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樓價和公屋輪候時間的新聞,足以顯示香港的房屋問題持續惡化。有關前者,反映整體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於今月初升至183.68點,創87周的新高,與歷史性高位相差僅3.57%。在私人樓宇供應依然嚴重短缺下,樓價再闖高峰,指日可待。這對沒有父母資助供樓的年輕人,絕對不是件好事。
港府早應強徵土地
至於公屋輪候數字,房屋委員會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合共有25.38萬宗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是逾20年的新高。有房委會委員更預計輪候時間會持續上升,並有機會在明年「破六」。相對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的「3年上樓」目標,今天不僅不能達標,更是倒退翻一番。
記得林鄭月娥在2017年當選特首後,第一個大動作便是成立一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宣揚的目的是廣納民意,專業討論,然後就解決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向政府提出建議。我當時便撰文,指出香港不缺土地,例如有千多公頃農地被幾個大地產商囤積,又有千多公頃土地被政府預留興建丁屋,建議政府應加大力度,運用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收回土地條例》權力,按照擬定的發展藍圖,收回土地興建公、私房屋。
收地態度異常保守
可惜,今屆政府以引起司法覆核為由,極力迴避收地,寧願與地產商合作發展,推出到今天尚未有一個具體項目落成的土地共享計劃。後來,在包括建制派的壓力下,政府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會運用法定權力,在未來數年收回幾百公頃的私人土地,作百分百公營房屋用途。當時,林鄭月娥甚至形容此舉為「突破思維」。其實政府回歸前後,發展新市鎮收回的私人土地,不僅是為了興建公屋,還包括其他公共設施,以至私營房屋。
距2019年《施政報告》差不多兩年,政府終於在今月公布,收回3幅分別位於元朗及粉嶺的私人土地,面積合共僅1.2公頃,而收地時間定於兩年後的2023年。因為有關土地部分由地產商持有。有評論竟稱,今屆政府終於向地產商「亮劍」。事實是,根據《香港01》統計憲報發現,不計回歸前,之前特區政府,由1997至2017年合共收地169次,平均每年8次。相比之下,今屆政府在收地上的態度和速度,明顯異常保守和極端緩慢,這肯定無助解決製造社會最大矛盾的房屋問題。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