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育的關鍵

今天本人在「承先啟後25年,人文精神與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就當天的一些啟發,講出兩個我個人認為具重要性的關鍵點,拋磚引玉,期望就教於高明。

去年11月7日,教育評議會、香港教育大學及灼見名家傳媒合辦「承先啟後25年,人文精神與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邀請教育界、創新科技專家,以及年輕專才,一同探討創新教育的優勢,並培育學生人文素質及正面價值觀。是次研討會由民間教育團體(教育評議會)與學術機構(香港教育大學)及電子傳媒(灼見名家)聯合籌辦,並獲教育局支持及眾多教育及辦學團體協辦,屬嶄新嘗試,甚具意義。

因應疫情關係,研討會現場實體參加者有人數限制,但有多個網站轉播,亦有參加者答問互動環節,其他傳媒亦有廣泛報道,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及回響,亦是一個探討未來教育的好開始。

今天本人在這裏就當天的一些啟發,講出兩個我個人認為具重要性的關鍵點,拋磚引玉,期望就教於高明。

教師難以用人工智能替代

在嘉賓分享環節,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及法學博士生盧安迪先生以「人腦與電腦比較」為題,分享了一些對教育具啟發的研究,我捕捉的重點如下:

  • 在處理大量資訊及運算上,電腦無疑有絕對優勢,但人腦的特性,其中跨區跳躍(跨經驗及時空範疇)與模糊感,及自省能力,卻非電腦可及。
  • 盧先生用電腦翻譯簡單的唐詩為例,深入淺出指出,詩人在不同時空的經歷,內心的感情及神韻,化成模糊感的文字,電腦無從了解亦無法學習,難以翻譯。
  • 這亦是教師的角色,難以用人工智能替代的原因,他建議我們選材教學,不必太精細深入,因為這可由資訊處理器代勞,而我們應指導學生多學習跨科、跨範疇,全局觀的學問,人類能跳躍時空,經驗滲透累積的特性,是最值得珍惜的。人與人間的互動激發、學習的喜悅,情感的滿足,人工智能未能窺其秘也。

全球化轉為部落化

在主題演講方面,譚鐵牛院士從人工智能發展講起,最後提出至今在教育上最大改變是「大班化教學」轉為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一人一教案」,楊潤雄局長隨之提出「教育個人化」可能會令學生忽略群體生活,同時指出教師的教學重點宜轉為引導學生如何均衡學習,並培養正確價值觀及人文素質,而這又是電腦及人工智能未能配合的關鍵位。

綜合上述兩位講者的啟發,我引申出下列各點請大家指正:

  • 多年前我在一個講座上聆聽一位經濟學者演講,他指出,全球化的趨勢近年有所改變,轉為部落化,這在今天說來並不新鮮,大家都知道,這兩年經濟上的對戰、疫情,難民問題等,令全球化的趨勢慢了下來,甚至有復興民族主義、閉關等呼聲,但多年前提出部落化,確是較新鮮的。
  • 學者說部落化的特色是世界及社會有很多大小不同的中心,類似古代城堡政治、部落政治,城堡、部落各自凝聚力強,但互不往來,甚至開戰。
  • 社會衝突事件的頻繁,該學者解釋亦是社會上部落化的現象,不同部落各有中心,信仰,未能互相融合。

上述這個想法,結合了電腦個人化教學的特性,我恐怕下一代的個人主義會更形高漲,群性教育更遇阻力。

人工智能加強了個人化學習

讀書時曾聽見有人說,教育是一種社會化過程,我們接受教育時,了解了別人的想法,一些規範的由來,在集體學習時,我們明白如何與人相處,社會的價值觀是怎樣,何謂正確的價值觀;但近年自由主義興起,當大家較重視個人自由,譬如;應否注射疫苗,產生群體免疫,而放棄自己的選擇等問題,便會產生。人工智能加強了個人化學習,與合作學習,如何平衡?教師的位置便要重新探索了。

結語

有人說:一個研討會的成功,建基於解決了問題,還是產生了更多問題?我個人傾向後者,若如是,我覺得今次研討會是空前的成功。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