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投資的盲點:倖存偏差

當只考慮贏家而忽略輸家時,以投資組合迄今為止的歷史表現向前看,是會被誤導的。通常它會導致高估未來的預期回報,但根據時間和缺失資料的性質,它可能同時起相反作用(低估)。

荷李活電影電視有個歷久常新的套路,那就是描寫在災難、屠殺、劫數和變革中,生存者的英雄或(近年)英雌的事跡,包括如人物傳記如Steve Jobs(2015)和漫畫電影《神奇女俠》(2018 、2020)等。但正如不少批判評論指,好些角色和故事,美化、簡單化甚至把不公義的一些常態正義化,原因是這些英雄/雌片只聚焦在生還者,對遇難者或多或少會有歧視的成分。

倖存偏差(survivorship bias)通常指對交給投資者的回報的誤解(Bodie et al., 2014)。假設在時間t中,只檢視基金現有的投資組合,並以投資組合的現有表現預測未來。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系統性誤判,因為目前的基金組合中只剩巨星級的倖存者。因此,當只考慮贏家而忽略輸家時,以組合迄今為止的歷史表現向前看是會被誤導的。通常它會導致高估未來的預期回報,但根據時間和缺失資料的性質,它可能同時起相反作用(低估)。

樣本不全只見倖存

在私募基金界(創投或買斷基金),如果是基於向有限合夥人提供完整的基金歷史的資料,經過仔細核證,這種計算下的回報很可能會排除倖存偏差,因為完整的資料應該包括非倖存者的壞影響。然而,一般的旁觀者(中介、顧問、學者、公眾等)通常不能取得完整的資料,因為行規或法律並不要求私募基金向公眾披露其全部業績。因此,旁觀者只能從公開的回報數字,推斷基金將來的表現,那就會有倖存偏差。

另一個旁觀者常常用來評定創投的回報的做法,是比較風投所支持的IPO公司和非風投支持的IPO公司的業績,以此比較看風投公司的附加值。但由於倖存者所產生的作用,比較的結果也會有偏差。

IPO的迷思

首先,在私募股權退出中,整體出售(trade sales,向更大的同業,通常是上市的巨頭出售),佔退出的大部分。整體出售(業內人習慣以令人困惑的用語「收購」、「併購」作為方便詞)與IPO退出的比率約為4:1至6:1。因此,如果旁觀者着眼於風投支持的IPO,將這些交易與非私募股權支持的IPO公司進行比較,並計算業績差異,我們可能會錯過大部分私募股權交易的數據樣本。根據時間點的不同,遺漏的可能會是你見到的IPO樣本的到4到6倍!

私募界近年流行「二次交易」(secondary transaction) ,即私募股權相互出售大家的持股。這是獨角獸(業務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營公司)之所以崛起的原因之一。由於私募的「乾粉」(dry powder,即未動用的銀彈)充足,私人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游刃於滋潤的資金池中,不需要IPO,私募股權公司的相互交棒在此方面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果將二次交易(儘管資產仍在私人手中)加入上述整體出售之中來計算IPO的偏差的話,這個遺漏將是10倍左右!

這裏也不是説IPO的退出不重要,而是點出只關注IPO退出會有誤中副車、抓錯用神的偏失。IPO具有令人羡慕的吸引力。它們在媒體或雪球網內粉絲吐嘈的時間也較長,從最初的八卦、揭秘式報道,到IPO後股價暴升暴跌的終極歡呼和哭嚎,都導致平凡人不可避免地過度關注IPO。

倖存者吸晴是無可厚非,但我們也要學會反面地想。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艾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