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利相交,利盡則散」是中國古語蘊含的智慧,但這句話若是一個城市的寫照,則是對它嚴厲的批評。「經濟城市」這個標籤掛在香港身上久矣,也許不盡公允。可是,樓價多年來不斷飆升,將香港人劃分為「有樓階級」與「無殼蝸牛」。
這嚴重侵蝕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顛沛流離」的無殼蝸牛不會視香港為家,對有樓階級來說,他們住的房子首先是資產和投資,然後才是家。久而久之,經濟價值變成佔絕對優勢、居支配地位的社會價值。香港人在不知不覺中都成了「經濟人」。「反修例之亂」爆發和《國安法》實施,香港按政治傾向與意識形態的斷層線(fault lines)分裂,本已在社會中存在不多的信任和互信(social trust)急速遞減。
疫情是凝聚力的壓力測試
這是新冠肺炎近期在香港失控的根本原因。新冠肺炎是社會凝聚力的最終壓力測試,連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這些國民身份認同感強烈、社會制度鞏固的地方也過不了測試,更遑論香港。
香港政府抗疫的確有疏漏、進退失據之處,警覺性也非常不足,根深柢固的官僚主義令也它無法以「快疫情發展一步」(proactive)的方式制定政策和調動資源。然而新冠肺炎是21世紀大流行病的完美風暴,主因不是全球政府領導無方(global leadership failure),而是因為它不早也不遲,剛巧碰上了「失效政府的年代」(the age of ineffective government)。
這個年代的政府普遍失效,因為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釋放的微權力,令政府難以像從前那樣將自己的意志加諸人民身上。抗疫的有效措施人盡皆知,不外乎是接種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可是,知易行難,各地政府以大力度推行此等措施,往往遭到同等或更大能度的反抗。
結果,類似牛頓第三運動定律(Newton’s third law of motion)出現──政府抗疫的「作用力」(action)被群眾的「反作用力」(reaction)削弱甚至抵銷。
這解釋了為何疫症當前,那麼多人還是不願意捲起衣袖。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強項不是建立信任,而是引人疑竇,心理學家稱之為「負面偏見」(negativity bias)。於是,市民不信任政府,市民與市民互不信任,今天全球多國淪為「低信任度」社會(low-trust societies),並非無因。低信任度社會往往無法有效應對大流行病,因為本已存在的信任危機會深化突然爆發的公共衛生危機,令抗疫和防疫措施事倍功半。
這正是今日世界的寫照。拒絕接種的邏輯很簡單:由於政府不值得信任,它訴諸的科學和理智也不值一哂。對接種疫苗說不,等於對政府投不信任票。從心理學的角度,拒絕接種是一種「被動卻帶攻擊性的行為」(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r)。早說過只要有互信,好事自然來。若沒有互信,好事不會來。疫苗本是抗疫的喜訊,卻被陰謀論說成是惡耗。
市民對自身利益茫無頭緒
失敗社會的另一特徵是成員各持己見,連就起碼的事實也無法達成共識。他們爭論不休的,不是事情的好壞,而是發生了什麼事情(A failed society argues about what happened, not what matters)。成員不但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也有自己的一套事實(Members are entitled not only to their own opinions, but their own facts)。全球那麼多人對接種疫苗卻步,因為他們對疫苗的副作用和接種疫苗的風險,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和相信的事實,與官方和醫學界的大大不同。
接種疫苗既為人也為己,是典型的「開明的自利行為」(act of enlightened self-interest)。自利可稱作開明,因為按此原則行事的人明白在制度健全的社會,奉公守法不但促進他人的利益,也同時為自身的利益服務。在誤報、謠傳、假新聞和假消息泛濫的香港社會,市民有時似乎連自己眼前的利益何在也茫無頭緒,更遑論開明的自利。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