出一副全面對抗,以意識形態劃界、糾集不同的勢力集團,然後藉不同議題──台灣、香港、新疆、西藏、俄烏戰爭、中俄關係等──步步進逼。這種敵我分明、「有你冇我」的對峙格局,不是冷戰又是什麼?冷戰只是相對熱戰而言,一天戰爭還未打起來,沒有妥協餘地的互鬥就是冷戰,這正是中美當下的狀態!

中美互鬥再加上一場世紀新冠疫情,世界秩序和全球產業布局都正處於一次大衝突、大調整。由世貿組織主導的全球化體系正逐漸瓦解,產業布局正趨向區域化、集團化、本地化。疫情結束後,相信全球將進行一次長期、戰略性和全局性的供應鏈大重組。一些行業的供應鏈布局將以安全考量為首,效率其次,關鍵核心產品的供應將自給自足,或維持在盟友集團之間。這些變化,對香港都有重要影響(見〈疫情後將面對一個不同的世界和中國〉,財經智庫,2020年4月22日)。

疫情結束後,相信全球將進行一次長期、戰略性和全局性的供應鏈大重組,對香港有重要的影響。(亞新社)
疫情結束後,相信全球將進行一次長期、戰略性和全局性的供應鏈大重組,對香港有重要的影響。(亞新社)

兩國對弈 勿一廂情願

美蘇冷戰,美國利用軍備競賽消耗蘇聯的國力,令後者無法把資源投入發展經濟,蘇聯的民生日用品供應長期短缺,最終導致人心思變、蘇共垮台。現在中國是另一回事──以經濟實力計,按世界銀行的報告,以購買力平價計算,2017年中國的GDP達19.6萬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的19.5萬億美元。正如布林肯的演講直言:儘管俄國總統普京發動的戰爭仍繼續,但美國仍將聚焦於國際秩序最嚴峻的長期挑戰──即中國帶來的挑戰。而美國應對當前這場新冷戰的方法,是一手以脫鈎來壓抑中國的經濟發展,另一手則不斷擴大軍事同盟包圍中國。

有俄烏戰爭的先例可鑑,中國的上策是避免發生軍事衝突,因為伴隨着戰爭而來的,一定是經濟大倒退,屆時中國的競爭優勢將盡失。美國現在把北約無限擴大化,早晚會「覆蓋」印太地區,形成對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雙重包圍。很明顯,如果美國在未來10年的冷戰格局下仍無法阻遏中國的增長,華府會「樂意」引爆一場跟中國有關的戰爭……

最近讀前金融要員的訪問,表示「相信美國不會想『摧毁或損害』香港,原因是本港為中國與美元交易最活躍地區」。逆向思維告訴我們,正因香港有這個「特點」,才是美國「下手」的主要理由。

中美對弈,切勿一廂情願;相反,應做好最壞打算。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