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本港新增107宗確診個案,102宗屬本地個案,源頭不明有42宗。另外初步確診有約50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由1月4日至今超過660宗本地個案中,有約160宗居於油麻地區,而且較多為南亞裔人士,絕大部分是尼泊爾人。
另外,北區醫院一名曾照顧確診病人的內科醫生初步確診,醫管局正追蹤密切接觸者。
認為疫苗對公眾利益大於風險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通過向食物及衞生局建議,緊急使用復星及BioNtech疫苗,委員會認為使用疫苗對公眾利益大於風險,預料疫苗2月抵港,屆時政府會安排具體接種計劃。委員會亦要求復星向挪威及德國衞生當局索取進一步資料。
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表示,委員會內12名成員一致同意採用疫苗,指疫苗於16歲以上人士的有效率為95%。
對於挪威有長期病長者接種疫苗後逝世,以及以色列有人接種後出現面癱,劉澤星回應,會議上有討論挪威等地的疫苗接種情況,會要求復星向挪威衞生當局索取更多資料,包括死亡個案的病歷等,有需要時委員會將建議食衞局叫停。他引用復星的數據表示,每100萬人接種疫苗,平均約11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委員會成員許樹昌補充,一般情況下每10萬人有1人面癱,而接種BioNtech疫苗的地方當中,只有一個地方接種疫苗後的面癱率較高。
記者會上多次有人追問,委員會為何不等待挪威當局的進一步數據,才建議當局緊急使用疫苗。劉澤星回應說,委員會今日會議主要討論疫苗整體利弊,又表示委員會將繼續要求復星提交臨床數據及品質證明文件,衞生署已設立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評估及審核每宗與疫苗有關的不良反應或臨床情況,委員會由大學醫學院代表及醫管局專科醫生組成。
另外,劉澤星又說,委員會在會議只討論復星BioNtech疫苗,未有詳細資料審視科興疫苗。
柴灣峰華邨5單位確診 部分住戶需撤離
柴灣峰華邨曉峰樓有5個單位共10名住戶確診,其中13室佔3個單位,涉及8名病人。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場視察,表示大廈1213室的住戶首先發病,之後到1113及913室的住戶,因擔心病毒有垂直向下傳播風險,為保障居民安全,建議1213室以下樓層的同座向單位住戶需要撤離。
袁國勇表示,曾進入其中兩個有確診個案單位視察,發現坐廁改動過,通氣喉被切斷,由於喉管在牆身內,未能了解有關狀況,但估計病毒氣溶膠或微粒有可能透過牆身空隙滲出,而冬天溫度低於15度,濕度低過40%時,病毒生存時間較長。
13樓至34樓的13號單位居民,袁國勇認為由於無發現確診個案,因此應先檢查喉管,並安排居民在第5日及第14日進行兩次檢測,目前留在大廈內相對安全,而有關安排亦不會太擾民。
袁國勇表示,509室及1215室同樣有確診個案,他懷疑是透過接觸公共設施或非直接接觸方式感染,但現時是揣測,不排除會再出現更多確診個案。
衞生署會向曉峰樓1樓至12樓的13室單位所有沒有病徵的住戶發出檢疫令,並安排他們入住檢疫中心。若住戶出現病徵,會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而13樓至34樓的13室單位所有沒有病徵的住戶亦須在1月21日及28日再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