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專家的意見夠權威?還是在網上找到的資訊可靠?在互聯網時代,這是不少人經常都會問的一個問題。在學校裏,學生利用網上找到的分析挑戰老師的權威愈來愈普遍;在互聯網上,網民在網上找出更多資料取笑「唔識扮識」的KOL更不是什麼新鮮事。
學生挑戰老師權威或許可以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網民取笑KOL亦可能增進前者的批判思維,但如果是病人在網上自己尋找資料,然後懷疑醫生的專業判斷呢?
網上資訊證據足夠嗎?
兩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人都習慣在家工作、在網上購物甚至在網上尋找醫療相關的資料。早前本地第5波疫情嚴峻,為協助確診患者得到幫助,多間機構推出網上診症服務。其中中大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亦推出為確診者提供遙距中醫諮詢及診症服務。另外,不少輕症病人甚至直接在網上自己尋找不同藥方,繞過醫生這個「中間人」。
舉個例,美國網民早前不斷吹噓一隻叫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藥物,認為這種原本用於治療寄生蟲如動物腸道寄生蟲和人類疥瘡(Scabies)的藥物,是治療COVID的救星,甚至網絡紅人Joe Rogen之前確診後,亦試過用伊維菌素。不過,無論是美國的疾控中心或其他地方的醫療機構都指,目前為止都未發現有證據支持伊維菌素能有效治療或預防COVID。
拒絕治療後果 資訊因加得減
在資訊愈來愈發達的今日,這是無可避免的。從經濟學的角度,這到底是好是壞呢?一方面,「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從美國總統選舉的prediction market到Uber等共享經濟平台對買賣雙方的評分,互聯網世界裏的群眾智慧往往能夠成為市場上的一盞明燈;另一方面,普通人一般都沒有接受醫學訓練,對不少醫學名詞或病症都一知半解,更多「資訊」對他們是否有利真的不好說。
我想到一位朋友在他多年前一篇學術文章提出的一個理論:假如一位病人在網上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而拒絕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法,理論上醫生可能會因此誇大治療的好處,最後病人所得的資訊可能因此因加得減。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