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㝓)(kɐp5)
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有「㝓」條(根據該書的注音,此字讀kɐp[上陰入],即音同「吸」),釋曰︰
(用器皿)覆蓋,扣住︰搵個杯㝓住佢;㝓緊;㝓密;畀隻碗㝓住,唔會咁快凍晒。《集韻》合韻渴合切︰『合也』。
白氏的考證可以說沒有錯,不過,筆者想在此為大家提供此字更早的出處及其另一字形:
- 故宮博物院藏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合韻.口荅反〉「 」︰「合。」
- 唐代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合韻.口荅反〉「」︰「合。」
- 《唐韻》〈合韻‧口答切〉︰「合相當。出《字林》。」
《唐韻》是唯一指出此字最早見於晉朝呂忱著的《字林》,其價值於此可見。
- 〈又類篇.穴部〉「」︰「渴合切。合也。」
其實白氏所引宋朝《集韻》的相關文字,其字頭是先「」後「㝓」的。《集韻》之「韻例」(即該書凡例)明言「凡舊韻字有別體,悉入子注,使奇文異畫湮晦難尋,今先標本字,餘皆並出。」也就是說,《集韻》的體例是︰所有被釋字,若有各種不同寫法,則先標出「本字」,繼而列出各種異體,然後才注音、釋義。所以,先標「」為本字,後出「㝓」為別體。換言之,若以「㝓」為粵語「kɐp5住」(蓋著)的「kɐp5」的本字,就更精確了。
昅(gip3)
粵語「乾gip3」、「眼gip3」的gip3(音同「劫」,義為「澀」;「眼gip3」就是「眼睛乾澀」)當作「昅」,詹憲慈《廣州語本字》第35卷已言之,本不用筆者多說;不過詹氏於其聲調「由陽入轉陰入」之理未有詳說,又因此字可作「訓讀字」之例,所以筆者不厭其煩,於此略加補苴。
- 《玉篇》〈日部〉「昅」︰「其劫切。乾。」
- 《集韻》〈葉韻.極曄切〉「昅」︰「乾也。」
據二書之反切,此字粵音本當讀陽入第九聲gip2,但陽入轉讀陰入(上陰入第七聲,下陰入第八聲)的例子甚多,如「涉」(《廣韻》時攝切)、「協」(《廣韻》胡頰切)、「轍」(《廣韻》直列切)等,本均當讀陽入,而今讀下陰入(第八聲)。可見「昅」亦可讀下陰入第八聲gip3。音gip3而有「乾」義,即「乾gip3」、「眼gip3」之「gip3」的本字。
所謂「訓讀字」即「以其字義(訓)當作讀音(讀)」的意思。最好的例子莫過於「靚」字。「靚」粵語讀音是dziŋ22(音同「靖」),但對於粵人而言,其義為口語中的lɛŋ33(漂亮),於是粵人就索性將解作lɛŋ33的「靚」字讀作lɛŋ33。這就是訓讀字。
由於不知道「乾gip3」和「眼gip3」的「gip3」該怎麼寫,於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有粵人拿解作gip3的「澀」(本讀sɐp5,音同「濕」)充當「gip3」字。我們因此就一直在用「乾澀」、「眼澀」這個寫法來表達口中的「乾gip3」和「眼gip3」——也就是說,「澀」在這些詞當中,其實只是一個「訓讀字」而已;但是,若論本字,我們就當然該寫「乾昅」和「眼昅」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