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三周有關大學風波的文章,積壓了不少有關教育訊息與觀察,心裏很不是味道。回到一個月以前談到的「學海無涯」的話題,一個月來又受到了不少啟發,在此與讀者分享。
四周前談到今天大學生的學習,有着寬廣的機會與經歷,這令他們足以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是必須的。然而,學的機會可以無限,學習能力也會不斷擴展,卻必然是有限;而在教育體系各種元素之中,教師能夠提供的、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更是有限。文章中提到的無法盡數的學習機會與經歷,除了正規課程的學習,絕大部分都是學生自願、自主、自行的活動。
這絕對不是說教師不重要。即使是專業的學習,即使是大量地增加了學生自學、小組、體現的成分,在大學誰也不會貶低教授的價值。這除了教授還負有研究的任務之外,也是因為大學教授——成功的大學教授——不止於講課講得好,還在於善於引導學生去學習和探索。
大學的教授,關鍵的功能,是啟導方向、引發問題、組織學習資源,而不是作為唯一的知識的傳輸渠道。成功的大學教授,是開放型,是放手讓學生學習的。
學生學習經歷倍增
大學教師的教學也會有參差,然而,大學卻不會因為學生的學習經歷不斷倍增,而令教師的負擔相應倍增。因為大學生的大部分課外學習,都是他們自己去尋找、設計、組織,甚至集資,然後去經歷的。即使是大學有人員負責統籌,也只是在這些學習活動的邊緣輔助而已,真正領導(leading)這些學生學習活動的,是學生。
在中學來說,情形就很不一樣。上一輪教育改革以來,學生經歷的學習活動,何止是倍增。或者說,上一輪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是為了釋放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經歷,而不致被少數的傳統科目所霸佔。
事實上,稍微比較一下今天與15年前學生的學習生活,已經完全不一樣。他們課內的活動比以前活潑了;他們課外活動的種類與強度,都增加了;與學校有關或者無關的校外生活,也豐富了許多;再加上愈來愈多的機會到香港以外、中國以外去學習,他們的經歷,肯定比上一代要繽紛得多。
教師工作超負荷
可是,與大學很不一樣,中學教師的負擔也加重了。隨便問問一位教師,都會告訴你工作有不勝負荷的感覺。不說別的,學生3點半下課,活動到5點、5點半,教師能夠同時離開學校的,鮮有。工作到7、8點的是平常事。之後毋須回家工作的(批改、備課),也鮮有。
教師已經給鋪天蓋地而來的學校事務掩埋了。且看中學教師:首先要在專業學習領域「教好書」,首要的任務是完成《課程大綱》的要求;許多教師要兼教新的課程,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大多數教師均須擔任班主任,在課堂以外照顧30多名學生的一切;很多教師要擔任學生課外活動的導師,非常有趣但是也非常花時間;稍為有經驗的教師,都需要擔任一些日常行政管理事務、教學的領導、新教師的輔導;再加上一些非經常性的全校活動的籌備,如旅行、畢業典禮、運動會;還有與家長、社區、外界的互動;還有不少校本的、突發的活動。
這種情形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學生的學習拓寬了,他們的學習經歷倍增,教師如何承擔?
考試改革是重大教改
這裏面有許多因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考試;還有就是教學法。學校人力資源的供給與分布,是一個沒有人注意的因素。以後再談。這裏先談考試。
課程顯著地改革了,但是考試的改革不顯著。請考評局的同事不要介意。從以前的中學會考(HKCEE )加上高級程度會考(AL)兩級考試,改為一個 DSE,是一項重大的教育改革。
當時的考評局,也得到教育局的輔助,下了大量的工夫,周遊列國,爭取各地的大學和高等教育體系,接受一個提前一年實行的公開考試,而不減它的認受性。這些努力的成功,是非常明顯的。自從2012年高中新課程完成第一個循環,DSE第一次實施以來,國際上對於香港中學畢業生的認可,似乎沒有絲毫動搖。
然而,也許是注意力重點放在 DSE 的國際認受,在傾向上把原來是中四到中七的四年的課程內容,壓縮到現在的高中三年。而考試的具體方式,雖然已經比較先進而且國際上素有盛名,卻看不到明顯的變化,或者說起碼教師沒有感受到明顯的變化。於是普遍的感覺就是「課程太深了」、「以前是40%的19歲精英的考試,現在卻要100%的18歲來承擔」。明白的人會說這種說法不準確,但是從教師來說,的確容易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這是他們的現實。
考試牽動着整個教育體系,起碼籠罩着整個高中。現在的考試,已經把死記硬背的元素降到最低。有些批評,不經研究就說考試着重記憶,那是沒有根據的。純粹從考試的技巧來說,相信成功的考評局,仍然是在國際先進之列。
但是,考試不是孤立的一個體制。DSE 上面連着大學收生,下面連着中學教學;DSE 牽動着整個教育體系,而公開考試的「指揮棒」作用,更是我們這些「筷子文化」的要命傳統,因此更加應該注意考試對教育體系的整體影響。
公開考試牽動整個體系
比較明顯的是通識教育。筆者自從這個科目還在醞釀階段,就反對通識教育要評分(grading)。原因是這個學習領域的特點,不在內容的多少,也不在能力的高低,而在乎是否經歷過分析身邊發生的種種。應該是「及格/不及格」兩級,證明有過有效的經歷,已經足夠。
結果,由於要評分,教師們的注意力就放在如何取得高分,而這類的學習,是難以評高低的,也沒有必要。果然,大學雖然接受了通識教育為必考(而這是重要的,不然學校會放棄),但是真正算進入學分數的,甚少(有大學通識卷的分數權重,只有其他科目的1/10)。其實是學校在虛耗精力。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校本考核(SBA)。教育界多年抱怨之後,今年才有大幅度的改革。校本考核,原意是避免「一試定終身」,因此許多校內的考核,也要與公開考試的對應試卷掛鈎(簡單的例子:校內的數學考試成績,也會與公開考試的數學卷,一併歸入總成績)。原意雖好,但是實行起來,教師在校內就要「步步驚心」,計算將來對學生的影響。實際上,不是減少公開考試的壓力,而是把壓力延伸到校內學習的每個角落。怪不得怨聲載道。
考試與教學法又息息相關。下周再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