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民幣匯率的變動

8月11日中國政府決定降低人民幣匯率,把8月10日1美元兌換6.2101元人民幣的匯率降到6.3259元,到了8月13日又降到6.3986元。這消息受到美國媒體注意。本文試圖把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作一歷史與經濟分析。
8月11日中國政府決定降低人民幣匯率,把8月10日1美元兌換6.2101元人民幣的匯率降到6.3259元,到了8月13日又降到6.3986元。這消息受到美國媒體注意。本文試圖把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作一歷史與經濟分析。
 

回顧人民幣匯率:從高估、低估到平衡

 
回顧人民幣變動的歷史,我1980年第一次回國,人民幣匯率約為2元對1美元。當時的匯率,高估人民幣價值,或說低估美元價值。這從市場交易的角度看,很明顯,因為沒有人願意放棄1美元,來換2元人民幣。市場價格,是指交易時雙方同意的價格。2比1的匯率,低估美元價值,以致美元供應短缺,求過於供,這對中國是沒有好處的。(當時還發行了外匯券,因與本文主題無關,暫不討論。)
 
筆者在1984年7月5日,首次與趙紫陽總理會面,已談到人民幣匯率應當由市場決定,總理也同意,但因政府機構反對,不能施行。這些機構,當時用2元人民幣就換得1美元。1988年,政府仍沒有收回這種機構的特權,同時在上海設立了外匯交換市場,讓擁有美元的人,用雙方同意的價格,賣給需要的人。這種價格可以說是市場價格。到1996年,政府決定把人民幣的價格貶到8.3元對1美元,這匯率大概接近供求平衡,因為它是根據上海自由交易市場的匯率決定的。
 
從1996年至2004年,人民幣匯率大致沒有變動,但從1998年到2003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價值被低估了。因為美國的物價,比中國上升得快。中國零售物價指數,從1998年的3.808降到2003年的3.467,或前者的91%,同時美國的零售物價指數,由157.5升至181.31,或前者的115%。按照兩國物價比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應當在2003年,上升到1998年的115/91即1.26倍,但它沒有如此上升。因此2003年,人民幣對美元低估了約26%。
 
從2005年到2014年1月,中國政府繼續控制匯率,只讓人民幣價值慢慢上升。因為,容許人民幣價值上升太快,會影響中國出口和出口企業的利潤;不但影響國家經濟,還會使一部分民眾不滿。匯率上升緩慢,出口企業就有時間調整生產量與產品種類。匯率這樣慢慢上升,保護出口,可以說是適當政策。到2014年1月,政府讓匯率升到1美元換6.05元人民幣。2014年3月1日,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換6.14元人民幣。這樣的匯率調整,可以說是由市場決定,大約達至均衡。
 

出手貶值

 
8月12日《紐約時報》頭版以〈匯率貶值反映對中國經濟的擔憂〉為題,報告在前3日內,中國政府把人民幣貶值到6.4元兌換1美元,比三天前下降了4.4%。報上說貶值的理由,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政府推出各種政策,希望經濟復甦,包括增加基本建設、降低利率和現在的降低人民幣的匯率等。
 
從決定經濟政策的立場來說,降低人民幣價值、實行上述政策,是合理的。美國媒體看重此事,有兩個原因。第一,美國人看中國為經濟上的對手,希望中國經濟增長慢一些。人民幣貶值,是增長速度慢的表現,會引起美國讀者注意。第二,過去十年來,中國政府只讓市場決定人民幣匯率,慢慢變動,現在忽然調整匯率,是美國以至世界媒體、民眾沒有預料的。其實日本與一些歐洲國家也推行政策,調整匯率。
 

成為世界通行貨幣?

 
這次調整匯率,會不會讓人民幣變成世界通用的貨幣呢?我想作用不大。人民幣通用,以至變成儲備貨幣,遲早會發生。因為世界通用貨幣,不是人為政策決定, 而在於該貨幣在外貿市場交易通用的程度。如果大多數國家常與中國貿易,需要用人民幣,人民幣自然變成世界通用貨幣。8月11日人民幣貶值,沒有影響它國際貿易的用途,也不會令它變成世界通用貨幣。然而,如果中國政府再次把人民幣貶值,國際市場便會對人民幣失去信心,影響它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的機會。

鄒至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