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選總統的拜登在宣布勝利的演說中,強調自己擁有歷來最多的7400萬選票作為授權(其後點票數字還有增加),同時呼籲不分黨派團結一致。拜登此番話的「特定聽眾」特朗普對此充耳不聞,一心要通過訴訟改寫選舉結果,無論最後是否得逞,投票支持特朗普的逾7000萬選民,是否會接過拜登的橄欖枝,也成疑問。美國歷史上出現過競爭激烈的選舉,其成因與後果,對判斷這次拜登希望癒合美國分化的成敗,或許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國家分化才導致選民積極參與選舉
這次是美國第59次總統選舉,預計投票率達到66.8%,是120年以來最高的一次。國家分化才會導致選民積極參與選舉,觀乎投票率70%以上的選舉,15次發生在1840年至1900年之間;此後29次選舉,投票率都在48.9%至65.4%之間。1861至1865年,美國發生內戰,此前20年與此後35年內部嚴重分化,跟選舉的投票率高企從時間上脗合,有評論認為,這次美國的選舉,不止是內亂,簡直是內戰,雖然有所誇張,也不無道理。
內部分化的最高表現是內戰,美國南北內戰前後的幾十年,選舉競爭激烈是矛盾白熱化的表現,但最極端的表現是總統被刺殺。有4名美國總統在任內被刺殺。
殺害林肯總統的兇徒,原計劃綁架總統以換取釋放南方軍的戰俘,聽過林肯總統主張黑人投票權的演說,改變想法去刺殺他,而林肯當選總統的選舉(1860年),投票率是歷來第二最高。第二位被刺殺的總統是加菲爾德,他在1880年當選,上任後4個月後遇害,後來不治,兇徒後來被診斷為躁狂症患者。1880年的選舉異常激烈,加菲爾德的對手是漢考克,雙方得票率只相差0.1個百分點。第三位是麥金萊總統,他在連任選舉勝出,就職後6個月被刺殺,兇徒失業後變成無政府主義者,刺殺的動機跟政治有關,而該次選舉(1900年)的投票率達到73.2%。最後一位被刺殺的總統是甘迺迪,兇徒動機至今仍然是個謎,但甘迺迪也是以0.2個百分點的微弱多數勝於對手(1960年)。
總統被刺殺,與得票率差距多寡,未能證實有直接和必然關係,但歷史巧合是否會重演,也會有偶然因素。特朗普無論從任何角度分析,都是一個偶發的總統,他在共和黨沒有根基,執政4年,沒有彪炳政績,處理疫情不力更不用多說,卻獲得逾7000萬選票,比他在上次選舉約6290萬還要多,而這次選舉,至截稿時,在4個州他與拜登的得票率相差不足1個百分點;他提出訴訟要求重新點票,以及不計算大選日投票結束後收到的郵寄選票,理據是否充分或者勝算多寡另議,但這是參選人權利,一旦其中幾個州翻盤,整個選舉結果也會改變。即使訴訟結果還是拜登當選,但爭持過程令到特朗普支持者感到不服氣,有組織或者個人的刺殺重演,只會是偶然因素上添上一筆。
特朗普不放棄 不一定只是自私
美國的選舉人票制度,是香港民主派在宣傳爭取普選時故意忽略的制度,歷史上出現過5次候選人輸掉普選,但獲得比對手更多選舉人票(或由議會決定)當選的例子。這種做法有多民主暫且不論,但敗選一方如何應對以及帶來什麼影響,值得玩味。2000年小布殊與戈爾對決,普選和選舉人票都相差毫釐,佛羅里達州選票重點結果是小布殊勝537票,經過州法院與聯邦法院,按照州法律與聯邦法律就如何點算和截止日期等問題來回審理,加上州議會介入指派選舉人,最後戈爾接受最高法院裁決,小布殊執政8年。然而,並非所有的放棄爭鬥都只對個人或者某黨派帶來影響,這次特朗普不願意貿然放棄「個人權力」,也不一定只是個人自私行為。
1876年「4州懸而未決」情況再現
這次選舉的訴訟結果是未知之數,有可能會重演特朗普在普選得票落敗,但在選舉人票翻盤。拜登呼籲放下成見,聆聽對方訴求,顯然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情況,1876年海斯對決蒂爾登,內戰結束後不久,南北權力問題仍然是核心議題,雖然憲法修正案通過黑人投票權,但3K黨橫行對社會造成威脅。
海斯在共和黨的初選中並非強勢候選人,後在投票率最高的選舉中,普選票輸3個百分點,選舉人票則是185對184票,海斯只多出1票。爭持不下的結果,海斯做出妥協,北方軍從南方撤出,黑人投票權擱置,以換取代表南方的民主黨候選人蒂爾登承認選舉結果,後果是黑人投票權因此而拖延了88年。這就是惡名昭彰的「1877妥協」。
這次選舉拜登不是民主黨初選的強勢候選人,而今同樣出現跟1876年選舉中4個州份選舉人票懸而未決的情况。特朗普有報稅等潛在法律訴訟,以及其他各種利益,可能以換取放棄重點選票作為交換條件,歷史何其巧合的重演也說不定,美國選舉顯示的民主,細閱今昔例子才能看得清楚。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