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的共融空間

2007年至今,「維基人」數量逐年下跌,最近跌至三萬人左右。有論者稱,這是維基網站正步入中年的考驗,是否潮流興替之變?
維基百科提供百科全書式的參考功能,卻全由志願者撰寫。這是全球第五最多人瀏覽的網站,每天大約15%的全球網民都曾到訪,而這只是始於2001年的志願群體,十多年間所達成的事,足見模式的成功。
 
維基百科的撰文和編輯人員,他們統稱為「維基人」,都是志願者。按個別語言統計,英文群體的人數最多,2007年最鼎盛之時,活躍者約5萬多人。初起數年,這數字不斷上升,可是,2007年至今,卻逐年下跌,最近跌至3萬人左右。這事甚重要,因為維基的頁面必需有人建立;志願者不再,那意味着網站資料的數量、質量必然大受影響。
 
這事本身並非新聞,有論者稱,這是維基網站正步入中年的考驗,是否潮流興替之變?我卻說,這是管理學的全新領域,志願者的管理,將對社會民生有顯著的影響,值得我們探討。
 

維基遇上的瓶頸

 
年前,研究人員 Aaron Halfaker 等人在研究報告(載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中指出,近年維基百科管理層所設立的程式審查是令新人流失的因素。原來,近年往維基投稿並不容易,有自動程式檢查文章是否及格(內容素質、版權等等),而新人往往最受自動程式的冷對待,因而氣餒流失。這本身反映組織上一方面要提升素質,但亦人手不足的兩難。
 
Halfaker 的研究報告亦指出,加添人手卻受到已入圍者的攔阻,現在由 Editor 晉升為管理層的 Sysop 甚不容易。再者,指導編寫行為的指引,亦變得甚難修改,組織未能有效回應大環境的變化,作者指稱這是維基百科老化(calcification,直譯是「鈣化」)的徵兆。
 
原來,維基人寫下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每有不同見解,文稿的細節故然各有執着,對敏感條目,正反意見的爭論可甚激烈。如何建立機制和文化,容納最廣泛的意見,維基百科才能壯大。在我們中文的維基百科,匯合中港台的維基人,一個共融空間的建立,更是為日後大中華的建設作好準備。
 
回想起來,「開源群體」這樣的志願組織,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已成為我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我們並不付出金錢,但我們依賴他們的服務,他們亦需要我們的參與,他們的成長和管理,理應也是我們所關心的事。月前,維基百科宣布 Lila Tretikov 為新任執行董事,看來首要任務將是如何處理志願者的歸向。這將是日後管理學重要的一個案例。
 
原刊於《信報》網站,獲作者授權轉載。
 

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