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中國人缺乏了「羅馬學」

中國人自洋務運動之後,在工業器械方面只學西方的硬件;政治思想則有胡適等人,宣播過英美的民主制度。但是中國似乎沒有汲取羅馬帝國歷史的教訓。

羅馬帝國是怎樣滅亡的?公認是在公元 300 年後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兩大首都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然後各自遭到蠻族的入侵。

西羅馬帝國面對多瑙河以北的哥德族(Goths),也就是今日德國人的前身。

正如高盧族(Gauls)是法國人的前身一樣,那時德國人的祖先還處於野蠻狀態。

西羅馬帝國以多瑙河為邊界,守在河邊的羅馬兵遠眺彼岸,就如冷戰時期香港的落馬州邊界,西方遊客遠眺深圳那邊的水田,認為河以北就是未開化地區。

但是,多瑙河北岸的哥德族人卻強悍南侵。羅馬皇帝德西烏斯(Decius)領兵抵抗,甚至戰死沙場。公元 270 年,羅馬皇帝奧勒良(Aurelian)下令羅馬建築城牆。在公元 3 世紀前,哥德人已經佔領東歐,一直到北海邊的大片領土,北擴至現今基輔附近的第聶伯河。

哥德部族的擴張,令羅馬大為緊張。羅馬有的官員認為,對待蠻族,不宜一味用暴力,不妨招攬一些打仗勇猛的哥德人進入羅馬軍隊遠征波斯。

英國管治遠東殖民地,如在 19 世紀征服印度半島旁遮普,與尼泊爾的啹喀兵交戰,也發現錫克族和啹喀戰鬥力特別勇猛,英軍死傷枕藉,也將他們吸納入英軍,並在太平洋戰爭中,與日本作戰。

中國人自洋務運動之後,在工業器械方面只學西方的硬件;政治思想則有胡適等人,宣播過英美的民主制度。但是中國似乎沒有汲取羅馬帝國歷史的教訓。

帝國主義之父

羅馬是帝國主義之父。早在公元前 500 年,羅馬人已經用共和制取代君主制,而且發揮極大效率。公元 2 世紀至公元 1 世紀之間,共和的羅馬佔領了最多的土地,並大部分時間由羅馬公民選出代表,自行統治。

羅馬人進佔一片土地,先是武力征服,繼而收編部落。除了高盧人,還有拉丁人和希臘人,以及迦太基人。

羅馬得到的土地與人口日益增加,皇帝同時身兼政治和軍事領袖,卻沒有辦法分身。羅馬人轉而設置兩名執政官(Consul)為行政首長,各自憑選舉任職,為期一年。今日西方的公民精神,源自於有選舉權的羅馬,奴隸沒有選舉權。公民的選舉,就是行政首長的權力來源。

除了行政首長由公民選出,元老院則由現任和前任的政務官組成。羅馬的制度是一個由逐年選舉出來的國家行政總裁治理的自由國家,遵循不憑一時的個人好惡、而是羅馬法院的最高權威。

這一段共和時期,是羅馬的輝煌歲月。直到凱撒被刺之後,奧古斯都稱帝,出現了後來的暴君尼祿。但羅馬的基礎已經相當紮實。

1000年的帝國,後半部分裂為東西兩個首都,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沒有見過的奇蹟。羅馬的全盛時期,中國也出現秦始皇的大一統。

中國人讀西洋歷史,百年來沒理解羅馬的覆亡教訓,引致對西方文明的誤判。造成的偏見後果,其實相當深遠。

原刊於CUP媒體,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