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燈初上》是Netflix最快成為排行榜第一名的台劇。當中故事設定發生在日式酒館(スナック)內,有影評提出這是一個社會的微縮影。東京都立大學谷口功一教授於2017年便以〈日本夜間的公共圏 日式酒館研究序説〉為題,出版了一篇探討日式酒館與日本經濟的關係的論文。
然而日式酒館(スナック)其實更應視之為見證昭和經濟高速增長,到泡沬經濟爆破後的日本獨有的文化產物。但到底此等充斥在日本繁華街道既神秘又有趣的日式酒館(スナック)是什麼呢?
加強監管下的昭和產物
一直以來,日式酒館(スナック)都有一個神秘印象,這種酒館遍布日本全國各地,任何大小車站附近的繁華街旁或人口稍微多的街道,乃至偏遠的小商店街等都密布有無數店家。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資料顯示,日式酒館全盛時期大概有30萬家左右,雖然泡沬經濟後只餘下10萬家左右,然而其數量仍然是4萬多家便利商店又或者是5萬多家牙科醫院的兩倍以上。
由於大部分日式酒館都是以會員制模式經營,又長期重門深鎖,偶而會聽到店內傳出一些歌聲之外,想親身一探究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甚的是,就連日本人也不一定會到過日式酒館(スナック),更何況是外國遊客呢?故,想體驗日式酒館(スナック),只能通過朋友介紹,又或者是跟隨朋友入內才有機會感受此等昭和時代盛行一時的日本夜文化。
簡單而言,日式酒館(スナック)其實就是源於「立飲」(站立式酒吧)的一種只供應酒類的商業形態。隨着1964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東京市對深夜營業只販賣酒類的業務加強了監管(「風俗淨化運動」)。故此,以賣酒到午夜的站立式酒吧便通過提供簡餐及小吃,擺脫了這次監管的打擊,使自身成為一家餐館,此等提供酒類飲品亦提供小吃的餐館就是昭和時代盛行一時日式酒館(スナック)的開端。
充滿解語花的溫柔鄉
旅日作家劉黎兒曾指出,日式酒館(スナック)是日本上班族至今生活很重要一個部分。我非常認同此觀點。日本上班族習慣晚上到自己慣常光顧的酒館去喝兩杯,跟酒店的媽媽桑(日本人稱酒吧等的女老闆為「ママさん」)或同事、朋友、其他客人等吐訴自己的狀況,也跟不同業種的人交流,算是日本非常獨有的文化。
在此,不能不提的就是日式酒館(スナック)中的靈魂人物──酒館入面的女老闆「媽媽桑」(ママさん)。國立台灣歷史博物出版一篇有關〈戰後台灣(1945-1987)風俗文化〉的文章曾經提到,日式酒館(スナック)的服務重心在於「體貼入微、賓至如歸」,如同回家般的舒適感與親切,致力於替顧客營造一充滿解語花的溫柔鄉,嚴禁和顧客發生性交易,一切靠談吐、交際手腕與自身才華攬客。
眾所周知,日本上班族的工作壓力極為沉重,日本男士亦絕口不向妻子吐露任何有關工作上問題。因此媽媽桑就扮演了心理諮詢師角色,許多男士便在此諮詢苦惱與人生。日式酒館提供的服務承載了許多男性的情感寄託,也始終維持着台、日男性客人所期望的溫柔體貼的女性形象。故很多人認為日式酒館賣的只是「愛情」,賣的只是「曖昧」,賣的只是「女性溫柔體貼的刻板觀感」。
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日式酒館(スナック)感受一下昭和時代盛行一時日本獨有的文化魅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