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休在即,黃玉山教授繼續投入校務,奮幹依然。借工餘間隙整理辦公室物品之時,不期然拉開記憶抽屜,滿載大事件、小事情,可堪回味。
2014年就任校長,黃教授帶領大學變革求新,耕耘建設。今天細意回想,時光荏苒,七載歷程宛若晃眼消逝,卻又記憶猶新:「真的依依不捨!能夠和同事一起面對困難,齊心協力推動變革,取得點滴成果,人生難得有此機會,我非常珍惜。」
變幻原是永恆 務實闊步前行
當天黃教授登上香港公開大學這艘教育巨輪,接棒掌舵,在幻變莫測的汪洋肩負領航重責,有一闋歌詞常在他心頭掠過:「變幻原是永恆!」他聽出箇中哲思。7年來他延續大學的優良傳統,更務實地闊步前行,果敢迎變,冷靜應變,並主動求變。
處身瞬息萬變的社會,黃教授認為假如轉變不能迴避,便應擁抱變化,在轉變中謀求發展。積累30多年政府資助大學的教學、研究和管理經驗,對這間從遙距教育發軔的自資大學,黃教授在履任之初,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再細察過去社會勢情的變化,然後勾畫出一幅管治藍圖,為巨輪重新調整出四大航程方向:
- 作為教學型大學,首要培育學生成長,裝備知識,培訓專長,將來貢獻社會。
- 以全日制學制為主導,開發創新課程。加強師資,推動學術研究,提升學術水平。
- 穩步提高收生數量,資源用得其所,維持穩健財政,支持發展建設。
- 配合大學發展需要,革新行政管理系統。
其時大學財政存在困難並出現赤字,遙距入學人數大幅下降,全日制學生數量尚待提高,管理系統亦漸見過時。黃教授明白必須推行改革:「我理解同事難免害怕改革帶來衝擊,甚至心生拒抗,所以我做了不少解釋說服工作,慶幸同事都明白變革的目的都是為了推動大學發展。很感激大家眾志成城,戮力同心,才有今天的成績。」
黃教授啟動了眾多變革項目,部分他稱為「高危動作」,牽一髮動全身:「當然知道困難!但作為負責人,要有擔當,不能只處理易辦的事,有些工作做來吃力,但必須做。」
發揮團隊力量 難忘兩個項目
7年來要數感受最深刻的,黃教授直言是為大學重新命名。「公大已發展成全面的綜合型大學,但校名仍予人遙距學府的印象,部分師生反映這對他們的研究、就業構成障礙,長遠更影響大學發展,有見及此,才決定重新命名。」過去曾有多所大學正名,但重新命名實屬香港創舉,名稱轉變亦觸及情感記憶,必然引起迴響。校方一直慎重行事,公開徵名,公平遴選,環環兼顧,但結果公布後仍引來一些不同聲音,校方亦立刻積極回應。黃教授清心直說:「世上沒有完美的名字,足以令所有人接納,但回到根本,也是為了未來的發展,大家其實都愛護大學。這次經驗亦讓我上了一課。」
至於被黃教授視為最大的挑戰, 是2017年制定與工作績效掛鈎的全新薪酬制度。由舊轉新,因為涉及個人利益,同事們都滿腹疑慮。作為領導者,黃教授深信新制度能帶來正面效益,他沉着應對,敢於面迎難關:「容或開罪了部分同事,但沒法子,沒有事情能取悅每一個人。校方承諾所有同事待遇不會遜於當時,這點亦絕不輕易。」最終幾近全部同事都接納新方案,管理層亦兌現了承諾。在新制度實施的首兩年(即2018至2020年間),由於同事們努力工作,大學表現超卓,財政狀况也創歷史新高,全體教職員均獲得可觀的加薪幅度及考績獎勵。
巨輪能破浪前行,除得力於掌舵人,還須各級人員合力推動。作為領導者,黃教授擔起主導、決策的重責,但不會一言堂:「我愛聆聽同事的意見,若大家不贊成,我不會一意孤行。我們都是同一團隊,校務需要大家一起參與,個人能力畢竟有限。」他鼓勵同事敢於創新,對他們有所要求,但亦能包容錯失。他笑稱自己英文名字的簡寫是”YS”,曾被戲說”YS”即是”Yes”。人如其名,樂於說”Yes”,個性親和,故與同事合作融洽,事半功倍。
大學百尺竿頭 臨別真摯告白
大學現有全日制學生逾10000名,並有8000多名兼讀學生。上任時承諾以培育學生為首要任務,黃教授言出必行,歷年給學生投放龐大資源,從未猶疑:「關心學生成長、培育學生才能,是大學應盡之義,也是我的教育哲學。」
他眼中的公大學生務實苦幹、處事認真、創意無窮,對大學的歸屬感與日俱增。「關心學生,是永無止境的。」本着這顆慈愛的心,他情真意切的寄語同學們:「首要增強自信心,還須學懂尊重別人、寬以待人,並要擴闊視野,關心香港、關心國家,以至世界。」
黃教授早於48歲已擔任一所大學的副校長,他回顧過去40年的高等教育生涯,由於太早便從事大學行政和管理工作,未有更多時間投入學術研究和培養更多研究生,是自己一個遺憾。3月底卸任後,黃教授將繼續在教育及科研發展相關的公職上為香港及國家服務。
情留公大,七載歲月永誌難忘。臨別依依,他誠摯表白:「感激各同事多年來的支持、幫助、包容,有做得不妥善之處,期望大家原諒!」交棒在即,黃教授有信心下任校長將會帶領公大邁向新里程,他祝願「大學百尺竿頭,不斷進步!我深信定能做到。」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