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寮國東南部阿速坡省(Attapeu)一座興建中的水壩坍塌潰堤,造成6000多人受災,1000多人失踪。慈濟基金會勘災團隊前往評估,之後除了展開慈善援助,也於2019年8月舉辦義診。來求診的病人中,有幾例特別病情嚴重,其中之一是50多歲的「板太太」(Sengkhamhen Pen)。
在基金會志工的幫助下,「板太太」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家住在寮國百霜的板太太,育有8個小孩,有12個孫子,過着純樸的農家生活,因為生病想看醫生得翻山越嶺,經濟上也負擔不起,病了好幾個月,直到2019年5月,臉上的腫瘤大到甚至影響到呼吸,才在當地醫院檢查,被診斷出罹患鼻竇癌,並接受內視鏡手術,取出部分腫瘤。
沒想到術後三個月,腫瘤沒有消失反而增長,甚至將眼睛和鼻子擠壓變形,影響到板太太的左眼視力。當板太太苦惱着腫瘤愈長愈大不知道怎麼辦時,正好遇到慈濟在百霜醫院辦義診。幾位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的醫師一看到板太太的病況,便請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協商當地衛生廳副廳長萬納塞(Dr. Vannasay)協助板太太到大型醫院接受磁振造影檢查,並在義診結束前取得相關檢驗結果,帶回花蓮評估。
慈濟志工愛心陪伴,板太太到花蓮慈濟治療
板太太在先生及慈濟志工陪伴下,於2019年10月29日抵達花蓮慈濟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與正子攝影等相關檢查,無奈腫瘤實在太大,比她在義診時接受的檢查還大。才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腫瘤增生這麼快速,不僅堵住鼻腔,且巨大腫瘤甚至侵蝕了鼻中膈,導致對側鼻腔空間也受到擠壓,造成雙側鼻塞,鼻孔不時化膿、流出血水,散發出難聞的味道,不只影響到呼吸功能,就連左眼視力也逐漸變得模糊,頭也會不時感覺脹痛,真的相當辛苦。
於是,我主持醫療團隊會議,由包括主治的耳鼻喉科、血液腫瘤科、整形暨重建外科、眼科、影像醫學部、放射腫瘤科、護理部等團隊,討論相關的診治事宜,社會服務室副主任顏靜曦師姊,基金會的劉濟雨副執行長、基金會宗教處同仁也列席會議。
經過病理切片檢查結果發現,板太太的鼻咽癌組織細胞型態是較罕見的神經內分泌癌,腫瘤體積大小約7*8*6立方公分,不僅位置非常深且涵蓋範圍很大,包括腦部顱底、腦膜、雙側鼻腔、左上頜竇及左眼窩內側等重要部位,且顱底的腫瘤有持續向上生長近入顱內壓迫腦部的狀況,外觀也因腫瘤將眼睛和鼻子擠壓變形。如果貿然作移除腫瘤手術,對病人來說風險相對更高。
和腫瘤生長速拚時間 化療縮小腫瘤再動刀
鼻竇癌是比較少見的一種頭頸癌,在頭頸癌之中比率不到5%。儘管板太太的鼻咽癌罕見的神經內分泌癌,且已深入顱內,但那怕只有一絲希望,醫療團隊都會盡最大的努力!
當時我和王佐輔主任討論後,決定先進行引導式化學治療,把腫瘤縮小,進而能達到開刀及輔助性的放射治療,再作後續評估,主要是希望在治療過程減輕病人可能遭受的痛苦,提升最佳的治療效果與品質之外,團隊不斷思索解決之道,而且板太太才53歲,應該可以再「拚」一下。
幸運的是,板太太的個性敦厚純樸、樂觀,即使知道快速蔓延的腫瘤,讓她暫時無法接受手術,仍能帶着微笑堅強面對化療。開朗的她不但沒被病痛擊倒,反而變得更加勇敢。第一次化療後,腫瘤明顯小了很多,讓醫療團隊更有信心。歷經一個半月、三次的「引導式化療」,幸好,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化療副作用,起先腫瘤壓迫顱底、鼻腔和眼睛的狀況,在化療後都獲得控制,甚至明顯縮小至約五公分。
鼻顱移除病灶重建復位 三科醫師接力手術14小時
2020年1月22日,由耳鼻喉科、神經外科與整形外科團隊接力為板太太移除腫瘤與重建。腫瘤影響的範圍太大,每一刀都要特別謹慎,術中較困難的部分除了巨大腫瘤出血狀況很難控制,板太太的腫瘤已經侵犯了血流豐富的下顳窩,需使用血管帶束縛外頸動脈減少出血量。再來就是需要請神經外科團隊協助,才能將顱底腫瘤清除乾淨。
板太太的手術是由我和楊妙君醫師聯手。因為外頸動脈是將血流帶到顏面及鼻子的主要血管,為了避免術中的出血量過多,所以使用「血管帶」束縛外頸動脈這種新技術,不把外頸動脈綁死、只是束緊一點,出血量可以減少約500到700CC,提升手術的視野,看得清楚腫瘤的邊緣,能將腫瘤切得愈乾淨。
手術室裏,耳鼻喉科、神經外科、整形暨重建外科、麻醉科與手護理人員等已累積多次合作經驗。由於臉部肌肉、神經與血管構造相當複雜,重建復位的工作由整形暨重建外科李俊達主任與吳孟熹醫師接手,整個手術歷經約14個小時完成。
術後經過一個月的定期回診與評估,接着再啟動下一階段療程,板太太至4月21日為止,總共完成33次放射治療及兩次化療,恢復情況穩定,順利於4月底出院。這期間雖然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一時無法返鄉,但經志工陪伴與協助,板太太也順利在2020年10月中旬啟程搭機經泰國返回寮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