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兩三年疫情、社會事件等衝擊下,不單社會大眾,甚至連學校內的老師和學生的情緒氣氛,都產生了變化,也出現老師和學生受這些情緒所困擾的狀況。
到底學校該如何處理這些隨着社會大氣候而出現的情緒問題呢?無獨有偶,近十數年香港乃至國際學界漸重視對整全健康的理解,以及心靈健康對於紓解各種情緒狀況,甚至促進人們生命成長的作用,正好可為學校紓解和應對現今師生情緒狀況,帶來莫大的啟迪和貢獻。以下筆者便會綜合國外研究,以及香港的狀況,加以闡述。
心靈健康如何促進個人生命和學術成長?
隨着現代社會物質豐裕背後,都市生活帶來的人際疏離和生活壓力日漸為人重視,人們對何謂健康的理解也漸從單純生理和身體層面,擴闊至包括心靈層面。心靈健康的觀念遂由此而生。世界衛生組織便指出健康即「生理、精神和社會完全的幸福狀態,而不只是免於疾病」,這顯示現今社會對健康的理解經已擴闊至患病和健全以外的範圍。
對心靈健康的理解和對靈性(spirituality)的觀念密不可分。靈性是指人與生俱來對生命的意義、價值的追尋與自我在世界中定位的一種統合個人的力量。不少研究心靈教育的學者均指出,靈性影響着個人怎樣去作決定和在決定過程中認為什麼因素是重要的。
因此,靈性狀態除了影響個人的價值判斷,同時也更高層次地關涉個人與世界不同部分之間的關係,能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及安適狀態,與健康息息相關。澳洲著名心靈教育學者John Fisher在制訂心靈健康量表時,也將「生命的愉悅」(joy in life)包含在調查指標中(Gomez & Fisher, 2005: 1114),顯出心靈健康是關乎個人生命的快樂和幸福感的。因此,心靈健康和個人的全人健康實是密不可分。
除此以外,心靈健康更關乎個人的整全健康。根據國際著名全人教育學者梅傑克教授(John P. Miller/Jack Miller),人的「心」或精神維度在本質上是整合的。即是,作為「全人」我們不能被割裂或分離成不同部份。故此全人教育的重心應是個人不同部份的相互連繫,從而達至個人本身,乃至個人與其所身處不同關係的整合。
簡單而言,全人教育之最終目的,正是要通過個人與自我乃至不同面向關係的整合,達至個人的轉化 (transformation)(Miller, 1993)。即是,將其視野從單純認知的層面,擴闊至道德、美學、生理、心靈等不同層面,並將這些不同層面視為相互連結和整全的整體(interconnected in a holistic manner)。
到底心靈健康對於個人的情緒和生命成長有什麼作用呢?在台灣,已有學者關注心靈健康對學生及老師的影響。黃惠貞及姜逸群(2005)曾進行心靈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三者關係的研究,指出:心靈健康與知覺壓力,及心靈健康與憂鬱間均呈顯著負相關,而知覺壓力與憂鬱間則呈顯著正相關。
研究結果顯示知覺壓力愈大,心靈健康對憂鬱的緩衝效果愈好。張淑美和陳慧芝(2008)則自編了「高中教師靈性健康量表」,調查台灣高雄地區高中教師的心靈健康情況。這些研究均顯示心靈健康有助教師、學生抵抗壓力及負面情緒,值得學校教育當局關注。
不單如此,有學者發現,心靈健康更有助促進個人的學術發展。自2003年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推動了兩個大型研究計劃:“ Spirit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 National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Search for Meaning and Purpose”和“Spirituality and the Professoriate: A National Study of Faculty Attitudes, Experiences, and Behaviors”。
當中,研究員林荷姆(Jennifer A. Lindholm)指出75%的大學生在生活中會尋找自己的意義和目的;78%表示會與朋友討論靈性問題;69%表示會與朋友討論生命的意義,顯示大學生對於靈性及生命的關注,在學校教育中提供靈性教育空間、討論生命方向是值得重視的。
該計劃於2011年總結成果出版了《陶育心靈:學院如何提升學生的內在生命》Cultivating the Spirit: How College can Enhance Students’ Inner Lives一書,說明心靈成長能提升學術表現、領袖才能發展和對學院的滿意度。研究認為,通過學院提供特殊的經驗,是有助學生心靈成長的。
香港獨特教育處境下的心靈陶養
雖然學界積極促進全人教育的發展,但是學校在面對市場化與競爭等現實環境中,亦難以堅守教育的精神。而香港基礎教育在PISA等國際比較排名中雖一直名列前茅,學生的成長和焦慮等問題卻日趨嚴重。近年的社會事件和疫情等處境,更加劇了這一狀況。那麼,學校如何能在追求卓越成績同時,均衡地培育學生成為一名完整的人,成就所屬的人生呢?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的背景,以及港英政府於二戰後因應人口不斷增長所帶來的教育需要,鼓勵和推動宗教團體辦學,造就了香港獨特的教育處境。至今香港仍有逾半學校由宗教團體營辦,也得以在校內推動辦學團體所屬的宗教文化。在這樣獨特的教育處境下,學校能如何善用自身的資源,推動和促進學生的心靈陶養,達致良好的心靈健康?
根據上文所引的加州大學研究計劃,學校提供有規劃的特殊經驗,是有助學生心靈成長的。筆者參考箇中觀點,認為香港學校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動學生的心靈陶養:
1. 推動覺知(mindfulness):一般來說,覺知即透過靜修或其他操練方式,使心意透過覺察釋放對念頭和情緒的執著,平靜和洞察就會出現成為意識。過去20年,靜修及各種心靈操練方式作為減輕壓力、達至身心幸福的活動,已日漸成為學校推動心靈健康的方法之一。
由於覺知的操練方式既與不少宗教傳統有共通之處,亦有心理學和神經學研究的基礎,因此香港學校可加以和自身學校理念的資源整合,加以推展。
2. 配合一些有規劃的實踐經驗:根據加州大學的研究,學校可推行不同有規劃的特殊經驗,促進學生的心靈健康,例如跨學科課程、跨族群互動等能幫助學生培養世界性的視野(ecumenical worldview),培育他們對周遭事物的認知,亦促進他們跨越自身,和自己以外的他者接觸及交流。
服務學習和慈善捐獻等也能培養學生關懷他人的倫理精神(ethics of caring),幫助他們投入關愛他者(charitable involvement),藉以建立和來自不同文化與族群之他者的關係。當中一些實踐或早已在香港學校行之有年,但可嘗試將其加以整全的規劃和設計,以促進學生心靈健康為焦點作推展。
3. 推動整全健康:心靈健康與個人的整全健康密不可分,故此除了精神和情緒層面的陶育外,學校也可將其與促進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和調整生或活規律等加以結合,達致個人身心靈整全健康的發展。
以上本文所述只是拋磚引玉,但在香港如此特殊的教育處境下,近半學校辦學團體具有自己宗教文化背景並得以校內推展,正可以善用自身資源,幫助學生紓解近年社會變化下的種種負面情緒,促進心靈健康。香港學校更可憑藉獨特的辦學背景和理念,推行如宗教心靈陶養、文化性/中性的心靈陶養方式,以至跨文化等各種不同的教育實踐,幫助促進老師和學生面對社會大氣候,仍能在校園的小氣候裏,做點功夫,舒解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