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舉辦六周年論壇。大會邀請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先生、高風諮詢行政總裁謝祖墀博士、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一同討論中美熱戰。研討會由香港政策研究所中美關係與香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顧問袁彌昌博士擔任主持。以下為對談精華:
主持人袁彌昌:中美未至熱戰,是「熱烈地競爭」。中美是體制之爭,但多了民粹主義的元素。
謝祖墀:中美之爭是意識形勢上的博弈。鄧小平改革開放,40年來摸索的過程,探索出一種與西方不同的模式,既有前蘇聯模式的很強的國家體制,但也有強烈的企業家精神,同時地方政府亦鼓勵初創企業,這個三層架構,有矛盾亦有協調,20年來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美國人普遍不了解中國的三層架構,美國精英的思維多停留在列根的時代,即中國是一個類似蘇聯的國家。
施永青:美國已在高峰回落,中國則在上升軌中,這跟互聯網、AI、大數據的發展很有關係。計劃經濟的失敗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即消息慢、決策不合時宜。中國有引進西方的強項,但西方往往排斥中國做得好的地方,更將中國的崛起視作對西方的威脅,因此美國不用華為5G,歐洲亦受游說不用中國的5G。這對中國並不好,中國應該接受人類發展中的一些共同價值觀,即普世價值,例如中共革命時期也認同的民主、自由。例如毛澤東說「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因此,中國應該肯定個人的價值,才能容易被西方接受。
中央集團有其優勢,就是從上而下的意志貫徹得快,但從下而上的意見不能及時反映,發展到極至恐會走回毛澤東時代的老路,便會輸掉這場仗。
徐家健:美國有精英真的會相信中國「偷」美國的知識產權,因此要迫使中國接受國際的「規矩」。原先貿易戰的在可控範圍內,但疫情改變很多。美國有白人精英覺得跟中國做生意會吃虧。蓬佩奧經常打「台灣牌」,對中美關係並無好處;美國民主黨中亦有不少對華強硬派,美國疫情若恢復得不好,美國對華政策亦會相對強硬。
中國市場規模愈大,內循環比重自然增長
謝祖墀:中國不會因內循環而封閉,與全世界的貿易仍會繼續,但一些發達國家經濟也不好,短期內難以看到快速增長,而中國經濟復蘇相對回復得快。另外,近20年中國中產階級增長較快,對於產品服務的需求,尤其是互聯網需求開始普遍化,蓬勃程度可以支撐較長期的「內循環」。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的發展本身具規模需求的市場。
施永青:歷史上中國主要是內循環,開始外循環之後才帶來經濟的進步,因此,中國要設法保全「外循環」,當中香港可以擔當重要的角色。拜登上場會改變一些過去行不通的做法,短期對中國有好處。
徐家健:中國市場規模愈大,內循環的比重會自然增長,無論有沒有貿易戰都會出現,但現在有美國制約,也必須發展內循環。不過,無論是否迫使內循環加快,相信會有部分中國在美學者回國服務,同樣,中國學者赴美亦會受到一定制肘。
施永青:要用歷史發展、文化差異、經濟發展差異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只看眼前。
徐家健:香港接收西方資訊始終比較容易,不去想太多就不會焦慮。
謝祖墀:兩個關鍵詞;「百年未遇的大變局」、「保持戰略定力」,不管是「去全球化」、還是「去中國化」,事後會發現往往只是過眼雲煙。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