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場是二戰最為血腥的大戰之地,德國人給前蘇聯帶來巨大災難。
但是,二戰結束之後,前蘇聯和俄羅斯為戰死的德軍修建多處公墓,慰藉這些陣亡者的靈魂。據考,約有300萬德軍在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土地上陣亡。俄羅斯媒體說,為陣亡德軍修建公墓不是為了紀念納粹,而是尊重每一個消逝的生命,同時對二戰進行反思,推動俄羅斯和德國和解。
「戰爭墓地是和解的重要場所」
在已經建好的公墓中,諾夫哥羅德公墓埋葬4萬德軍,伏爾加格勒公墓埋葬5萬德軍,摩爾曼斯克公墓埋葬1.2萬德軍,彼得堡公墓埋葬6.8萬德軍,普斯科夫公墓埋葬1.6萬德軍,特維爾公墓埋葬8千德軍。還有一些公墓在建設中。這些公墓維護得很好,每年都有德國人前來憑吊親人。2013年8月落成的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杜霍夫希納公墓規模最大,埋葬了7萬德軍。中國《參考消息》報2013年8月6日報道說,這個墓地建設耗時十年,得到俄羅斯老兵、軍人和大學生以及德國戰爭墓地委員會的幫助。在建設公墓的過程中,曾經遇到一些阻力,但最終克服困難,得以建成。
二戰中,前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有數百萬人犧牲,這裏幾乎每一個家庭都在戰爭中失去了親人。2013年8月4日舉行公墓落成儀式,德國國防部長托馬斯·德邁齊埃和一些德國官員應邀參加儀式。斯摩棱斯克州副州長伊戈爾·斯可別列夫在講話中提到俄羅斯與德國的戰略伙伴關係以及彼此之間的和解對話。他說:「永遠不要被復仇情緒左右,不要向任何人強加負罪感。」德邁齊埃說:「戰爭墓地一直都是和解的重要場所。過去的戰爭和爭端,變成了今日的伙伴關係和友誼。」
法德:向世界樹立和解的榜樣
再看法德和解。法國總統希拉克有一句名言:「仇恨沒有未來。」這句話是他在2004年6月6日紀念二戰中盟軍諾曼底登陸60周年時講的。
這一天,包括美國總統小布殊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內的16位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在法國諾曼底海灘舉行的紀念儀式。引人注目的是,德國總理施羅德也出席了儀式。
1944年6月6日,盟軍集結上百萬兵力強行登陸諾曼底,與德軍進行了慘烈戰鬥。無數盟軍官兵葬身大海,最終登陸成功。
2004年6月6日,旭日東升之際,希拉克和施羅德共同為諾曼底登陸紀念碑揭幕。碑上深紅色的法語銘文是:「2004年6月6日,法國總統希拉克和德國總理施羅德共同參加了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碑文如此樸素,只是陳述了一件歷史事實。但人們深信,這一歷史事實將產生長遠影響力,宣告一個時代終結,也為世界的未來提供了光輝參照。
希拉克給二戰老兵授勛之後發表講話。他的話好像是特意說給施羅德的:「60年過去了,無論是你們還是我們,都不曾忘記那個決定歐洲和世界命運的時刻。60年前的今天,這裏是血與火的戰場,但這裏更是新生的開始——歐洲聯合起來,以及支撐這一合作的和平、民主、自由的理念,正是從此產生的。我希望德國與我們一同記住自由的理想重歸這片大陸的那些時刻。我們樹立起法國與德國和解的榜樣,是為了向世界宣示:仇恨沒有未來,通往和平之路永遠開放。今天,德國總理的光臨,再次見證了我們為實現民族和解的長期努力取得了成果。」
施羅德表示,出席這次紀念活動,是為了讓後代牢記歐洲人對維護永久和平、共同建設歐洲的責任。他說:「雖然戰爭給我們留下了不同記憶,但我們擁有共同的信念,我們都渴望和平。德國人未能阻止那場戰爭,為此深感歷史的責任不能推卻。」
施羅德在活動中接受法國《費加羅報》採訪,他說他的父親二戰期間死於羅馬尼亞,戰爭造成的苦難刻骨銘心。
法德兩國媒體評論說,德國總理出席紀念儀式具有劃時代意義。這一和解不是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也不是出於什麼「戰略平衡」的考慮,而是基於雙方永遠放棄戰爭的共同決心。
德法合作與中日和解
近代以來的歐洲,在半世紀內遭遇兩次大戰,險些成為文明的祭品。戰後歐洲痛定思痛,不再相信眼淚,不再相信形形色色的煽動宣傳。歐洲相信價值,相信對話,相信實實在在的制度建設,相信只有通過自由、寬容與和平價值的共識,以民主手段推動歐洲聯合,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戰爭。
我的德國朋友、德國《世界報》駐北京記者約尼·埃林經歷了法德和解的進程。他說,法國和德國的戰爭次數要比中日兩國多。但1963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和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簽署《愛麗舍宮條約》,確定兩國合作的目標與步驟,從而推進了歐洲和解。至今法德一直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在歐盟裏,沒有這兩國同意,任何事情都辦不成。隨着歐盟擴大,情況更加複雜,但是法德合作沒有變過。可以說,沒有法德合作就沒有歐洲的今天。
同樣道理,沒有中日和解,就沒有東亞安寧,東亞需要不再延續仇恨。
2007年3月13日,當時擔任澳洲外交部長的亞歷山大·唐納用自己父親的故事,說服澳洲人與日本加強合作。他說,他父親老唐納爵士在二戰中被日軍俘虜,在新加坡樟宜監獄關押了三年半,受盡折磨。1950年代老唐納出任澳洲外交部長時,對日本的感情很複雜。唐納說:「我父親認為,雖然日本人折磨他,他自己也險遭毒手,但是時代變了,世界在向前進,澳洲和日本必須共同向前邁進。」
這正是美國作家房龍的《寬容》一書的主題:寬容能夠促進和平、理性、自由、民主、科技進步與繁榮。
中日國民的理性互動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中日兩國民間互動,展現出理性、寬容和互相理解的一面,甚至走在政府的前面,成為推動兩國和解的基礎性力量。
2012年9月下旬,中日兩國釣魚島之爭白熱化。9月28日,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為首的1,300名日本知識分子發表聯合聲明《終止領土問題的惡性循環——日本市民的主張》。
這份聲明說,領土問題挑動神經,輾轉升溫,誰也無法預料是否會發生戰爭。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主張和平對話解決問題。各國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克制民族主義,冷靜處理問題,媒體呼籲社會保持冷靜很重要。
聲明批評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應該停止『領土問題不存在』的提法。不論由誰看來,領土問題和領土紛爭都是存在的。」「日本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認識反省自己的歷史,尊重與中國簽署的重要文件,並且應重申對於歷史進行反省的河野談話(1993)、村山談話(1995)、菅直人談話(2010),加深與鄰國的和解、友好、合作。」
聲明說:「對於爭議領土的資源,除了共同開發、共同利用之外,其他辦法勢不可行。」
這份聲明在網上傳播之後,在中國引起巨大反響。六天之後,以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為主,加上部分台、港、澳知識分子,共計800人,在互聯網上簽署了《讓中日關係回歸理性——我們的呼籲》的聲明。
聲明說,我們讀到日本市民發起的聯署聲明,感受到來自日本人士的誠懇善意。有關釣魚島的爭議,前人已經提供給後人務實的思路。1972年周恩來表示了擱置爭議的意向,1978年鄧小平繼承了這一方針,為的是不讓釣魚島成為妨礙兩國正常交流的障礙。在今天看來,這個決策仍然是明智的。日本需要對歷史有足夠的認識,不能再製造新的爭端。就目前局勢而言,我們希望爭取一切可能的途徑對話協商。不論是國家還是人民,只有在和平中才能繁榮昌盛。戰後日本各方面的成果,世人矚目。我們看到了日本社會在今天的改變,看到了許多日本人士在戰爭道歉和重建和平方面的可貴努力,以及日本對中國在和平發展道路上的有力援助。因此,在正視歷史的同時,也需要根據今天的現實,做出新的認知和判斷。
聲明提出了兩國都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警惕和反對任何利益集團或政治派別,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挑起領土爭端,操弄和綁架民意,煽動狹隘民族主義情緒。」
聲明說,2012年9月中旬,在中國一些城市發生的因釣魚島爭端而引發的打砸燒行為,我們非常痛心,並且加以譴責。並對中國國內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評說,「最近中日文化交流受到限制,有關日本書籍的發行也在部分城市一度受到波及,這是極其不明智的,也是令人遺憾的。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有着十分有說服力的豐富成果。領土或政治方面的爭議,不應無限制地擴展到其他領域。」聲明還說:「中國的教科書也應增加不同民族相處與融合的內容,以利下一代思考與判斷,並培養開放的心態去了解與自己不同的國家和人民,發展中日民眾之間互相尊重,讓年輕人在伙伴關係和友誼觀中正常成長。」
在中日兩國因領土歸屬引發的激烈爭鬥中,兩國民間人士能有這樣較大規模的理性互動,是兩國交往史上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