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人員在公司主持會議、向上匯報或輔導下屬,以致拜訪客戶、與供應商討價還價,溝通技巧都派上用場。但要數最令主管又愛又恨的溝通情境,肯定是面對傳媒了。
在問答之間收放自如
在企業力爭曝光的今天,代表公司接受媒體訪問,差不多已是基本任務。要提高答問的能力,參加正規的培訓是基本,至於持續進修,便得靠平日的觀察和反思了。我給主管的建議是,多留意媒體的報道,借鑒别人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水平。
首先從媒體的角度思考,有要求的記者固然想受訪者坦白直言,因此往往提出較尖銳的問題,或者出其不意地旁敲側擊。另一方面站在公司的立場,當然希望隱惡揚善,所以一般答問時都是步步為營,盡量力求穩健,也就容易用上那些答了等於沒答的官樣回應。在答問的進退之間,如何能做到收放自如,誠然是一門藝術。
在港聞和財經報道中經常出現的公共交通機構,這些年就有好幾位高水平的發言人,像九倉的易志明和以前地鐵的梁陳智明,兩位在平衡穩健和坦誠的答問原則上,分寸拿捏精準,而且每次都準備充足,是值得效法的榜樣。
其次不要忽視娛樂新聞,傳媒就影藝人物的動向和行蹤,追訪無日無之,突發的「貼身追擊」佔了一大部份,且多涉及敏感題目,是高下立見的現實舞台。娛樂圈中表表,非周潤發莫屬,他四兩撥千斤的功力,是行內之冠;多難應付的提問,「發哥」都能輕輕帶過,加上其個人魅力及親切笑容,深受娛記和觀衆愛戴。
見好就收劃上圓滿句點
近年多了留意內地的影視新聞,其中喜劇小品名家趙本山,是答問能手,他好一段時期在中央電視台每年的新春晩會上都擔綱演出。記得有次傳媒追訪他,劈頭便問:「這麽多年春晩都有你的身影,會不會覺得累?」這個「累」字語帶雙關,既可以指身體的疲累,更可以是精神上的厭倦,是個「綿裏藏針」的問題。
薑是愈老越辣,趙老不慌不忙回應:「這麼多年參加春晩,累當然免不了,但不參加卻是不可能的。」這是「收」, 先順應記者提問的角度,對準同一頻道,善用「對,但是」(Yes, but)的答問技巧。
「要是哪天真不能參加春晚了,要麼就是自己真的不能動了,想上都上不了;要麼就是觀眾不再喜歡我了。」趙接着説。一個轉折,把因累退下的問題重點來個新定義(Reframing),由於兩個提出的前設都不成立, 自己便立於不敗之地了。
然後是「放」——「這種累是光榮的,你想想,那麽多觀眾看着你的表演,是件多麼光榮的事情。」觀點見解清晰明確之餘,最後見好即收,補了一句「 壓力當然也更大一些」,為收放自如的對答,劃上完滿的句號,可圈可點。
原刊於《旭茉JESSICA》,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