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楊振寧告慰鄧稼先:後50年「千里共同途」

楊振寧: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說,我這以後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矚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的。再見!

編按:微信公眾號「清華大學」9月22日消息,為慶祝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農曆百歲誕辰,9月22日(周三)下午,由清華大學、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清華大學舉行。會上,楊振寧教授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為題發表講話。

以下為楊振寧教授講話全文:

我非常感謝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跟中國物理學會合辦的慶祝我農曆100歲的生日。我沒有想到你們請到了這麼多人,跟我在不同的時候有過很多交往。我是整整50年以前,1971年第一次訪問新中國。那個訪問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因為使得我對於新中國第一次有了一點認識,而這個認識對於以後50年我的人生軌跡有了非常大的影響。

中國研製原子彈有無外國人幫忙?

那次訪問除了看了住院的父親以外,我還看見了很多親戚和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我最親近的朋友就是鄧稼先(中國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他1971年給我寫的一封信(註),最近發表在一本書裏頭,這裏頭的故事是這樣的,中國原子彈爆了以後,美國的報紙很快有種種的消息。其中一項我注意到,說是設計中國原子彈的人物裏頭有鄧稼先。

鄧稼先是我中學、大學、在美國的知心朋友,我想他跟我的關係不止是學術上的關係,也超過了兄弟的關係,所以對於這個消息我當然非常注意。另外一個消息我也注意到,是美國報紙上說毛主席派了飛機到陝北把美國物理學家寒春接到北京幫助中國製造原子彈。我認識寒春是因為我跟她在芝加哥大學同一個實驗室工作了20個月,而且她還要我教她中文。她沒有告訴我為什麼,一直到1948年3月她告訴芝加哥大學系裏所有的老師、學生,說她要到中國去跟她的男朋友結婚,在陝北。

楊振寧1971年以探親名義回中國,與好友鄧稼先見面合影。(澎湃新聞圖片)
楊振寧1971年以探親名義回中國,與好友鄧稼先見面合影。(澎湃新聞圖片)

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很想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對的,很想知道中國的原子彈是不是中國人自己造出來,沒有經過外國人的幫忙。所以我在1971年4個禮拜的訪問之中就非常想問這些問題,問寒春參加中國的原子彈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可是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所以我又不敢問。

最後在北京幾個禮拜後,我要到上海去,從上海再過幾天就要飛回美國。在離開北京的時候,也是去飛機場的時候,鄧稼先送我。那個時候北京的飛機場很簡單,所以他陪我一直走到飛機的樓梯底下。我實在憋不住了,我問他寒春有沒有參加中國原子彈的設計?他說他覺得沒有,不過他說要跟組織上認證一下然後告訴我。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同途

所以那天他就去跟組織接觸了,組織告訴他沒有外國人參加中國原子彈的製造,除了在最先的時候略微有一些蘇聯人的幫助,後來基本上是中國人自己做的。他就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在第二天派專人到上海,到的時候我在上海大廈,在吃飯的時候信差送來了這封信,這封信現在已經出版在我的一本新書裏頭。這個信如果仔細看很有意思,因為它除了講他驗證了中國的原子彈基本沒有外國人參與,當然沒有寒春。

這封信後邊還有幾段顯示得很清楚,他在那幾個禮拜裏跟我見過好多次,他有想跟我說的話說不出來,所以他在信的尾巴上描述了一下他想要跟我講什麼,可是不知道怎麼講。在這個信的最後他這樣給了我一個期望,是「但願人長久」,他把「千里共嬋娟」改了一下,變成「千里共同途」,當時我看了信以後沒有看懂這句話。 「千里共同途」是什麼意思呢?我後來想了想,知道這是一個很深的意思。最近這個信發表了以後,仔細看了以後,我覺得今天50年以後,我可以跟鄧稼先說: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說,我這以後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矚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的。再見!

註:鄧稼先1971年8月13日寫信給探親訪華的楊振寧,表示「已向組織上了解」,美國核物理學家寒春(Joan Hinton)「確實沒有參加過我國任何有關製造核武器的事」,因此特地寫信告訴楊振寧。鄧稼先在信中也表示,與楊振寧的往事總是湧上心頭。在北京依依惜別後,心裏總是有「友行千里心擔憂」的感覺,因此心裏總是盼望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