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論知人》(商務)中,筆者援引科學家黃大年的勵志語:「青春無悔,中年無怨,老年無憾」,那是千中無一的。最多時候是,青春期慷慨激昂,但走錯方向,愈走愈遠,回頭已不是岸。古時尚有嚴父良師,早早拉自己回頭。
但今日家庭教育是「捧場第一」,不問對錯,只求力捧,是捧殺式的教育。何以致此,只能怪科技失控,互聯網上,無孔不入,無力分辨資訊,是青春期的大害。青年期一過,百事無成,苟且偷生,隨時失意,面對是AI、機械人的出現是今日青年最大威脅。
養兒防老是神話 沒成啃老族已萬幸
歷史上最慷慨激昂,莫過於紅衛兵和紅小兵,如今安在哉?都在隱姓埋名做人,實為歷史之鑑。青年時代沒有準備好,有機遇也抓不住,上了位也要下台,最大怨氣是跟錯隊、入錯行業,如今裁員,是整隊的,是全球性的,與個別人員的業績無關。
一個科技上的發明,整個過程被取消。提前失業是正常的,這個危機自40歲就開始,50歲仍能在職是奇蹟,甚至金融業亦如此。叱吒風雲的大炒手,一樣可以被機器取代,怎能無怨?
不早準備退休銀兩,如何下去?養兒防老早是神話,不成「啃老族」已是萬幸。台灣流行的社會現象,是「貧窮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年」,到老時又窮又老,望天長嘆,何以如此?哪種制度才是安享晚年的保證,思之已遲。
上了岸又怕金融風暴,財產被掠奪,晚財不保,天下無樂土,移民亦無處可去。去美國怕槍擊,醫療費又貴,其他發達國家亦走上衰落,還是勉守家園吧!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