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香港運動員張家朗7月26日晚在東京奧運會男子個人花劍決賽中,以15比11的成績,擊敗衞冕金牌的意大利選手加羅素(Daniele Garozzo),為香港奪得25年來第一金,成為全城熱話,張家朗亦被譽為「香港劍神」。
本身是劍擊教練的財政司前司長曾俊華近日接受本社專訪,談及香港的劍擊運動,以及張家朗奪首面奥運金牌後劍擊運動在香港的發展。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張家朗奪金後,曾俊華在他的Facebook專頁留言「家朗,多謝你,全香港都以你為榮!」他笑着說,在看到張家朗獲獎時感到很興奮,因為他能够有今天的好成績,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是需要經過幾代教練超過20年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劍擊運動員的堅持和汗水。
曾俊華表示,劍擊運動分花劍、重劍和軍刀(又稱佩劍),花劍是最基本的一種劍擊運動,在亞洲地區比較普及;重劍則需要更多技巧;軍刀則在歐洲地區較為普遍。在香港,劍擊原來只是一個「冷門項目」,在80年代的學界劍擊比賽中,只有三、四間學校派出選手参加,到現在已是「家傳戶曉」,動輒超過千人比賽,基礎愈來愈大,愈來愈高。隨着參賽機會和資源的增加,運動員訓練體能和到海外訓練的機會也增加。
因此,張家朗奪金不僅是個人的成就,而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曾俊華又表示,隨着劍擊運動器材的進步和計分科技的發展,選手的訓練方式跟過往相比,也有很大的差異。就以劍的製造材料為例,使用新材料製作的劍,讓選手能夠更容易和靈活地擊中對手,選手甚至可以使劍彎曲,從而撃中對手的背部得分。
在香港人的傳統觀念裏,父母都希望兒女能有一份好工作,例如當「三師」(指醫師、律師、會計師三種職業),因此父母看重讀書成績比運動更為重要。記者問曾俊華,是不是有很多學生會因爲讀書而選擇中途放棄,他直言「很多,就是因為要升上中三、中四,家長要孩子去補習。我們大多都在星期六下午進行訓練,而不少學生正好在這個時間需要去補習,因此(很多學生)不能再參加訓練,而這種情況十分普遍。」
「不過我也會和家長說,『優先次序要分清楚,其實他回來練習的兩個小時也許更開心,然後回去溫習效果會更好』,但每個家庭當然有自己的看法。」他也透露,有些學生是因為訓練過程太辛苦而放棄,就好像長跑訓練的時候,會有些運動員一邊跑一邊吐,但這些訓練方式都是可以調整的。
人各有所長 須因材施教
在母校喇沙書院擔任劍擊教練的30多年間,曾俊華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各有長短之處。作為教練,需要給予他們極大的同理心,去包容和理解他們。因為這些運動員都是年輕人,他們的表達方式也許會容易發生衝突,需要別人幫忙控制情緒。
他又說,每個運動員在學習時的強項都不一樣,有些是認知範圍,有些是態度範圍,有些則是技巧範圍,所以應該按照每個運動員的特點加強訓練。他認為訓練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運動員願意犧牲,花時間去接受訓練,儘管運動員先天技能也許不夠,但也可以在後天訓練中提高技能。
調整心態 便能突破極限
談到心理層面時,曾俊華提起自己學劍的小故事。那時候的選手並不多,所以他會拿一個小筆記本,在比賽結束後,把對手的技巧和特點記下,讓自己回去後能做回顧和分析,也好讓自己在未來遇到同一位對手時,可以更容易制定適合的策略。他也表示在劍擊運動員的世界排行榜中,首50名選手的技巧差距其實不大,並沒有「排名更前的選手就一定會勝出比賽」的說法。
就算運動員在比賽時遇上老對手,不到最後一秒鐘也未必能分出勝負。曾俊華認為,最影響運動員的是比賽期間的心理狀況和壓力。他表示,其實張家朗晉級奧運16強後,曾一度表現落後,但在調整心態後,找回最佳狀態,最終獲得勝利。決賽當天,世界排名第19的張家朗,對手正好是曾經兩次打敗自己、世界排名第7的老對手加羅素,張家朗沉着應戰,力克對手。這也證明了「長勝將軍」也不是必然的。
展望未来 獎牌變軟實力
對於未來劍擊運動資源分配的問題,他認為,主要不是資金困難,因為香港並不是一個很貧窮的地方。雖然劍擊運動的裝備昂貴,但也有不少的人願意提供資助,讓選手能得到更好的裝備參與培訓。同時,訓練的素質也因為有更多資源而得到提升,讓更多人願意去學習劍擊運動。他認為張家朗奪得奧運金牌,除了可以振奮士氣,也成為了一種軟實力,讓香港社會能更和諧和訂立共同的目標。
此外,這面金牌也激勵了參與東京奧運的香港運動員,因為選手們能躋身國際賽事,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面金牌是事隔25年的奧運金牌(香港首面奧運金牌是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由女子滑浪風帆選手李麗珊奪得)。
曾俊華呼籲,社會要多了解運動員,為了參加奧運會,選手和其團隊成員都要付出十多年的時間和努力。同時,他建議特區政府應該把握這次奧運獎牌(包括何詩蓓的女子200米和100米自由泳銀牌)所帶來的力量和正面影響,致力團結香港社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