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戰後台灣的另一段歷史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一個很少被提起的名字,但在1950年代的台灣,這個組織卻有其歷史意涵。它的領頭人——廖文毅,就曾經在國際舞台中,以台灣代表身份,出席萬隆會議……
撰文:陳勇健(作者簡介見文末)
 
自1945年光復後,台灣經歷了大規模民眾反抗中華民國政府而爆發的二二八事件,以及當局的血腥鎮壓和屠殺。台灣本土在地人之憂患意識逐漸覺醒,尤以號召台灣獨立之運動於二二八事件後迅速崛起,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於海外組織起名目眾多的台獨政治團體,初始階段以日本作為主要策源地。
 
台灣省政府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20日宣布了《台灣省戒嚴令》,為中華民國政府繼1948年12月7日公布《動員戡亂時期歷史條款》在全國境內實施戒嚴後,台灣省亦跟隨步伐進入全面戒嚴。隨之,國民政府又於大陸通過《懲治叛亂條例》,旨在對付大陸地區中共的叛亂,台灣省方面亦同時全境頒布管制法令。直至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台灣省戒嚴令》同時存在,「動員戡亂時期」與「台灣省戒嚴時期」相互並行;1949年6月21日之《懲治叛亂條例》和1950年6月13日公布《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故而成為白色恐怖時期之「最高原則」,警備總部的情治單位允許任意逮捕、審訊並定罪任何涉嫌反政府的叛亂行為或「暗通匪諜」者(1)。
 

「瘋子」廖文毅創立「台灣民主獨立黨」

 
上世紀50至60年代期間,日治時代出生於台灣雲林西螺望族,曾留學日、中和美等地、在中國大陸擔任過教職和技師的廖文毅(1910-1986),成為戰後台獨運動初期的主要首腦,在日本協力組織「台灣民主獨立黨」(Formosan Democratic  Independent Party),隨之更成立了「台灣臨時國民議會」、「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Formosa),與蔣介石主導下的國民黨政府(中華民國政權)作抵抗。故此,廖文毅領導的台獨組織,使到國民黨政府由漠視而注意與重視,進而寄予嚴重的關切,蔣氏父子遂命令各情報治安機關研究對廖集團情報作戰的策略(2)。
 
奈何廖文毅當時的舉動有如螳臂當車,從內到外都不被討喜,還被羞辱為「瘋子」(3)、「台奸」(4);尤其在國民黨政權的脅迫下(施壓其家族成員、沒收財產等手段),1965年最終放棄其堅持18年的台獨運動返回台灣,在調查局的監視下度過餘年。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際,廖文毅於台北和多數返台同人創辦了《前鋒》雜誌,在發刊詞《告我台灣同胞》一文中,雀躍「回到祖國去,做了大中華民國的國民,能夠與世界任何的民族並肩的一等國民」,慶賀「祖國抗戰已勝」(5),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與回歸祖國感到滿懷希望,足以反映當時多數台灣人民的期盼。但時局演變之迅速,國府在台的統治階層腐敗與偏私之態逐漸顯現,導致矛盾嚴重加劇, 1947年元旦的《前鋒》社論寫道:「省內復員人數日增月加,生產方面又因用人不適,致使各行業半身不遂,因之失業者之數不能勝算」,「物質因台幣的暴落,一漲再漲,而不知其終止點」,苛捐雜稅造成民不聊生、警民衝突不斷,「公民由『熱望』而『希望』,再退入『失望』」(6)。
 

廖氏1950年東渡日本

 
不出數月,民眾群起反抗統治當局的二二八事件接而爆發,此時廖文毅與二哥廖文奎(1905-1952)身在上海,卻被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列舉為涉嫌內亂的通緝犯(《二二八首謀叛亂在逃主犯名冊》)。該年6月,廖文毅於香港九龍半島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The 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次年召開第二次幹部會議,廖文毅擔任台灣再解放聯盟台灣臨時政府主席,設有各個部門、海外支部和外圍組織等(7),首倡台灣先行脫離中國,並暫時置於聯合國託管理事會(United Nations Trusteeship Council)之下,再由公民投票決定台灣該隸屬中國或獨立(8),9月1日正式向聯合國提出請願書。由於竭力發表「台灣獨立」和「台灣託管」論,廖文毅亦被批評為「搞『台灣獨立』最起勁的一人」(9)。
 
「台灣再解放聯盟」曾一度與台灣共產黨分子謝雪紅和蘇新等合作,但基於謝雪紅等人另行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與廖等人對立,隨後台共黨員接受中共號召,紛紛脫離「台灣再解放聯盟」北上。再因1949年大陸局勢劇變,中共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地區,由於氣氛突變唯恐將造成香港社會動蕩,廖文毅故而決定將陣地遷移到日本東京。1950年2月東渡日本後(10),廖文毅與橫濱行醫的吳振南等一眾台灣人,共同組織了第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黨——「台灣民主獨立黨」,率先制定了「國旗」和「國歌」(11)。
 

萬隆會議的台灣問題熱議

 
1955年9月1日,在台灣二十四縣市代表出席下,「台灣臨時國民議會」宣告成立,台灣民主獨立黨副主席吳振南以議長身份朗讀宣言書稱「本會主要使命係制定台灣共和國臨時憲法,基此組織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11月,國民議會通過「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組織條例」,12月8日選定廖文毅為總統、吳振南為副總統(12),可見臨時政府「建國」之雛形已逐步完成。1956年2月28日,「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廖文毅宣誓就任臨時政府總統,在此時召開的國民議會亦改組成為「台灣共和國臨時國民議會」。
 
廖文毅在其著作《台灣民本主義》裏樂觀地認為,東南亞新興國家的華僑無論是在語言、思想、生活方式等都和台灣人相似,所以未來必與台灣將在各領域建立密切關係,對台灣人在南洋群島發展的機會亦頗有好處(13)。1958年2月,廖文毅委任曾被日本外務省派往日治時期印尼擔任外交官,隨後留在當地致力於印尼獨立運動、精通數國語言的陳智雄(1916-1963)擔任駐東南亞巡迴大使,在東南亞一帶負責宣揚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以便尋求各國的支持(14)。原本在外交方面極為偏重反共的太平洋各西方民主國家合作,比如作為根據地的日本與寄予厚望的美國等(15),但隨着臨時政府建立後須尋求更多國家的認同之下,不得不將外交方針着重於東南亞。
 
1955年4月18日,以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團結合作為原則的第一次亞非會議(Asian-African Conference,又稱「萬隆會議」)於印尼萬隆召開,在此之前亞非多國被邀請參與,唯獨台灣、以色列、南北韓和南非聯邦除外(16)。至於台灣不獲邀請問題,五國發起者錫蘭之總理約翰柯狄拉華拉爵士(Sir John Kotelawala)認為「大會認為只有一個中國,故不便邀請台灣,…茂務會議(17)認為中共才是代表中國,故只邀請北京政府參加」(18)。
 
透過陳智雄的關係(19),廖文毅有幸以台灣民主獨立黨主席身份獲邀出席,使得其國際聲望達到最高點(20)。在會議首日,廖文毅致函大會,並由印尼總理代為宣讀(21);而廖文毅的聲名大噪卻引起蔣介石大為恐慌,調查局對「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策反活動始於1956年,設法使用各種手段來誘降廖文毅陣營(22)。
 

「紅色中國」與「自由台灣」

 
此外,關於當時的台灣問題,各國代表在亞非會議中展開了激烈討論。堅持反共立場者如柯狄拉華拉爵士拉針對「台灣地位未定論」,在會場外就建議台灣問題解決方案託管後應給予獨立;甚至呼籲中國、菲律賓、泰國與「科倫坡宣言」五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錫蘭、緬甸)場外召開會議,提出交由科倫坡五國先負責託管台灣五年的看法(23)。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長、時任總理的周恩來則持着反對美國干涉內政和「解放台灣」鬥爭而赴會。萬隆會議圓滿結束後,《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引用周恩來在會議上的講詞,繼而指出:「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決不容許外來干涉。由於美國的干涉而引起的緊張局勢,則是國際問題,因此,有必要同美國直接商談。中國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絲毫不影響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鬥爭」(24)。
 
總之,亞非會議對於台灣問題的探討,皆是圍繞在「中國」立場而論。其實廖文毅早期已在香港時發起了「台灣託管運動」,主張和請願台灣交由美國和聯合國方面託管的道理,只是國際上的反應自然趨於冷淡。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即聲明「美國政府不會走一條將導致它介入中國內戰的路」,卻於1951年5月在反共的前提下已確立了支持蔣介石政府的基本外交政策,提供台灣作為國民黨政府的政治避難所,承認其為中國之合法政府,隨之在1954年12月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25)。冷戰時期相對於中共「紅色中國」(Red China)之「大陸地區」,台灣作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控制下的「自由地區」(Free Area)大致已塵埃落定,也因為台灣國際地位基本已算穩固,美國與日本兩國便均為公開給予支持(26)。
 
(待續)
 
「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與東南亞軼事(上)
 
作者簡介
陳勇健,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士、私立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生。1987年生,馬來西亞華裔第四代,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曾任政治工作者,致力於政治與國際評論,目前為自由撰稿人。雜家,主要興趣與領域包括:外國文學、政黨政治、國際關係、政治思想史、亞文化等;同時也寫詩、雜文,臉書發牢騷。
 

附註:

 
  1.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陸續存在至1991年5月1日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發佈總統令公布正式廢止,共維持了43年之久。《台灣省戒嚴令》共持續了38年56天,蔣經國頒布總統令宣告台灣地區於1987年7月15日凌晨零時起解嚴。《懲治叛亂條例》於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後,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頒布總統令正式宣告廢止。同樣地,《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繼而於1991年5月24日在立法院通過廢除,6月3日公布總統令公布廢止。
  2. 李世傑,《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年),頁6。
  3. 參見王育德著、黃國彥譯,《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草根出版,1999年),頁186。
  4. 《南洋商報》,1950年3月23日,第1版。
  5. 《前鋒》光復紀念號(第一期),原出版者:台灣留學國內學友會,(台北:傳文文化事業覆刻出版)1945年10月25日。
  6. 參見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部,1994年),頁286-287。
  7. 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台北:玉山社,2014年),頁59。
  8. 參見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部,1994年),頁286-288。
  9. 《南洋商報》,1949年6月23日,第3版。
  10. 參見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台北:玉山社,2014年),頁64。
  11. 同上,頁67。
  12. 同上,頁77-79。
  13. 參見廖文毅,《台灣民本主義》,(東京:台灣民報社,1957年),頁134。轉引自轉引自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台北:玉山社,2014年),頁103。
  14. 參見施明雄,《白色恐怖黑暗時代-台灣人受難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頁26。至於陳智雄本人,後來被親共的蘇卡諾政府在中共的壓力下遭逮捕,後於1959年6月7日被釋放,一併取消其護照和驅逐出境。輾轉反側下,陳智雄入境日本不得其門,在日方與國民黨政府的配合下將其押送回台灣。在台的一年多內因商議組織「同心會」意圖推翻政府,被警備總司令部判處死罪,1963年5月8日執行槍決。
  15. 參見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台北:玉山社,2014年),頁63。
  16. 《南洋商報》,1955年1月20日,第3版。
  17. 茂物會議(Bogor Conference)係1954年12月底,南亞五國總理(印度、巴基斯坦、錫蘭、緬甸、印尼)在印尼茂物舉行會議,商議有關召開亞非會議之問題。會議決定與會的五國聯合發起亞非會議,並定於1955年4月在印尼萬隆舉行。
  18. 《南洋商報》,1954年12月31日,第5版。
  19. 參見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護國台灣神」網頁:http://taiwantt.org.tw/taiwanspirit/frame/frame46.htm。陳智雄當時尚未加入台灣民主獨立黨或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雖以個人身份從事台獨運動,然萬隆會議是否與其有無直接關係,則有待查證。
  20. 參見張炎憲, 胡慧玲, 曾秋美採訪記錄,《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0年),頁122。
  21. 同上,頁599。
  22. 李世傑,《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年),頁131;張炎憲, 胡慧玲, 曾秋美採訪記錄,《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台灣共和國》,(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0年),頁122。
  23. 《南洋商報》,1955年4月21日,第2版。
  24. 《南洋商報》,1955年4月30日,第3版。
  25. 參見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台北:玉山社,2014年),頁71、168-169。
  26. 參見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部,1994年),頁289。
 
註:為統一格式,編輯已將文中「臺灣」轉為「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