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陽性個案續向下 援港中醫專家參與治療

伴隨確診個案下滑至8000宗以下,中科院院士仝小林率領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抵港,為年長新冠病患調理身體。另外,港大「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本月23日響起警號,呼籲市民主動關心身邊人,尤其是長者。

本港新增7596宗新冠病毒確診,連續2日少於8000宗,包括4432宗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個案,以及3164宗經核酸檢測確診,有2宗屬輸入個案。第5波疫情累計有113萬1000多宗確診。連續2日無新增院舍出現個案。

張竹君:暫難估計個案下降速度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疫情正慢慢回落,但難以估計未來的下降速度,亦未能確定是否在低位橫行。她重申,7000多宗個案仍然是很高的水平,市面人流增加會令疫情反彈,呼籲市民在假期盡量少去人多擠迫的地方。

張竹君表示,疫情正慢慢回落,但難以估計未來的下降速度,亦未能確定是否在低位橫行。(政府新聞處直播截圖)
張竹君表示,疫情正慢慢回落,但難以估計未來的下降速度,亦未能確定是否在低位橫行。(政府新聞處直播截圖)

過去一日,再多149名新冠患者離世,包括20宗滯後公布個案。死者年齡43至106歲,最少59人來自院舍,83人未接種新冠疫苗。兩名較年輕男死者分別50及57歲,都有長期病患,其中一人有家族性遺傳小腦退化症,另一人有紅斑狼瘡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透露,一名25歲新冠女患者,周二(29日)在堅尼地城住所暈倒,其後不治。死者已接種兩劑疫苗,本身有血小板增多症,在家中昏迷入院,病毒檢測呈陽性,將會納周三(30日)的死亡數字。

何婉霞透露,一名25歲新冠女患者,周二在堅尼地城住所暈倒,其後不治,病毒檢測呈陽性。(政府新聞處直播截圖)
何婉霞透露,一名25歲新冠女患者,周二在堅尼地城住所暈倒,其後不治,病毒檢測呈陽性。(政府新聞處直播截圖)

仝小林:制定適合香港的防治方案

周二(29日)早上,中科院院士仝小林率領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抵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人到場迎接,林鄭月娥表示,專家組成員將直接參與治療新冠病人,並會就中醫藥抗疫方面提出意見,她又期望專家組可在安老院防感染和治療方面提供意見。

仝小林則表示,今次專家組來港,行程包括到方艙醫院、安老院及社區,進行實地了解,再根據香港實際情況,與特區政府、本港中西醫業界討論及制定適合香港的防治方案。

仝小林指出,香港長者的新冠病人較多、病症較重,死亡率較高,中醫在調理上有特長,不單是抗擊病毒及治療,亦會就長者過去的基礎性疾病作出調理。他補充說,中醫專家組成員亦曾到天津、安陽市協助抗疫,成效非常好。

中科院院士仝小林(左)指出,香港長者的新冠病人較多,中醫在調理上有特長。(行政長官辦公室圖片)
中科院院士仝小林(左)指出,香港長者的新冠病人較多,中醫在調理上有特長。(行政長官辦公室圖片)

港大:疫情下自殺案超越警戒線 65歲以上高危

另一方面,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本月23日(周三)響起警號,數據顯示,最近7天的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超越「極高」警戒線,是系統自前年成立以來,首次觸及「極高」警戒線。中心呼籲主動關心身邊人,尤其長者,並建議盡快重開康文及休閒設施,在疫情下也要關顧精神健康。

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出,傳統的自殺監察系統數據通常延遲半年至3年,新的預警系統會每日蒐集、分析及檔存新聞媒體報道的自殺個案,並進行加權及估算等,統計不同時期個案的地區分布及對比去年同期的情況。他說,系統顯示高危群組包括65歲以上長者及中年人士,自殺成因主要涉及財政及身體問題,除了因為疫情,也有些是本身患有長期病。

葉兆輝呼籲主動關心身邊長者,又希望當局發放疫情信息時,除了要正確及正面,也應減少焦慮,例如並非只公布死亡數字但不提出路,會增加市民的焦慮,尤其獨居長者。他建議盡快重開康文及休閒設施,要關顧精神健康,強調社交距離不等同情感距離。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