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周日(6日)接受商台訪問,評估現時的防疫措施:
- 香港可以回復零個案,只要切實執行所有措施;
- 邊境要做到接近滴水不漏;
- 追蹤工作出現困難,因為有人自私,特別是高收入階層的病人,不願交代接觸者身份;
- 有病徵患者強制檢測有效,私家醫生提交樣本的病毒陽性比率由0.8%增至1.35%;
- 要防範聖誕期間,留學生回港而帶來新的病毒株,引發新一波疫情;
- 深喉唾液樣本收集不正確,致檢測不準確,許多人不知道要提交最少4cc的唾液,政府應在樣本瓶上寫明4cc的位置;
- 市民必須盡量接種流感疫苗,因為「雙重感染」,即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及流感,死亡率比單一感染一種病毒高出五倍;
- 政府不應太着急去買疫苗,因為部分副作用,沒有10萬、20萬人接種是看不到的。
以下是訪問全文:
邊境要做到接近滴水不漏
袁國勇:其實大家都會記得我們在9月中的時候已經開始說,(疫情)會再回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應該一定會有第四波,那時我們的研判都是基於我們一向看到的情況,就是外國的(措施)一收緊,疫症的情況就會好轉,一放鬆(疫情)就立刻回來,所以我們可以估計到(第四波)一定會發生的。問題就是究竟現在疫情重來,我們原本要求做那些事都未能做到。疫情回來。我們當時要求,邊境要做到接近滴水不漏,社區中的食肆和酒吧的衞生措拖,要求戴口罩等等,都沒有遵從得很好;第三就是要將所有有病徵的人檢測,這差不多上星期才開始;最後就是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個案追蹤速度,但這暫時不能做得很好,因為始終很少人用「安心出行」,或者用自己的手機拍攝每一日所有曾到過的地方。所以當這些全部都未做好的時候,第四波疫情完全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但是又如何去應付第四波呢?其實很簡單,大家記得7月時當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收緊,疫情立刻就受控,所以我完全不擔心今次第四波的疫情是會失控。只要你做足上次7月(社交距離措施),肯定會控制到。現在問題就是,第四波完結後如何應付第五波第六波呢?因為根據過去經驗,每一波會維持一至兩個月,然後在兩波疫情之間有兩個月的空隙,然後(疫情)一定會再回來,所以現在重要的就是如何預備,做足所有措施,不容許第五第六波出現,直至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全香港市民都已經接種,這場馬拉松比賽才正式結束。
防疫措施要市民合作
袁國勇:明顯地所有公民社會都是這樣,沒有公民的合作,很多措施都是沒有辦法做得到,所以我們再度呼籲,大家真的要幫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個案追蹤,因為如果你們不能說出你曾到訪那裏,他們是無法追蹤的。今次你已經看到了,就是因為有立了法,如果你是被要求強制檢測,又沒有去做的話,就要被罰得很重甚至要坐監。你就看到數目是比衛生防護中心追蹤的多,換句話說,現在的追蹤效率很低,原因就是每人每日曾到訪很多地方,自己都忘記,後果就是追蹤是很失效。
另一方面就要多謝私家醫生,因為過去一個星期開始強制檢測帶病徵人士,陽性率由0.4到0.8%,升至1.35%,升了很多,這很重要的,因為現在疫症在社區蔓延得很利害,而我們知道,找到(確診者)的時候大約有接近三分之二是有病徵,而有三分之一是最初沒有病徵,然後絕大部分都會有病徵,所以如果能夠將所有有病徵的病人全部都檢測,會非常有效地阻止疫情蔓延,再立刻將緊密接觸者隔離,那就可以控制疫症。你看到(陽性率)0.8%升到1.35%,比機場的0.4%更好,所謂高危群組沒有病徵的,是0.1%或以下,效率其實就相當低的。所以其實私家醫生、所有公營機構的醫生,應該即刻檢測所有帶病徵的病人,這就是最有效阻止這一波疫情的方法。
最初擔心病人不合作,會影響醫生和病人的關係,但似乎不是很大問題
袁國勇:其實是一點都沒有(病人不合作),我都沒有聽到有這個情況,而大家都知道機場強制檢測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一直以來都沒有令回港人士不快。當你已經是有病徵了,那去檢測是很理所當然的,我覺得香港市民根本絕大部分都是有公民意識,不會因為這樣而不開心,那當然會有一小部分自私的人會不快。而這個情況亦都會間中出現,譬如我們都知道,我聽過某些和醫學界有關的人說,其實他們去那些飯局中認識某些名人,當他自己確診,問他有接觸什麼人時,他可能不願意說出來,所以你可以想象間中都有自私的人,令疫症不是那麼易受控制。
如果明知自己高風險,例如屬某些群組的人,早點說明是否好些?
袁國勇:當然絕對是的,他們很多古靈精怪的原因在後面,即是他們究竟做什麼工作等等我不知道的。
我再多說一次,其實今次這個第四波和以前真是一點分別都沒有,就是初時由外面輸入的,而今次的開頭就是幾個尼泊爾家庭,他們在酒店隔離,但不知為何部分走漏出來,然後經過那所謂China Secret的酒吧,又不知道經過什麼途徑,可能是性工作者,可能是酒店party等等的集結,然後就是食肆、公共交通工具,最後就走到去跳舞群組,經過教練、導師傳播,傳染到整個社區,尤其是曾到訪的食肆,進入甚至學校、醫院、老人院等等,現在好像即是全香港每一個地區每階層都有。
但今次有點特別,以前一向最開初,最嚴重的都是低收入階層,但今次不同,是高收入階層入住的醫院爆發的,那你不要以為追蹤更易,他們都不願意交代曾經接觸什麼人,所以令到追蹤有困難。
我要再強調多一次,你發現每一次超級傳播,都是和除下口罩有很大關係,例如除下口罩做很劇烈的運動、跳舞、唱歌,呼吸很急速和放出微粒是很多的,每一次都是除下口罩,尤其是做運動、飲食時最易將病毒傳開去,所以我再說一次就是唔不應該口罩,不應該去多人緊密接觸的地方,因為就算大家都有戴口罩,都不是100%,而是95%的病毒阻截。
養和醫院的個案是有什麼問題?
袁國勇:其實養和醫院病理科醫生已經分析,就是有兩個不同的基因群組,一個就是已過身的癌症病人,他的家人就經常探病,但他們就訂pizza在病房一起進食,這明顯就會引起一個嚴重問題。另外一個就是洗腎中心個案,那是另外一個基因群組,就和第一個是沒有關係的。他的情況是洗腎要花幾個鐘頭,很多時病人會食少少食物,精神一點才離開洗腎中心,但只要你除下口罩食三文治,已經會傳播病毒,因為他放出的病毒量是可以很多的,因為病人的身體系統都是差的,那隔離的病人都是洗腎,身體都是差的,病毒量雖然少,但都已要足夠感染,第二個病人潛伏期到第八日才驗到,所以病毒量一定很低,因為醫院的空氣流量是每個鐘頭超過12個改變,空氣流量其實很高,但都會因為這樣而受感染。
主持:部分人不聽話,唯有用重罰。
袁國勇:我相信這就是政府提出要增加刑罰,增加阻嚇作用,始終都有小部分的人的公德、公民意識不夠強,那就唯有用這些方法,其實這些方法永遠都不是最好的,而事實上大部分香港,我覺得99%的人,出外都會戴口罩,但是部分人真的不聽話,那就唯有用重罰這個方法,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社會就沒有辦法可以繼續過一個正常點的生活。
邊境尤其是機場防疫要做到滴水不漏
袁國勇:現在有加監禁的,又不同了。陳局長就很好的,我每次向她提出意見時,她真的虛心聆聽,真的很有科學精神。例如大家都聽過很多專家都曾經提出,其實來來去去就是每一次病毒株,即是譬如,初頭武漢最早的第一波,然後就是英國或者歐洲的第二波,其後是菲律賓和哈薩克的第三波,其實病毒株最後都會消失,換句話說其實香港是可以清零的,問題就是一波完結之前,已經開始有另外一個病毒株輸入,以致第二個病毒株又再來又再另一波。
因為這樣,很多人提出,究竟是邊境尤其是機場防守是否真的滴水不漏,很明顯不是。(陳局長)真的找我們專家和同事一起去機場,由機場一路行到酒店,讓我們由頭到尾看一次,希望在邊境攔截方面做得更加好,所以我覺得就我們看到很多事都可以提供意見,希望輸入的情況夠有所改善。
大家要明白的是,其實要阻止病毒進入香港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有經受感染的,回流的人返回香港,而我們知道潛伏期雖然是14日,但只可以找到95到97.5%的人,有2.5%到是捉不到的。
於是就有個很大的問題,快要來的聖誕節,隨時有一萬個留學生在英國歐洲回來,另外在美國澳洲或者其他地方回來,人數可能有接近2萬人。那你算一算數,參考現在機場的陽性比率0.4%,大約有40到80人是會陽性的,而你知道這些人入面,有5%或者2.5%捉不到的,即是有兩到四個人捉不到。如果他們走到酒吧食肆,去蘭桂坊等等,或者去食雲吞麵等等,那又再會傳開去。那就會第四波病毒株未完,已經有另外一個病毒株,可能在英國美國澳洲進入香港,然後再去香港社區,製造下一次的第五第六波。
所以如果我們現在不去狠狠地將所有措施落實,其後就會有更多問題。我覺得機場到酒店方面,仍然有很多地方可以再改善。
機場防疫需要改善
袁國勇:我相信政府有很多考慮的一定會有反對聲音,因為整個假期都只有四個星期,結果有三個星期不能外出,反對聲音可能就會很多。
而事實上,鄰近地區部分地方都要求希望所有學生不要回國,那自然就會減低輸入風險。我都能理解的,但所有這些事的都是魔鬼都在細節,例如我們去到機場看到特別的情況就是,對旅客的是做得很充足,但他們沒有注意到行李,行李一落機就有工人帶著手套把篋拋去輸送帶,如果其中一件行李是由一個有病的旅客的,行李受污染的話,工人一拿行李時,手套已經受污染了,其餘所有的行李,全部都會受污染,於是機場裏面已經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如果沒有注意就好弊了。
另外,我們觀察到就是那些檢查站,例如檢疫站或檢查物品站,就要旅客將身上有金屬的物品,例如手機、鎖匙等等放在一個膠盤,旅客會自行拿度膠盤,如果那名旅客帶病毒,那膠盤手握位,或者盤內部都會受病毒污染,第二人又會再重用同一膠盤,那就大件事了。其實有很多漏洞在裏面,要小心仔細觀察,防疫方法也要真的落實,例如我們要求,每一個盤用完就不要重用,要經過消毒才重用。這些其實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看不到就會繼續有漏洞,那這其實是做到的,因為現在機場的人數很低,所以我相信這些細節全部能落實,能大大減低外來輸入的風險。
做足防疫措施,食肆酒吧可以開到半夜
袁國勇:對的,事實上大家都已經聽到許多次了,即是戴口罩是很重要的。大家記得有一次,特首去一個音樂會,有一位外國的音樂師後來確診,但那時沒有任個觀眾或其他樂師受感染,因為知道大型的音樂會中,大家都是正襟危坐,都戴口罩亦都不會飲食。其實你發現如果做足防疫措施,而室內空氣調節流量是足夠的話,其實是很安全的,但如果另外一個音樂會中,大家喊破喉嚨的,甚至部分人興奮得除下口罩,情況就會非常不同。所以來來去去就是很多措施我們已有說明,不過就是沒有做,例如食肆空氣流量不足,要用空氣清新機去增加流量,或者將空氣消毒,但我看到許多食肆都沒有做到。我們經常說,收拾餐桌的人,整理餐桌的人和送餐的人要分開,我說看不到有做到,除了部分做得好的,例如(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先生就做得很好,但還是有很多餐廳都沒有跟隨,那政府就唯有一刀切。例如我們勸酒吧,其實開業到半夜都沒有問題,但所有飲酒的人一定要戴口罩去飲酒,這又好像沒有做到。
所以其實我們看到,所有應該可以防止到另一波疫情的措施,其實都沒有完全實行,於是就會有下一波。另外,無論在機場或者其他地方都有發生,就是你要檢測,最重要是正確取樣本,如果樣本收集正確,用任何方式都得,用鼻咽拭子可以,用喉嚨拭子又可以,深喉唾液都可以,但樣本一定要正確收集。我到機場視察時看到,原來許多人看完片段或海報後,許多人不知道,取樣本前兩小時不應該飲食。換句話說,即是在飛機上未落機前兩個小時,應該就不可以讓乘客飲食,應該有廣播之類,但這又沒有,其實就應該在乘客落機前兩個半小時,就要告訴他們有兩個小時完全不可以飲食,於是落機時的深喉唾液樣本才會有效。另外,很多人只是吐很少唾液,應該要吐最少4cc,但是上沒有告訴你何謂4cc,於是大家就亂吐,那些片段或者海報就應該告訴大眾4cc是到那個位置,瓶上刻上4cc的位置,收集樣本瓶時要看樣本是否足夠,職員要看到有足夠樣本才可以,樣本不足就不行了,所以職員要看清楚樣本瓶,樣本不足就立刻叫那人再吐一次,那才能滴水不漏,現在的情況肯定不是滴水不漏。這情況不只在機場,還有其他診所派樣本瓶予病人自行吐樣本時一樣是這樣,那個樣本一定要更好才行。更差嘅情況就是,如果你不是看著病人吐樣本,甚至有些人可以拿廁所的水喉水當作樣本,即是某些人不是好公民,怕被驗出陽性,就是因為有這些情況,政府就無奈地轉用拭子。
但我認為拭子都有問題,例如咽喉拭子與鼻咽拭子(正確率)相比差30%,即是鼻咽拭子是公認最好的,但許多醫護人員和就病人都不想做鼻咽拭子採樣,因為「撩」鼻咽是要很深入的,是很痛很辛苦的,間中更會有鼻血,所以大家都不想做,但「撩」喉嚨只有70%左右,相比鼻咽拭子差很遠。
主持:鼻腔拭子又如何?
袁國勇:鼻腔拭子更加差,因為鼻腔拭子只在鼻前面取樣,能取的細胞樣本是很少,要知道病毒是在細胞增長,所以你要撩到細胞,取樣本時要小心,時間夠長,那個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為個我們採用深喉唾液,就是因為如果大家正確吐樣本,比其他鼻咽拭子、喉嚨拭子或者鼻腔拭子。
主持:但部分人不會接觸職員,如何確保大家提供足夠樣本?
袁國勇:我們亦都提出另一個可能性,一起去視察的同事都說,如果是這樣都不要緊,但就要實驗室員工看見樣本不足的,要在報告寫明"Quantity insufficient",於是衛生署就可以打電話叫那人重新再驗,這都可解決問題的,我深信陳局長一定會督促他們。
主持:公民意識很重要呢!
袁國勇:我相信這是永遠都對的,其實香港公民意識真的不差,我們戴口罩的比率,比外國高很多。我相信文化差異是很重要的,即是外國強調個人自由意志,而東方社會就不同,群體意識非常強,那香港就在正中間,所以兩邊的意識都有,兩邊的好和壞處都有。
其實我們不需要強制全民檢測?香港防疫有效,但要完全落實每一措施
袁國勇: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做得到全民檢查是真的有效,在內地很清楚看得到,但內地的制度就是小區管理,例如每一座大廈都已經有職員,知道裏面有哪些人帶病徵,就直接不容許他出門,送飯給他,而全部這些有病徵的人都會去做檢測,其他人亦都要去檢測,於是在14日內不可以離開大廈,然後14日後所有人都已檢測完沒有確診,才可以出門,我不是在說一座大廈,而是整個區域,內地都可以做得到,因為他例可以在短時間內立刻將所有人停滯14日,同時在5到7日內檢測所有人,因為他們可以將大量物資、檢測能力和人手,全部集中在社區進行檢測,但這在香港是否做到呢,就要大家去思考一下。
我們可以看到就是,每一次疫情來到,到最後該病毒株,因為我們用現在的方法,沒有完全封城,亦都沒有強制檢測每一個人,病毒株都消失,證明其實香港所做的是有效,只是我們只是沒有完全落實每一個外防輸入或者內防擴散措施,以致隨後再有另外一波疫情出現。其實今次這個尼泊爾病毒株,在9月中已經進入香港,其實今次每日平均都有一宗個案直至11月突然大爆發,原因就是病毒株終於進入社區,跳舞群組,然後就大爆發。所以其實我們做的措施不是沒有效,而是落實程度未到滴水不漏。
有「回港易」的人士受感染,你如何看這問題?
袁國勇:其實完全與內地無關,那名染疫的病人其實在養和醫院探病時,由已過身的親人傳染,所以這和(回港易)一點關係都沒有。
主持:大部分內地地區已經沒有個案,但部分人又不想內地人到港。
袁國勇:我覺得你這樣做是本末倒置,其實現在全世界防控最好的就是內地,而其他國家就非常嚴重,所以外防輸入是最有戰略性的,所有由機場回來的都要清楚檢測,因為他們真的會將個新的病毒株帶入香港。如果你問下一波我們有什麼做得不好,可能下一波就是英國、美國、歐洲或澳洲等等的病毒株,就不應該再是尼泊爾的病毒株。
冬天時,病毒真的會更嚴重嗎?
袁國勇:部分人罵我呢,說「又話夏天會好點」,對啊夏天真的好點,外國夏天的情況真的比較好,冬天就一定更差,香港的情況一樣會是這樣。今次這一波,如果業界和市民不合作,一定會比第三波嚴重,但如果我們做得好就未必一定會,這是很清楚的,因為病毒到冬天時在環境生存的時間更長,人們收到的病毒量一定更高,那自然地病發時,併發症一定會更嚴重,有個38歲男士就死亡了,當然他是有長期病患,但同時冬天的時候,流感,尤其是甲型流感和新冠肺炎病毒會同時發生,而這名38歲男士就是有所謂的「雙重感染」,有關這情況一個月前我們已經發表醫學文獻,在我們的倉鼠實驗看到,如果受兩種病毒感染,倉鼠的情況會更差,所以我們要求醫管局,如果有病人有新冠病毒,一定要驗流感病毒。原本醫管局說會由1月1日開始,現在他們會提前,總之任何人有新冠病毒就要驗流感,那就可以很快配藥,如果只是醫治新冠病毒,不醫流感,病人都是一樣會死的。
市民如果可以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話,都盡量接種,因為如果同時受兩種病毒感染,死亡機會比單一病毒高出五倍,死亡率是高很多的,大家都應該注意一下。
聖誕節有機會回復活動嗎?
袁國勇:我覺得呢大家都要有心理預期,就是我們應該要過一個安靜,和平,以及心裏面有喜樂的聖誕,安安靜靜地唱平安夜,真的不要去酒吧食肆等等。事實上,一除下口罩,一班人一起,一定會出事。
來來去去都是看你可否控制社區傳播,如果你控制不到就會爆發,但如果你控制到,即是追蹤夠快,市民合作,無論業界或者市民都遵守所有防疫措施,應該是沒有問題。上一波那時已經知道,當然現在部分七月有的措施都還沒有落實,例如堂食時間等等都未有回到七月的程度,所以可能還有一段時間才再收緊,然後才會好轉,我們都不太肯定,即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跟隨七月的措施,自然一定會能控制疫症,如果我們能夠滴水不漏地做所有措施,(個案)應該可以清零。
現在的問題是,醫生有沒有驗帶病徵人士呢?追蹤速度夠快嗎?外防輸入是否真的滴水不漏呢?所有食肆、酒吧、健身中心有沒有跟隨所有指引呢?這就是另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就算要他們帶着口罩飲酒,用飲管都是做不到的,所以我覺得很難了,部分酒吧同業就非常不開心。大家都要思考下,除下口罩的確有很大問題,因為酒吧的聲浪很大,客人要在耳邊說話,是非常緊密的接觸,那又怎會不傳開呢?全世界所有文獻都有證明,食肆、酒吧和健身室是三個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如果全世界都是這樣,那為什麼香港不是這樣呢?
疫苗情況又怎樣?
袁國勇:首先我要說明疫苗是結束這場馬拉松比賽最重要的關鍵,但同時我們還未有權威的醫學文獻,看到第三期即是上萬病人的臨床數據,結果是如何我都未看到。所以差不多每次傳媒問這問題我都不會答,因為沒有科學實據,沒有看清楚,一些真的經過評審,權威文獻的數據,就不能那麼快下結論。所以我勸香港人不要那麼着急,等外國先打疫苗,我們再遲三個月至半年才有疫苗,我覺得不是問題,因為這個疫苗在人類嘅歷史裏面從來沒有使用,加上有些疫苗的方法例如用RNA去注射,亦都從沒有在人類身上使用,所以我們不要着急,等一下。我深信陳局長會作出最好的採購方法,以至香港一定能有足夠的疫苗嘅,但時間就不需要太急促。即時這段時間就要做好防疫措施,因為部分副作用,沒有十萬二十萬人接種是看不到的。
主持:現在的每一波疫情真的很像輪迴呢!
袁國勇:我相信繼續這樣,遲早群體免疫都會超過70%,所以我就覺得大家一定要對未來有希望,聖誕快來臨,大家要抱着一個和平、安靜和希望的心情迎接聖誕節。我相信就不會所有人不打疫苗,大部分人都會接受疫苗,當群體免疫到超過70%,疫情就一定會改變。如果你問我,馬拉松跑到多遠呢,剛剛跑到一半左右,還有一半,跑完另外一半時,那所有都應該會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