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容易,欣賞難。人總是留意別人的缺點和不是,卻很少反省自己的問題。有些人很喜歡理性分析、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所以凡事都愛批評,甚至挑剔,得勢不饒人。許多人都重視理據邏輯,卻不重別人的感受,缺乏同情心及同理心,有些時候更不近人情,刻薄寡恩,容易引致跟人的關係緊張。不懂欣賞別人其實與不懂觀察 (observe)和感受(feel)有關。
尊重源於同情心
大多數人只憑本能去與人交往,不懂得細心的觀察;許多時候只看到人和事的表面,卻沒有看到內裏的原因和動機;只看到事情的一面,沒有看到全局;只考慮「理」卻忽略了「情」。人與人之間的紛爭便會沒完沒了;對外與同事爭執磨擦,對內則「家嘈屋閉」,如電視廣告的忠告「贏咗場交,輸咗個家,值得嗎?」同事要懂得互相欣賞才可以合作無間,夫妻要懂得互相尊重,才可以有美滿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多讚賞,不批評」是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提出與人相處的第一條金科玉律,他的著作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others巳是自我增值或成功學的經典,影響極之深遠。其實,任何人都希望受人尊重,被人欣賞,所以如何作出「善意的批評」或回饋 (feedback)不單要學習,還是一種待人處事的藝術。
其實,美善的人和事無處不在,每時每刻都在自己身邊出現,只是我們沒有細心觀察,沒有用心聆聽,沒有加以欣賞,自己麻木了,感受不到別人對自己的好;錯過了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機會。如果不懂得欣賞,就容易錯過寶貴的親情、友情、愛情,那是多麼的可惜呢!
現世鼓吹享樂 難以自我覺察
坦白說,懂得欣賞別人並不容易,因為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晴和一顆「柔軟的心」去感受別人的善意和愛。但現今的香港人實在太繁忙了,沒有一份耐性去思考和領略人的恩情和善意,所以要學習「慢生活」才能化戾氣為祥和。香港的生活節奏愈來愈急促,資訊愈來愈爆炸,工作令人忙得透不過氣來,但現代人卻要把自己的精力耗盡耗乾。有一個賣護肝產品的經典廣告,著名的中年男影星問:「今晚11點你會做什麼? 」然後他跑來跑去,開跑車,聲色犬馬⋯⋯最後得意洋洋地説Work hard, play hard;另一個經典廣告口號是「去旅行,去到盡」。這兩句話都深入民心。這些廣告都鼓吹享樂主義,及時得樂,可以消費自己的時間和健康,這樣的生活,很難令人靜心下來,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與人的關係,思考別人的言行背後動機,當然不會懂得欣賞!
要懂得欣賞,先要懂得如何觀察和感受。簡單來説,有三種生活及與人相處的態度和習慣。第一種叫「觀光念閒」即冷眼旁觀,漠不關心;第二種叫「觀過念怨」,處處不滿,愛責怪他人;第三種叫「觀功念恩」,會用心觀察他人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可惜前兩種人較多,最後一種的人較少,試詳細分述於下。
世上充斥觀光念閒的人
第一種人是最常見的。「觀光念閒」的人對外界的人和事都不太在意,沒有太深的感受。他們不太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和溝通,做事馬馬虎虎,生活渾渾噩噩。凡事人云亦云,只是「順潮流,順大隊」,沒有自己的主見。因為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所以凡事隨緣,與世無爭!這種人就像參加了旅行團,來到世界,走馬看花,匆匆忙忙,「到此一遊」。浪費了人生,白活了一場。當然,不懂得欣賞生命,發揮自己的才幹,和欣賞到親人朋友對他的愛!
「觀過念怨」的人不算多,但他們卻是自尋煩惱,甚至說是虐待自己。這些人的思想習慣總是負面的,憤世嫉俗,眼睛總只是盯着別人的錯處和微不足道的瑕疵。他們喜歡小題大作,小事化大;做事斤斤計較,又不肯原諒別人,時常埋怨和控訴社會;好像全世界人也拖欠了他一樣,所以經常心心不忿去投訴。他們這些行為不但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嚴重的更會做出反社會的行為。他們不懂欣賞,終極人見人怕,眾叛親離,最後只得落得自己孤孤單單一個人的收場,很是可憐呢!
觀功念恩的人懂得珍惜際遇
「觀功念恩」(observe merits and appreciate kindnesses)的人才是最開心快活的,雖然他們所遇到的人和事跟第一及第二種相似,但他的待人態度不同,觀察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讓他們與人的關係密切,得到別人的愛和關心。最重要的是他們懂得「以心相處」,用心去觀察和感受別人行為的出發點,希望了解他人的善意和心。他們把別人的恩德銘記於心,如父母養育之恩、老師教誨之恩、上司知遇之恩、前輩的提攜、下屬的協助、朋友的幫助、社會的福利、國家的保護。凡事都心存感恩,不但記得而且願意報答別人的愛,所以會孝順父母、善待朋友、回饋社會、報效國家。懂得「觀功」和「念恩」,人就不會容易發脾氣,出口傷人或麻木不仁,只是冷眼旁觀,而懂得欣賞天地萬物和天下眾生,懂得珍惜自己和珍惜與身邊人的關係!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聖人也會犯錯,何況是一般常人,所以我們不必經常怪責別人,反而要經常自我反省,待人以寬,律己以嚴。《弟子規》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教導當我們看到別人有才華,不要因為嫉妒而貶低別人;對富有的人態度不諂媚求榮;對貧窮的人不表現出驕傲自大。俗語有句說得很準:「憎人富貴厭人窮」。嫉妒、自私、愛富嫌貧都是人類的劣根性,能有胸襟做到「識英雄重英雄」的人很少。《三國演義》裏的周瑜經常慨歎有諸葛亮的出現。兩雄相遇,各為其主,互相鬥智爭雄,「一時瑜亮」,最後孔明「三氣周瑜」,公謹氣憤吐血而死,死前還說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名句!欣賞別人要有胸襟;欣賞自己對手更能顯出大將的風範。其實財富、權力都是過眼雲煙,人們不必諂媚權貴,反而德才兼備的君子才值得眾人欣賞和擁戴。
中華文化不鼓勵讚賞
反觀傳統中國文化,就必須承認也是有一個「盲點」的,就是太吝嗇對人的讚賞。在古代,無論父親、老師或長輩對孩子都很嚴厲嚴格,罰的多,讚的少,生怕誇獎得太多,孩子使會心生驕傲。中國人相信「滿招損,謙受益」,怕會把孩子「讚壞」呢!相反,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總愛誇獎別人,awesome、fabulous、excellent都常掛在口邊,但我覺得「少讚」和「濫讚」都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令他們無所適從,得不到真正的回饋。做得好,得到讚揚和肯定有肋鞏固及加強好行為的作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因此,我們必須要真誠地讚賞孩子,出於真心,應讚才讚,該賞才賞,讚賞才發揮巨大的效用。
卡耐基説:「批評別人對事情毫無幫助,別人不會因為你的批評而改善,只會打深對自己的不滿和仇恨,所以我從不批評别人」,他的辦法是以鼓勵(encouragement)代替批評(criticism)。勵字從「萬」字和「力」字所組成,是個會意字,欣賞讚美別人能產生萬力呢。「良言一句三東暖,惡言一句六月寒」,我相信大家都有被別人讚賞的經驗,那感覺猶如體內有一股暖流流過呢!
要表示欣賞並不困難,而且可以不花費分文:一句簡單的鼓勵說話、一個肯定的微笑、熱烈的掌聲、給予大拇指一個讚、搭一搭他的膊頭、一顆星星貼紙、一份小禮物、一張獎狀、一個擁抱、各式各樣的小驚喜……
欣賞可以很難,如果你只「觀光」、「觀過」,如果你妒忌別人,心胸狹窄;如果你沒有柔軟的心、感恩的心;但欣賞可以很簡單,只要你懂得「觀功念恩」,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立刻改變,變得美麗!「世上從不缺乏美麗的人與事,只要用心觀察和感受」,美境當前,就視乎你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