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訊科技界的未來前景

年輕人想要加入創科行業應抱持什麼心態,有什麼期望?未來香港的電競行業有什麼前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主席李惠光及香港電競總會創會會長楊全盛一起對談有關創新科技的發展。

由專資會理事楊素珊主持的《望遠鏡》,第一集邀請到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主席李惠光及香港電競總會創會會長楊全盛來談談有關創新科技的發展。

楊全盛:創新科技代替資訊科技

楊全盛率先分享一下現時IT業界的情況。他說自己當年還未畢業便開始從事IT工作,唸大學的時候已經和哥哥開了第一間IT公司,主要為客戶編寫程式。到現在投入電競工作,投資娛樂有關的生意,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很喜歡打機,或多或少對IT或科技感興趣,在想會不會有一天可以自己寫遊戲,要寫遊戲先要懂得寫程式,所以便投身了IT這一行。

他表示香港的IT界發展,在近20年經歷了很多界限、很多起伏。印象最深刻是自己於1999年畢業,正值2000年經歷「千年蟲」的時期,那是IT界最蓬勃的時候,當時他的公司差不多所有軟件和寫程式的生意都很好。不過好景不常,2001年泡沫爆破,他的第一間公司亦於當時結業。

他認為今時今日IT或創科業界的人很幸福,當年自己創業時沒有數碼港、科學園、應科院這些機構作支援,現在則有很多資源去支持年輕人創業。其實今日的創科或者IT,不再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而是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創新及科技)。

李惠光:車聯網幫助減低交通意外

李惠光跟大家分享了關於未來汽車和道路發展,他指為配合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最近應科院做了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在香港進行最大型的車聯網試用項目,於沙田內19公里測試不同場景。車聯網就是在車內安裝很多感應器,那些感應器代表人的眼睛,而人的腦袋判斷就由AI負責,再加上自動導航系統,車聯網讓車與車之間可以溝通,車與人亦可以溝通,車與電燈柱以及周邊的事物也可以溝通。在自動駕駛情況下,於轉角時已能知道轉彎位有沒有行人過馬路,有沒有車死火,從而達到零意外發生。

他續說,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歡駕駛,尤其是香港經常塞車,將來自動駕駛便能真正做到讓大家安心,因為不止是感應器幫司機做判斷,車與周邊的車或者其他物件都可以互相溝通。主持楊素珊笑問,車聯網和電競也可以一起進行嗎?李惠光表示可以不用駕駛,一邊打機,是真實與虛擬在一起,添加了娛樂價值。

楊全盛提到V2X的發展,香港近年才開始發展得比較快,聽說這種技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要落地實行除了要有技術外,是否相關法規未能配合導致阻礙呢?李惠光表示其實這是一個很長的里程,今天還沒能在市面上完全推行,亦進行了很多測試,當然有一些技術的背景是必須的,例如5G。

因為車與不同物件的溝通一定要實時進行,5G能快速輸送數據,做到低延遲(low latency),即是很快作出反應,再加上要有好的AI引擎進行運算,當然車亦需要配備這些設施,令到車與車之間可以使用5G去溝通。現在不同的汽車生產商開始將這些設施放入車裏,歐盟預計在未來1至2年間,新的汽車將配備C-V2X溝通的工具,在未來5年發展將會一日千里。

推動電競讓年輕人參與

主持楊素珊提到香港曾經舉行了很多電競比賽,如League of Legends、Fifa等,未來香港是否可以舉行多些活動,鼓勵不同界別的人來港參加?楊全盛認為電競並非單一的行業,是一個很完整的產業,某程度上推動香港整個創科的發展。他表示自己另一個身份就是數碼港公司董事,而數碼港亦進行很多數碼娛樂科技,即IP,支持電競比賽辦得更精彩,更好看。像李惠光提到的AIE技術,還有VR和XR的技術等。

電競比賽後面往往有很多創科的元素作支援,而這些比賽亦不是傳統打機比賽那麼簡單。例如杭州亞運正式舉辦電競比賽項目,將會是一個有獎牌的項目,如果香港隊能夠發揮出像2018年勇奪金牌的表現,可以為香港取得不少分數。此外,今年東京奧運會已經開始進行虛擬奧運會,這個虛擬奧運會作為表演比賽,將傳統運動項目與電競結合,包括賽車、足球、划艇、單車、棒球等,非常有趣。

電競為何如此吸引?楊全盛指年輕人喜愛電競,而傳統運動正面對老人化的問題,傳統運動的年齡層次愈來愈大,觀眾亦隨之愈來愈大,而電競比賽是相對年輕的運動,混合一起之後產生化學作用,能吸引更多人觀看,令傳統運動的氣氛趨年輕化。因此舉辦電競比賽並非單一的比賽,能同時推動創科的發展,是讓年輕人可以參與的產業。

入行者須保有赤子之心

年輕人想要加入創科行業應抱持什麼心態,有什麼期望?李惠光認為,這一代的年輕人是香港有史以來擁有最多機會及機遇,除了可以在香港發展,還有大灣區的機遇。他表示,首先希望年輕人能多點了解大灣區的情況,多些與大灣區不同的年輕人或企業對接。第二,年輕人的優點是「夠膽、不怕死、有火」,年紀大了便會怕死,年輕人的優點是他們願意去闖,願意嘗試。

他給年輕人的寄語是,失敗的時候千萬不要氣餒,不要怕死,愈戰愈勇,愈敗愈勇。

李惠光更從僱主的角度看,認為一個曾經創業失敗的年輕人的履歷是十分吸引,因為他曾失敗過,一定從中學習了很多。楊全盛更補充,創業失敗的經驗是人生的”MH”(Merit of Honor),不止作為僱主,作為投資者,如果有兩個創業者讓他投資,二人的履歷差不多,一個有創業失敗經歷,另一個沒有,他一定選有失敗經驗那個作投資。

楊全盛認為除了不怕失敗之外,年輕人要維持赤子之心,無論是打工或創業,如果未能讓別人感受到那團火,這樣很難成功,就如電競業界裏,當你與那些比較有成就的從業員聊天,很自然會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那團火。他認為維持赤子之心,對事物的熱愛和熱誠,能讓你即使遇到困難或問題,亦能很快重新站起,繼續拼搏,向理想邁進。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