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專資會理事楊素珊主持的《望遠鏡》,第九集邀請到牙科醫生梁世民及眼科醫生龐朝輝擔任嘉賓,與大家分享近年新科技如何融入醫學,令醫學技術更加進步。
為何投身醫學界?
梁世民說他選擇成為牙醫,是因為以前祖母不便進食,陪她去牙醫診所檢查完牙齒後,進食時開心了許多,便覺得這個專業真的能夠幫助別人。大家有牙齒能吃到東西,自然不覺得這是很重要,但當你沒有牙齒的時候,便減少了很多樂趣。當牙醫可以幫助別人,看到病人能從進食困難到能夠順利進食帶來的喜悅非常多,因此,小時後便覺得如果長大如果有機會能當牙醫就好了。
而龐朝輝則表示,自己是在中學階段開始對醫學感興趣,喜歡做小手作,而做手術對他來說十分具有挑戰性。在醫院實習時,曾看到一些眼睛有問題的病人,他們身體可能非常健康,但看不到東西對他們的生活狀態產生很大的影響。
90年代中期開始科技化、互聯網迅速發展,醫療界中的眼科也不斷變化,2021年仍然有很多新的東西在發展中。他十分慶幸進了眼科,跟上整個趨勢,亦因而幫助到更多的病人。
談到難忘的行醫經驗,梁世民提到一位80多歲的老人家,進食情況愈來愈差,子女勸她弄假牙,但那位婆婆說自己80多歲了,不用搞那麼多,堅持不肯弄假牙。
她的西醫看着她的體重不斷下降,幾個月之間下降了幾十磅,兩個月後,家人再次帶她過來,梁醫生幫她弄好假牙後,看着她整個人開心起來,還說自己十多年沒有吃過花生了,現在能吃回花生非常開心。之後她的體重也上升了,現在仍定期回來覆診檢查,看見這些病例讓他感到助人的開心。
病人管理不善 錯過治療機會
龐朝輝說很多視力有缺陷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處理得不好的情況,或者有時是他們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機會,自己亦替他們感到不甘心。
什麼是治療的黃金機會呢?龐朝輝舉例說,有些青光眼病人,現時只要用儀器檢測,便能發現一些早期患有青光眼的病人,有些病人在他們視力情況惡化時才來求醫,往往青光眼情況已經到很糟糕甚至是末期的狀況。最無奈的是,青光眼是一種不能逆轉的疾病,醫生只能盡最大努力去治療,在現階段也只能讓它不要繼續惡化下去。
另一種是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食得好,住得好,不驗血便不會知道;等到去眼科檢驗時,才發現眼底都出血了。這種病人便需要即刻訓誡,因為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這麼差,要明確告訴他們,給他們一個明顯的信號或訊息,盡快求醫。
很多時候到這個階段才幫他們治療,需要花費很多心機和進行許多治療,才能勉強控制得住,有時候情況還是會繼續惡化,如果及早提醒他們就醫,或者他們早一點求醫或做檢測,便可以幫到自己,照顧自己的健康其實有很多事可以做。
梁世民亦表示許多病其實可以在某程度上醫好,譬如愈來愈常見年輕人30歲左右便患有牙周病,他們一直不護理,或者沒有時間去護理,牙齒都搖擺到鬆掉才來求醫,一切已經遲了,牙齒便沒有了。牙齒還好一點,有32隻,眼睛只有兩隻,所以建議市民每年應該定期檢查身體,檢查眼睛、牙齒。
社會風氣轉變 更加注重健康
主持楊素珊亦提到她母親那一輩,未必非常注重牙齒保健,近這十幾年才開始多了牙科保健運動等,這方面經濟社會的轉變跟注重健康息息相關。
梁世民認同主持楊素珊的說法,他補充說,幾十年前牙齒保健並不普遍,當時香港沒有牙醫學院,基本上全部牙科醫生都是由外地訓練回港的,所以老一輩的口腔情況都比較差。近10、20年的情況改善了很多,年輕一輩更注重牙齒健康,口腔衛生情況比較好。
其實現在最大問題仍是長者,長者的牙齒缺失很厲害,約1/3居住在院舍的老人家,一隻牙齒也沒有,所以要進行更多口腔健康推廣,牙齒護理方面也要做好一點。
龐朝輝說,在自己20多年的眼科經驗當中,見到許多新科技與醫學的配合,很多眼科儀器比較微細,譬如激光矯視手術,也是90年代初才開始,smile矯視更是近10年才稱得上流行。做白內障的人工晶體技術,也是這十幾年才多了不同種類。
隨着科技發展,能幫助到許多原來有需要但以往科技做不到的病人,當科技進步了,便能在醫療市場上發光發亮。盡早求醫可以改變病人的一生,不要像以往病入膏肓才求醫,很多時候醫生更像一個健康的夥伴。
年輕人如果立志要當醫生應該有怎樣的態度及抱負?梁世民說自己行醫久了可能變得習慣,但對剛入行的年輕醫生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厭惡,因為每天都要對着病人張開的嘴巴,口腔一定有些問題,爛牙、牙周病、有口氣、牙肉出血等,真的想去幫人便要有熱誠才行。
龐朝輝亦表示認同,別以為當醫生為的是賺錢,沒有助人的心,只顧賺錢是沒有用的,不會走得長遠。他認為對醫療科技發展要有長遠的眼光,因為要進行新的發展,沒有長遠眼光是做不到的,就算醫生也分不同行業,例如是管理醫生的管理團隊、院長、商人,前線就是像他們看病人的,所以其實也有很多種類可以選擇。
香港醫療在大灣區的發展空間
主持楊素珊提到現在不少年輕人,甚至不同行業都說要去大灣區發展,醫療行業在大灣區又有沒有發展空間?
梁世民認為在發達國家,大約2000個市民才有一個牙科醫生,在香港,大概3000個市民才有一個牙科醫生,在廣東省大灣區,大概8000個市民才有一個牙科醫生,光是大灣區這個範圍已經有約7000萬人,所以發展機會非常多。不過香港醫療人手已經短缺,去大灣區發展暫時來說未必可行。
龐朝輝則認為,香港的醫療常處於公私營失衡的情況,公營醫院要輪候很久,香港醫生也工作得十分辛苦,所以他覺得如果香港醫生有興趣去大灣區發展,可以做一個組長的角色,像教他們捉魚,在規範、道德和流程上,放入港式專科醫生的營運模式,將它帶入大灣區,這樣的話涵蓋面和輻射面會更廣。
梁世民補充說,愈來愈多香港退休人士去大灣區居住,在硬件部分,無論是住屋、購物還是飲食方面都沒有問題,唯獨醫療這部分大家都擔心,所以剛剛提到香港醫生人手不足,很難直接去大灣區行醫,但如果我們能夠將香港模式的管理和優勢帶去大灣區,居住在大灣區的香港人便不用長途跋涉回港覆診配藥。
最後,梁世民認為,投身醫療界不一定要做牙科、眼科、內科或者外科醫生,許多牙科輔助醫療專業人手亦很缺乏,例如牙科護士、牙齒衛生員、專門幫病人洗牙或學童牙科保健的牙科治療師等,也可以幫小朋友照顧牙齒。如果有志於這方面發展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出路可供選擇,有些出路更非常之好。
龐朝輝認為很多時候分享自己的故事,只是給大家看和聽,最重要是憑心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