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和你上山去!

誠如半杯水的道理,在疫情下你可以感到無耐與無助,但也可以因時制宜,爭取機會與孩子一起克服困難、一起學習和一起成長。

過去一年,香港人因應一波又一波的疫情,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鬱悶。小孩子被迫困在室內活動、毫無選擇地在虛擬的網上上課及接觸同學和朋友,因此在學習、社交和身心發展方面都受到影響。與此同時,身為父母的成年人在兼顧日常工作之餘,更要安排令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及一日三餐等等大小事宜,身心的疲累可想而知。

逆境成長  一起登高

在最近數月,全港市民更像在被抽「生死籌」,不知那一天自己所住、上學或工作的地方有人不幸地感染了疫症而要接受強制檢測。如此種種均是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每天活在不能預知當中,帶着惶恐的心情過日子,好像已經成為了「新常態」。可是,我們是否就輕易地讓這疫情把自己「拖累」?是否就甘心於孩子的成長、我們的生活質素像世界各地的經濟一樣的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呢?

筆者認為無論在任何惡劣的處境下,我們既要以自強來對抗逆境,更要言教和身教並行,讓孩子們在逆境中繼續成長。

在疫症侵襲下,不少城市都採取全面或局部「封城」的策略以對抗疫情,這做法也許能減低疫症的傳染,但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焦慮和壓抑感。筆者相信與其坐困愁城,倒不如(當然在安全的情況下)出外走走,特別是到山上去。

上山郊遊的好處真是多不勝數,如果帶上孩子的話,我們可以在登山的路途上與孩子一起學習,認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欣賞高山和海岸的美麗,以及觀察春夏秋冬的變化規律。與孩子並肩享受登高的樂趣,除了讓他們對自己的家──香港產生歸屬感外,更可感染他們學習愛護自然環境及參與保護自己的家園。

近期在山上見得最多的標語莫過於「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這就是愛護和保護家園的第一步!筆者不是行山專家,但卻是行山的實踐者,因此希望在這裏分享行山過程的一些反思,當中不乏一些可以與孩子分享的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多是抽象的概念,小孩子未必容易明白當中的道理,若然透過一些具體而又開心的親身經驗來解說,他們會較容易吸收。行山就是絕佳的機會,踏着步、說着笑,說着笑着便能把人生哲理寄寓於山中的景象或處境中,讓綠油油的山景掃上哲理的色彩。

黑暗過後  黎明再來

山的特性就是有高低起伏,起步的時候,路途多是平坦的,但大部分的山路均會在一段距離後開始向上斜。平路當然較容易行,上斜路就比較吃力,是否感到十分吃力就要看山路的斜度和不同人的體能了,缺乏鍛鍊的人「行到氣喘」是很正常的。

這一山的起伏特性就蘊含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山路的高低可以比喻為人生道路的高低起落,平坦的路就如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容易走過;但陡峭的的路就如遇上了大小不一的困難,要費點力氣才可以克服。筆者建議把重點放在克服而不在費力上。

我們可以和孩子分享的是:當遇上難行的路時,我們要把持着不放棄的念頭,慢慢的一步一步走,總會走到去下一段較平坦的路,到時不但可以喘一口氣,更可以回望走過的路,並發覺原來自己是有能耐可以克服困難的。簡單的道理就是:在黑暗時刻要懷有「黎明再來」的信念,只要能夠堅持下去,黑夜總會過去,等待我們的是晨光初露的黎明。

在山頂能看到的風景比起在山腳時多出何止百倍千倍,因為身在高處就能看得遠。圖為大帽山俯瞰香港的景色。(Unsplash)
在山頂能看到的風景比起在山腳時多出何止百倍千倍,因為身在高處就能看得遠。圖為大帽山俯瞰香港的景色。(Unsplash)

山的最大特性就是「高」,那麼上山就等同是登高,中國傳統習俗也有在重陽節登高的習慣,登高的目的則眾說紛紜,如登高避邪、避災、祈福和辭青等等。在疫情肆虐下,登高或許真的可以避邪避災!然而,我認識的很多山系朋友則以「高」為目的,愈高的山就愈吸引,我也一度以登遍香港50座高山為目標。

但是上得山多,就慢慢發覺身處高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其實是可以「望遠」。在山腳時,舉目能見的,只是樹木和泥土,什麼風景也看不到。但當身處山頂,無論是200─300米高的小山丘,還是900多米高的香港之巔大帽山,我們能看到的風景比起在山腳時多出何止百倍千倍,因為身在高處就能看得遠。

事前準備 未雨綢繆

這就可比喻為困在前路未明的處境時,如能爬升到一定的高度,視野必能擴闊,此刻在面前的困難將不再是唯一,甚或永遠存在的景觀,上得愈高,看到其他景觀的可能性就愈大,這不只是信念的問題,也是簡單的邏輯和物理學上的理解。

其實很多香港人和筆者一樣在過去一年裏也養成了上山的習慣,我通常在出發前會掌握到詳細的上山下山路線(仔細研究遠足/登山的應用軟件及瀏覽登山界朋友發放的短片等)、路程的長短及所需時間、往返的交通工具、當天的氣溫和晴雨狀況、沿途有沒有補給等等的資訊。或者,可以說我是膽小,但由於我通常都是同行人士的領隊,因此有系統的準備是責任感的表現吧!不用說這些習慣在工作、學習和一般生活上一樣可以應用。

但在過去一段日子裏,常在山上碰到好些行山人士一臉茫然的向我求助,最多是問路,也有要補給,如水、食物、甚至電話電池和充電器。雖然我不贊成過度的準備,如帶太多的食物、水和衣服,因為這會加重身體的負荷,但最基本的準備如了解行程、足夠的水和食物及適當/量的衣服是必須的,不然好事就會變成壞事。

於此,我們可趁機教導孩子養成做好準備的習慣,在出發前與他們一起商量好登山的準備如預覽路線、查看天氣預告、各種補給等等,事後也要檢討,為下一次登山做更好的準備,讓孩子學會未雨綢繆,計劃好每一天!

不少行山的意外均與獨行有關,因此登山活動必須結伴同行,就是發生意外也有個照應,小朋友也應從小學會這重要的登山活動守則。在這裏筆者想強調的是,如何有效地向孩子們灌輸以上的「道理」。

一同登山 學習分享

筆者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媽媽想你做個好人〉裏也寫過我家孩子是在與志同道合朋友組成的「親子遊樂組」裏成長的,如要向孩子灌輸以上的「道理」,最有效不過的方法就是與一群小朋友有商有量地「研討」,因為朋輩是小孩子成長的重要夥伴,有朋友一起參與的活動一定變得更輕鬆愉快,一起的學習也來得更有趣、容易和持久。

再者,不妨也教導小朋友在登山時互相扶持的重要性,當中包括分享食物、飲料、汗水和歡樂,讓孩子們可以在生活中建立和實踐這些重要的人生道理和生活之道。

誠如半杯水的道理,在疫情下你可以感到無耐與無助,但也可以因時制宜,爭取機會與孩子一起克服困難、一起學習和一起成長。香港地方雖小,但卻有着很多美麗的海岸,也許因此而出了一位滑浪風帆的奧運冠軍。

香港也有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山脈,當然也有不少出了名及仍然潛伏在民間的登山高手。作為父母,如孩子們能夠從登山活動裏學到了一些人生道理的話,那麼我們不但沒有辜負了香港壯觀的山脈,更能把這些「山的啟示」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在疫情還是沒完沒了的日子裏,但願我們能在山上除罩相見!

丁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