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抵擋地震的古代秘魯石陣

今天遊覽庫斯科主教堂和十二角石的大石陣,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6月17日(星期一)

今天主要遊覽庫斯科市區,包括庫斯科的天主教大教堂(Cusco Cathedral)及著名的「十二角石」(La Piedra de Los Doce Anguios)城牆。大約下午3時30分就回酒店休息,至晚上7時30分出外晚餐,同時欣賞印加土著的舞蹈表演,但身體太疲倦了,支撐不住,大約晚上9時就回去休息了。明天早上起程去智利首都聖地牙哥,Eddie不會陪我們去機場,我們給他30美元的貼士,他亦沒有什麼特別表示,我們碰到所有的導遊都會說聲多謝的。我們老早就感受到他有一種「傲慢感」。

生平首見黑人耶穌像

庫斯科主教堂是17世紀西班牙巴洛克式的建築,原址是印加帝國的一座神殿,西班牙人入侵後就摧毀了神殿,改建了天主教堂。裏面裝飾十分富麗堂皇,祭壇金碧輝煌,全部用黃金及白銀砌裝而成,掛着教堂建成之後所有大主教的畫像,最近的一幅大主教畫像,是2004年才升任大主教的。

庫斯科主教堂外貌。
庫斯科主教堂外貌。

聖母瑪麗亞形象形似極為重要,細看之下,教堂的雕像或畫像以她的影像最多。接着,看到一幅耶穌斜斜臥地受難的畫作,耶穌上身赤裸,下身掩遮着一塊麻布,但是胸前卻有兩堆微隆的肌肉,似是女性的胸部。我感到這個造型十分奇特,不知畫者是否有意將聖子(耶穌)和聖母合二為一體。另一奇異的現象,是祭壇上的耶穌受難雕像竟然是黑色的,黑人耶穌像卻是生平首見,我相信這是天主教在南美洲傳播時的本土化現象,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最後的晚餐》的畫作一樣。

古人抵擋地震妙招

參觀十二角石的大石陣的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印加文明最高峰時期領土涉及六國: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及阿根廷(部分)。直至今日令人讚嘆的印加文化遺產, 除了黃金鐵器鑄造術外,還有大石陣的建築堆砌方式。最令人嘆服的是,巨石每塊重約數噸,有時這些巨石堆積至數層樓之高;但這些方型的巨石,並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堆在一起。

庫斯科多角型石陣是古人智慧的表現。
庫斯科多角型石陣是古人智慧的表現。

它們被切割成有角度的形狀,而將2塊以上甚至多塊石頭,嵌鑲成六角或八角形,最出名的一塊竟然有12個角之多。經過6、700年的風吹雨打地震,這些石牆堅固如昔,屹然不倒,而秘魯是個地震頻仍的國家。這種建築方法,很明顯地是印加人知道是用來抵擋地震的方法,這些巨型石牆,現在成為秘魯極重要的文化及經濟資源了。

下午Eddie帶我們再去了一間工藝紀念品店,對於紀念品我沒有特別大的興趣,但是卻買了兩本書,一本是首先發現馬丘比丘的耶魯大學教授Thomas Bingham的個人自傳;另一本名叫The Last Days of Incas Empire,在參觀的時候,好奇心被動起來了,總想知道更多的歷史知識。不過,我相信,完成此趟旅程後,閱讀此兩本書的機會不會多吧。由於太疲倦,晚上的印加土著舞蹈表演,我也無心觀賞了。

〈南美四國遊〉系列之十四

本系列上一篇:〈印加文明的終點:馬丘比丘〉

王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