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體驗是滿意的伸延,品牌式的體驗(branded experience)自然有較多的好處。
第一個好處
品牌式的體驗是建立名牌的重要成分。正如上文所言,體驗反映出情緒。正面的體驗表示顧客的情緒是正面的、良好的,如快樂、寫意、喜悅,和榮耀等;而負面的體驗,其衍生出來的情緒是惡劣的,如怒忿、悲哀、痛恨和恥辱等。
建立名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如何在購買的過程中,令顧客心中產生不同但卻是正面的情緒。要做到這點,就要注意服務與產品在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試想一位顧客在你的店中以正價買了一只冒牌表。一般而言,顧客的情緒是憤怒;可能最後的結果是:永遠不會再光顧你的店,並不斷告訴友人,說你的店是「謀人寺」。這樣,你的店要成為名店的機會便大大減少。
案例一:北京的 Hilton Hotel——憤怒的住客 數年前,筆者在《信報月刊》寫了一篇體驗北京的 Hilton Hotel 服務的文章,名為〈一切盡在希爾頓〉。(有興趣的讀者可到圖書館翻閱)。文章中,筆者在希爾頓酒店遇上許多有問題的服務,其中的一項是筆者遺留了5000港元在酒店的夾萬中,回港後才發現,於是打電話到北京,找到有關部門經理,告訴有關事宜。最後與對方經理確認該款項依然存於房間的夾萬中,並答允將款項存放於大堂的夾萬中,以便筆者下次赴京時領取。其後,筆者往酒店領取,但款項已不翼而飛。這令筆者非常憤怒,決定將事件告訴所有朋友與讀者,並婉轉勸告不要入住 Hilton 酒店。
第二個好處
追尋品牌式的的顧客體驗令企業有改革的思維與行動——改變企業的文化。為了令更多顧客擁有品牌式的體驗,企業要將原來的負面文化轉為一個具有同理心的文化。一個企業的負面文化有許多式樣,包括了由內至外文化、減成本文化、官僚文化,高度政治文化,及自我文化等;需要轉化的正面的文化則有由外至內文化和授權文化兩類。現讓筆者簡單將這些文化介紹如下:
減成本文化:當減成本文化在企業盛行時,裁減成本是企業唯一及最重要的任務。這文化不難找到,一般而言,有幾個內部訊息可反映出來:第一,當權者是會計師;第二,所有活動都以投資回償率的高低為依歸;第三,在企業內,微觀管理操控一切。因此,最後管理人只知道:「我不懂什麼叫做顧客體驗,達到預算目標才是最重要!」
案例二:退貨——困惑的顧客 最近,假若你在網上購買一件產品,英國的一家大型零售店並不容許你到他們的店舖更換或退貨。原來他們是具有不同預算案的不同組織。顧客將從網上購得的貨物拿到店鋪更換,將會影響店舖的成本與其他營運指標。不理會對顧客體驗的影響,店舖總裁發出了一張告示,拒絕接受網上產品的退貨。一家名叫《看門狗》的英國消費者雜誌,舉出另一個購買案例。他們發現一家著名零售店的 Play Station 2 記憶卡刊登在目錄上的售價是34英鎊,在網上的是29鎊,在店內的只是27鎊。這案例顯示企業缺乏內部協調。
官僚文化:這文化認為一切都有必定的程序及紀錄。因此,企業內產生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表格或文件,員工及利眾都不斷投入填寫與簽字的行列中。官僚文化就是製造企業政策的機器,令工作僵化,決策不行,顧客憤怒。最貼切的例子是:旺角電腦中心有一家名為 1st Spot,專門售賣蘋果產品的商店。顧客使用信用卡付款時,服務員不只要求顧客在信用卡單據上簽名,還要在發票上簽名並將信用卡的號碼用筆刷鑄在收據/發票上。不服從的將被拒於門外,好像損失的是顧客。
自我文化:具有這文化的企業中,員工習慣埋怨他人,好像只有他們才是對的。在這類企業中,部門之間的關係惡劣,故經常使用「他們」來代替其他同僚。最常用的口頭襌是「不是我的錯,是他們不容許我這樣做」。這文化經常流行在銷售與服務的部門中,往往令顧客感到挫折和迷惑,造成負面的體驗。
由內至外文化:擁有這文化的企業沒有將顧客體驗放在企業需要之上。雖然與官僚文化有點相近,但官僚文化建立在冷冰冰的程序及紀錄上,而由內至外文化卻是建在以企業需要為首要任務。擁有這類文化的企業眼光短隘,覺得最重要的是讓企業內部的操作順暢,不須理會顧客的感受。於是,他們的員工只會說:「我們因需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系統,假若你有興趣與我們交易,你必須跟着這樣做。」 常見的例子是一些企業的服務安排:在 A 窗口排隊交表格;在 B 窗口付款,並拿收據,然後在 C 窗口憑收據取貨。在黃金商場好幾家電腦專門店都採用這種模式。我們亦常見到有些銀行將提款與匯款兩種服務分隔,令顧客需要排隊兩次才可完成任務。他們不但認為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而且還說:「這是分工嘛!分工就是有效率。」收錢的員工不懂交貨;處理提款的不懂匯款手續。若要兩類員工同時懂得處理不同的工種,這需要培訓,而培訓卻須額外的成本。
案例三:校園的通路——內荏的委員會 某大學興建了一個新的學園。學園有幾幢大樓,大樓之間希望有綠色的草地互相連接。校園建設委員會決定沿着路旁修建了貫穿幾幢大樓之間的小徑,並在草坪上放上「禁止踐踏草地」告示。學園開放後,委員會接獲投訴,指有學生和教授們橫跨並踐踏處於大樓中間的草坪,令草坪出現了幾條交叉的小路,非常不美觀,希望委員會採取行動。 這個故事充份地表現由內向外文化。一切皆由建設委員會決定,而它亦沒有事前徵詢利眾(stakeholders)的意見,便修建了小徑和豎起告示。因此,得出來的結果是合理的。其中一個正確的做法是在鋪上草地之先讓大家根據需要,走出幾條小徑來,委員會然後根據這些小徑來美化修輯。 處理面對的問題並不難解決。既然小徑已經「行」出來了,這就代表了利眾的需要。委員會可以保持這些小徑,並在小徑旁進行美化工程。這樣不但符合大眾的期望,而且亦顯示了委員會開放的一面,最後委員會必會獲眾人讚許。
明顯的,上述四種文化都是封閉的、負面的,容易令企業變成沒有同理心,故不宜以此企業建立。反過來,企業須要以建立由外至內文化和授權文化兩類為重任。由外至內文化與由內至外文化相反,處處以顧客的考量和如何實施些考量為主要的企業價值。因此,企業的員工,不論內外,口邊不斷提及顧客;而領導亦會經常跑到前線與顧客接觸。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企業內外和在消費的整個流程中,處處以顧客為出發點,了解他們的感受,最後令整個企業環繞著濃厚的、「真摯地為顧客的感受而幹」的氛圍。從顧客的角度看,這些員工有敬業樂業的精神,做事有彈性,直得他們讚許。
但是,只有由外至內文化有時是不足夠的。授權文化的存在亦是重要,因為前線員工若沒有獲得上層的授權,在建立品牌式的顧客體驗時便會手足無措。這樣由外至內文化所營造的功夫,便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了(參看下例)。
案例四:徵收罰款——坎坷的乘客 在檢討會議上,一家英國航空公司的高層對他的顧問說:「我已很努力給予員工權力和彈性,改善顧客的體驗,但是他們在落實政策時好像着魔似的依然一成不變。舉個有關乘客錯過了航班的例子。一位持『不能更改』機票的乘客錯過了班機,假若沒有事前通知而需要更改另一航班的話,我們要收取50鎊手續費。實際的情況是:乘客會起飛前兩、三個小時打電話到電話中心,說他們被困在公路上。假若到時無法趕上班機,他們也不用罰款。可惜的是,很多時候,電話中心太忙了,無法接收所有來電。因此,當乘客報到時,員工依政策向乘客徵收罰款。乘客會理直氣壯的說:『我們曾多次打電話到你們的電話中心,但打不通。』可是我們的員工卻不理解地回答說:『對不起,這是我們的規矩。我只跟程序去做。假若你不高興的話,可向公司投訴。』 這正是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我們很清楚知道這會造成負面的顧客體驗,因此正在給予員工權力,並訓練他們這樣回答說:『沒問題,我們了解你的情況:今天是一場噩夢。但不用擔心,我們會將罰款免掉,並將會安排你乘坐下一班機。』在製造嘉懿的體驗中,我們面對的挑戰是:要找出我們在那裏將顧客誤植為程序。」
第三個好處
企業的收益增加,及最終大量減少成本。去掉負面文化就會減少製造表格,減少無謂的操作或流程。例如,不用填寫表格,這就減少了許多印製紙張的成本和顧客等待的時間了。將節省了的時間,用來多接觸顧客,虛心聆聽、接受顧客意見。這樣,企業可製造更多商機和改善出順暢的流程與令人驚喜的產品與服務。不用說,企業的收益最後自然增多。
收益是果汁,飲用時非常甜美;但不要忘記,與顧客的關係是果樹的根。沒有根便沒有果,沒有果便沒有果汁;因此沒有與顧客良好的關係便沒有高的滿意度;沒有高的滿意度,就沒有生意;沒有生意又何來收益與利潤呢!故此,品牌式的顧客體驗是的成功產品和服務的基礎。
後語
幾個月前,筆者曾為香港一家廠商會做了一個有關「真」的演講,事後希望將演講的內容寫成文章,與讀者分享。但執筆時卻發覺邏輯上有些不對的地方:因為只有在顧客的體驗中,才會遇上「真」這個重要元素。因此,要講「真」,便必須先讓讀者了解何謂顧客體驗。這亦是為什麼撰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參考文獻
Smith, S, and Wheeler, J. (2002), Manag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FT Prentice Hall.
楊傲多(1997),《卡耐基情緒管理手冊》,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