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蠟梅枝上濃

既然大局已經全在掌握之中,為了創造更好和更有說服力的氣氛,官方何不再來一些範圍更廣的諮詢?

官方大幅改動選舉制度之後,正在關注各方反應。不過,市民的最大反應,就是沒有反應,或者不想反應,因為大家愈來愈感到,大局既定,反應有何作用?這是真實的心態和現象,不存在什麼刻意扭曲的解讀。官方和建制派也可以繼續催谷,努力宣傳,爭取支持,嘗試改變市民目前的心態。到時就要看實際效果了。

宣傳輿論從無絕對效果

不過,宣傳和輿論從來沒有絕對效果的,因為效果因人而異。所以,我也有先見之明,自己只是一介庶民,從來不想影響別人,事實上也影響不了其他人的看法。

在政界的圈子裏,則有不同反應。以是否宣誓為例,有人反對參與,以辭職明志;有人基於不同的原因而願意宣誓,或悉力以赴,或徐圖後計。這也是香港的特色。我倒覺得,不願意宣誓的人士不等如從此被排斥在外,他們可以用其他方法發揮作用,為市民服務。我經常說,只要自己不浪費自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能浪費你!

至於願意宣誓的人士,我也覺得沒有問題,因為大家尋求的正是多元化的選擇,不能強求所有人作出同一行動。政治從來都是動態的,關鍵是不失立場地處事,然後尋求最大的空間和公約數。這就像跳遠之前,先行後退找到適合的助跑距離,然後向前跑,再在起跳的踏板上尋找適當的位置,奮力彈起,空中擺腿,拗腰向前。

靈活彈性,進退有度

這一點顯淺的道理,官民都可掌握,靈活彈性,進退有度。不過,有時候在電光火石之間,也會出現一時激憤之詞,例如我也說過官方的諮詢「假到出汁」,此乃言談之間的戲言或氣言,非我主要看法,也非最佳和妥善的表達,或令人感到言過其詞;如果被濫用了,更非原意。

面對如此局勢,忽然想起,既然大局已經全在掌握之中,為了創造更好和更有說服力的氣氛,官方何不再來一些範圍更廣的諮詢?有兩個例子可供參考,一是回歸前魯平帶隊來港諮詢,二是2004年喬曉陽來港解讀「一國兩制」,這兩次都廣發英雄帖,包括主流民主派在內的各路人馬都可理性表態意見,不管日後結果如何,至少時效不錯。所以不妨思考:既把花鋤犁潤土,再塑蠟梅枝上濃!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