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水坑口街近荷李活道,豎立着一塊淺紫色的牌子,上面用中、英、日三種文字說明1841年1月26日,英軍艦隊選擇此處登陸香港,並插上英國旗,宣布正式佔領香港島。他們把這個地方命名為「佔領角」(Possession Point),水坑口街的英文名字也就稱為Possession Street。
今年是英軍登陸香港180周年,但英國人為什麼要不遠萬里奪取香港這個蕞爾小島?著名歷史學者、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國史教育中心校監丁新豹教授在剛過去的周六(24日)出席該中心的「名家講座」,解答有關英佔香港的種種因由。
「四口通商」變成「一口通商」
不過,這一切得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解除海禁、翌年成立粵(廣州)、閩(福州)、浙(寧波)和江(松江)四大海關說起。丁新豹教授說,1686年廣東地方政府招募了13家較有實力的行商,指定他們與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並代海關徵繳關稅,「廣州十三行」於焉誕生。自此,英國、法國、荷蘭、瑞典等國的「東印度公司」紛紛來穗進行貿易,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清軍戰敗前,這些行商因辦事效率高、應變能力強和誠實守信,均深受外商歡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只保留廣州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這一決定使「廣州十三行」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對外貿易「特區」,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此後85年中,這些行商每年上繳稅銀逾百萬,竟達清政府的關稅收入的四成!
丁新豹教授指出,當時歐洲商船來華,要經過七至九個月顛簸才能到達廣東。外商來華最大宗的交易均是茶葉、絲綢和瓷器。如果把這些貨物運回歐洲,能賺10倍甚至數十倍利潤,因此縱使冒險,外商也趨之若鶩。
十三行四大家族 最富是「浩官」
十三行中,以潘振承(同文行)、盧觀恆(廣利行)、伍秉鑒(怡和行)和葉上林(義成行)最為著名,合稱「四大家族」;當然,亦有欠債倒閉的商人。
其中,伍秉鑒曾入選《華爾街日報》(亞洲版)2001年選出的「1000年來世上最富有50人」之一,這位被稱為Howqua(浩官)的商人,被外國人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1769年出生的「浩官」,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來到廣東定居經商,伍氏家族成立的怡和行開始參與外貿。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怡和行的業務,成功與許多洋商建立起彼此信賴的關係,即使在無契約的情況下也能做到生意。
當時伍秉鑒的重要客戶之一便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的「大班」每年都會前往澳門暫住(因為家眷不能住在廣州十三行這片「特區」),總是將庫款交給伍秉鑑打理。東印度公司甚至會向伍家借貸。外商都伍秉鑑當作最可靠的貿易夥伴,「浩官」的名聲遂傳至英美。
伍秉鑒不但在中國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舖等,而且他還在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並涉足保險業務,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世界首富。1842年,英商渣甸洋行獲伍氏首肯,易名為「怡和洋行」。
丁教授指出,1834年以後,孟買最大的鴉片煙商噫之皮(Jemsetjee Jeejeebhoy,譯名來自歷史學博士郭德焱著作《清代廣州的巴斯商人》)等印度商人賣鴉片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運至廣州後通過怡和洋行分發銷售。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由於伍秉鑒涉包庇外商走私鴉片,遭到欽差大臣林則徐屢次訓斥和懲戒,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資金以求息事寧人。據說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兵臨廣州城。守將奕山無力抵抗,令行商前往調停。行商與英人首領義律討價還價,達成英軍退兵協議,唯廣州方面須賠償巨款。結果奕山逼迫十三行商人出資200萬,僅伍秉鑒個人便出了100萬。1843年,伍秉鑑病逝於廣州,享年75歲。
鴉片戰爭無疑是導致十三行破產的導火線,尤其是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一口通商」變成「五口通商」,廣州喪失了壟斷貿易地位,十三行制度也隨着1843年伍秉鑒的去世而走向衰落。而在「五口通商」之後,外貿中心很快由廣州轉到上海,上海取代了廣州成為外貿中心。同時在廣州南面的香港「開埠」以後,很快繁盛起來,羊城的外貿便更不足道了。
下期更精彩!英國東印度公司如何為了轉虧為盈,從向中國買茶業,變為對中國輸出鴉片;林則徐虎門禁煙,為何用銷煙池而不用火燒?英人交出鴉片的舉動,如何由商人的行為變成政府間的博弈?丁新豹教授將逐一講解。
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180年前英國人為何而來?(二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