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以英文向《明報》撰文,表示現時距離冬季流感高峰,尚有兩個多月,各國均為迎接新冠大流行後首個寒冬而作出最後準備。他又表示,疫情處於低位時,市民檢測意欲亦低,如果沒有強制檢測,勢必有漏網之魚,令隱形傳播鏈延續。袁國勇認為,強制檢測於此時最能發揮功效,最理想是每一名有症狀的求診人士都自願接受檢測,社會應及早公開討論及考慮強制檢測的利害。
冬季爆發 布防嚴守
袁國勇表示,寒冬有利新型冠狀病毒之傳播。病毒能於20°C存活長達4周,遠長於其在夏季高溫之存活時間,而新冠病毒恰始於去年冬季。根據本港以及外國處理季節性流感之經驗,如果防控措施不足,冬季呼吸道疾病爆發能迅速癱瘓公營醫療系統。
港府已加強邊境控制,大幅減少豁免檢疫人員之數目。自3月始,機場首次檢測陽性率約為0.35%,而二次檢測(返港10日後)僅為0.1%。但所有檢測方式均有假陰性,14日強制檢疫也只能找出約95%個案,故難以完全杜絕隱性患者攜病毒入境。袁國勇認為,為切斷社區傳播鏈,必須針對關鍵高危控制點實行防疫措施,對症下藥,預防病毒擴散。
室內空氣不流通、人群聚集及市民需除口罩之處所,如餐廳、酒吧等,均屬高危。發生於公共交通工具之傳播鏈,如巴士、小巴、港鐵以及的士等,更是難以追蹤。因此,即使政府關閉學校、推行在家工作、鼓勵市民減少外出用膳、維持限聚令、嚴守社交距離,隱形傳播鏈仍然存在,零星個案會持續出現。儘管97%以上的本港市民有戴口罩,只要超級傳播者於卸口罩處所出現,疫情將於短時間內急轉直下,確診個案暴升。
三波肆虐 新冠蔓延
袁國勇表示,香港首波疫情源於內地到港人士,第二波主要為英國和歐洲輸入個案,而第三波推斷源於來自東南亞豁免檢疫的海員和空勤人員。無論邊境控制如何完善,現時檢測及檢疫措施仍會有約5%遺漏,繼而流入社區。
袁國勇發現,大約40%至80%之患者在感染過程中會出現病徵。不同的研究發現,約4.2%至44%的病患能於出現病徵前(潛伏期)播毒。大部分輕症患者會到政府或私家門診求醫,其中的一部分並未接受檢測。這些未接受檢測和隔離的輕症患者將持續於社區播毒,正如香港在第三波後期持續出現零星無源頭之個案,始終無法徹底斷尾。
袁國勇提出五點建議:
(1)抵港前72小時及到埠時檢測。以先進科技加快到埠檢測之速度,減少對旅客造成不便。
(2)市民外出必須時刻佩戴口罩。到食肆、酒吧及卡拉OK等地方,必須將卸除口罩之時間縮到最短。
(3)應密切監測公共交通工具、街市、超市等處所的通風狀況、換氣率及鮮風供應。
(4)市民應用手機記錄過去14天內所搭乘的公共交通車牌號以及曾到訪的食肆、店舖和商場之名稱及地址,以便有需要時轉交衛生署醫護人員,方便接觸者追蹤。
(5)所有符合新冠病毒感染病徵的居民,須在公立或私家診所接受檢測。
新冠流感 病徵難辨
袁國勇認為,新冠病毒感染之病徵與其他呼吸道感染(流感樣病徵[Influenza-like illness]:發燒與喉嚨痛或咳嗽)之臨牀表徵非常相似,只能靠實驗室檢測分辨,故此病人出現下列病徵都應接受檢測:
(1)耳探溫度超過37.5°C而無其他原因;
(2)不明原因之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喪失嗅覺,症狀持續48小時;
(3)經醫生診斷的其他疑似症狀。
自願不果 強制行乎
袁國勇曾提倡凡輕微徵狀者均須接受檢測。如果我們能動員全香港市民、於5天內完成篩查,且保證在接下來的14天內無人口流動,並於14天後再次篩查的話,全民檢測很大機會能有效清零。但如此大型之篩查勢必會影響社會日常運作,而且每當出現一個新的無源頭個案時都要進行一次篩查,香港社會未必能承受。
袁國勇認為,當疫症處於低位之時,市民檢測意欲低,如無強制檢測,勢必有漏網之魚,令隱形傳播鏈得以延續。故強制檢測於低水平時最能發揮其功效。但若政府在未得到市民支持的基礎下,立法實行強制檢測,一方面市民未必願意合作,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傷害醫患關係,亦有機會令患者害怕被起訴,寧可不到診所求醫,如此對抗疫工作亦同樣不利。政府有責任向公眾解釋立法與否之利害,使市民明白立法之道理及未能適時立法所帶來之後果。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