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成立疫情下經濟復甦委員會

筆者建議政府應盡快成立疫情下經濟復甦委員會,就算確診未能歸零,以及疫情會多翻反覆,政府必須預早策劃經濟復甦的安排。

香港經濟在全球疫情下強差人意

香港在今次疫情引致的經濟衰退,加上中美衝突,史無前例比2003年嚴重非典型肺炎時更嚴重,今年第二季的GDP已下降9%,最新失業率已上升到6.2%。自今年年初疫情在國內爆發及媒軆作有系統的報道,至今已在全球擴散;雖然亞洲一些國家疫情大致受控,其他地區很多國家疫情仍然嚴峻。

在這情況下,全球航空業已差不多完全停頓,酒店業只錄得個位數字的入住率;個人收入下降、資產價值收縮、經濟不穩定性持續上升等都大幅減少個人消費和私人投資,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已影響各行業,而香港亦在所難免。今次疫情對香港經濟和就業的衝擊,明顯比2003年非典嚴重得多。非典主要影響中國和香港,並沒有在全球擴散和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香港在2003年上半年經歷非典時,事實上整體經濟仍有增長(1.7%),而在下半年已明顯反彈(4.4%)。

香港歷來失業率最高是在非典疫情時,整體失業率由2002年第二季的7.6%上升至2003年第三季的8.5%。而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持續反覆,失業率自2001年第二季以來一直高企,非典疫情只令失業率在這段時間內上升0.9個百分點。今次的失業率已由去年第四季的3.1%,大幅上升至今年第二季的6.2%,未來是否再惡化,視乎全球疫情發展的狀況,以及香港政府保就業政策的成效。但就算失業率短期內趨向平穩,我們仍要保持警惕,因為僱主安排放無薪假和減薪情況很可能仍會惡化,這對青年人影響特別嚴重;事實上,20到29歲的年輕人群組最新失業率已超越10%,與非典時的髙峰相約。

 

在現時情況下,社會對經濟衰退的焦點多集中在失業方面,對GDP的關注不多,雖然兩者有直接關係。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失業和減人工是直接關乎開飯和民生的問題。香港在今疫情下的保就業政策,成效如何?我們可作怎様的評估?從表一看來,香港在第二季的失業率已快速上升;除了美國外,英國、新加坡和南韓的失業率仍大致穩定。

除南韓外,香港經濟在第二季的收縮算是比較溫和的,而失業率的惡化也算是在合理的範圍內,但英國、南韓和新加坡則維持很低的失業率。南韓和新加坡很可能都有某程度的社會契約和勞工法例,對僱員的職位有更大的保障。在英國,跟據政府的統計數字,在這段疫情時期,已蒸發了很多短期和臨時職位,有大量勞動力退出勞動市場。這些暫時不活躍的勞動人口超過700萬,而英國現在的總就業人數則約為3000萬;由於他們已退出勞動市場,他們並不被計算在失業數字內。我們在這裏雖然嘗試提供了一些分析,必須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的就業結構,才能提出一些更詳細的分析和可参考的政策選項,為香港制定更有效的勞工政策。

現在疫情發展和防疫惜施由醫學專家負責,而經濟發展和復甦惜施則由誰負責?財政司間中發表的言論,不但未能使港人理解現在的整體情況,他對經濟前景更無任何論述,以使港人對社會經濟能重復信心。財政司在2月底公布預算案時,2020年的GDP預測是 -1.5% 至 0.5%,到4月底時再調低至-4% 至 -7% ;從現在數據看來,除非香港經濟在第四季會有奇蹟性反彈,不然,今年經濟下跌一定超過7%。現在來看,經濟是否跌超過7%?似乎已不大重要。如果再過幾個月疫苗真是就能製成,現在很可能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現時情況下,社會對經濟衰退的焦點多集中在失業方面,對GDP的關注不多,雖然兩者有直接關係。(亞新社)
在現時情況下,社會對經濟衰退的焦點多集中在失業方面,對GDP的關注不多,雖然兩者有直接關係。(亞新社)

政府為香港經濟復甦可以做什麼?

下一步,政府為香港經濟復甦可以做什麼?回顧香港自回歸後的兩次經濟大衰退:自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至2003年的非典的長達六年一段時間,以及2008及2009年的全球金融風暴。當時的兩位特首都推出了新的產業政策,以新的經濟產業增長點,嘗試長期改變經濟結構為主要政策方向。

董建華在1998年採納了由田長霖教授出任主席的創新科技委員會所提交報告的建議,希望把香港打造成多個新產業中心,其中包括產品發明中心、創科中心、中醫中藥中心、時裝中心、多媒體娛樂中心、零件供應中心、人才和技術轉移中心等;政府注入了大量的資金。這些以科學家為主導的新產業建議,雖然部份仍是政府支持重點,但在區域和國際的競爭環境下,至今仍不能通過市場的考驗。

在面對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特首曾欽權成立了由他主持的經濟機遇委員會,推動了六大優勢產業,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教育服務、醫療服務、環保服務和測檢驗證。這六項產業中,其實文化和創科已是董建華的長期聚焦的新產業,而其他的四項產業,至今都沒有成功高速發展起來。事實上,當特首梁振英上任不久,就否定了教育服務和醫療服務作為產業發展的定位;而環保服務和測檢驗證,由於香港市場狹小和本地技術水平不髙,基本上發展空間不大。

今次疫情對整體經濟的不利影響,估計有兩至三年,例如IATA估計全球航空業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政府至今安排的總救市支出已約達2800億,等於香港GDP的10%。現在不少的支助政策,是對百年一遇疫症的新回應,是短期措施,一方面是保障民生(例如「派錢」),另一方面是保障經濟的長期競爭力(例如支助國泰)。

政府集中推出短期措施,有需要時作出微調,是正確的策略。香港是以私營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制訂任何支援政策時,必須以維持香港的核心體制為基礎,並配合這體制的特性和優勢而推行。保就業以企業為中介,在信任僱主基礎上,再加上一個舉報和監管制度(包括退款和罰款),雖然仍有少量的無良僱主,這很可能已是最有成本效益的制度。不要忽略的是:這是接近1000億元的新計劃,涉及各私營企業受僱的約200萬僱員;這計劃的龐大和複雜性,是不可想像的。政府執行時出現一些差錯,在所難免。我們能互相體諒,各司其職;信息能有效傳遞交換;傳媒、議員、非政府組織等都能有效承擔監督的角式;政府繼而作出回應及政策調整,能補漏拾遺,從善如流,致關重要。

筆者建議政府應盡快成立疫情下經濟復甦委員會,就算確診未能歸零,以及疫情會多翻反覆,政府必須預早策劃經濟復甦的安排,目標是保障和促進香港現有的優勢產業和消人消費,並促進市民對未來經濟復甦的信心。經濟衰退並不可怕,復甦無望才是市民深層的恐懼;政府能務實地提出經濟復甦方案和願景,是責無旁貸。

以往在經濟大衰退下推出新產業的政策方向,並不乎合香港的經濟結構和優勢,更不可能產生短期效益,不可再重蹈覆轍。這委員會的成員不應只以不同行業的大企業髙層為主,因他們都大多是集中為本業爭取利益。政府應考慮多邀請熟悉香港情況的經濟學者加入,以能多從成本效益、市場失效、經濟公平、區域競爭等更全面的角度向政府提供意見。

政府應成立疫情下經濟復甦委員會二之一

羅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