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格遜與畢菲特,兩棵長青樹,一個是叱吒球壇近30年的蘇格蘭人,一個是投資界神話、富可敵國的美國人,兩位老者都面對日落黃昏、英雄垂暮的抉擇。
費格遜(Alex Ferguson),現年73歲。2013年退休之前,是英超球隊曼聯的領隊,獲公認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教頭,他在位曼聯的26年間,曼聯成為英超史上第一支三冠王,也是自有英超聯以來,奪冠最多的球隊(自1992年始至2013年的21年中,費格遜帶領曼聯奪得13次冠軍),戰績包括五次足總盃封王、四次牛奶盃、兩次歐聯冠軍等等。
執教曼聯的26年裏,他一手將曼聯由一間只是頗受歡迎、有點歷史、帶點傳奇的二線球會(那些年尚是利物浦皇朝正盛的年代),打造成為一間瘋魔全球、稱霸英超、逐鹿歐聯的頂級球隊。
畢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現年84歲,尚未言休。至今為止,畢菲特是美國當今最負盛名的投資人,其掌管的旗艦Berkshire Hathaway(巴郡),被投資界公認為是推翻「有效率市場論」(Efficient Market Theory)的活生生例子。在畢菲特接手前,巴郡不過是一間瀕臨倒閉的小型織布厰(老畢至今尚經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的說投資巴郡是他投資生涯中最愚蠢的投資)。但自他接手公司後,自1965年始,至今的49個年頭裏,畢氏把巴郡這旗艦,打造成一間超級「公司收買佬」,有全面收購的、也有做小股東的,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點算,巴郡現手持超過80家公司的股份,其中有九家如果獨立上市的話,將會是《財富》(Fortune)500強的企業。而投資在巴郡的股票,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是絕對跑贏任何大市的指標。
費格遜的買賣哲學
管理足球隊與管理投資公司表面上可謂風馬牛不相及,但細看之下,也有不少相同且有趣之處:譬如買賣球員。有統計總結費格遜在紅魔26年共買入了99個球員,包括「貴價貨」如貝碧托夫(Berbatov, 2008, £30m)、華朗(Veron, 2001, £28m)、費定南(Ferdinand, 2001, £27m)、朗尼(Rooney, 2004, £26m)、雲佩斯(van Persie, 2012, £24m),及更多「平貨」如 C 朗(C Ronaldo, 2003, £12m)、奧雲(Owen, 2009, 免費)。
綜合費格遜這26年來的紀錄,我們可以這樣總結他的投資哲學:
一、價值投資:就算是表面上金額大的,他一定是已經看到證明或成績,即是說,是有一定的保險、「護城河」才肯出手,這有點像我們投資述語所指的「價值股」。當然,昨日的表現與成績,未必等於今日、明日的表現和成績,何況足球要講究團隊合作,球員在別處有發揮,也不等於在曼聯會有表現。上述幾項巨額收購,也包括了如貝碧、華朗的相對失敗個案。
二、人棄我取:另一讓人細味咀嚼之處,是費格遜喜歡在不起眼處,發掘價值,這在幾項重要收購中表露無遺,包括簡東拿的收購(Cantona, 1992, £1.2m!)、瑞典的拿臣(Larsson, 2007)的七場借用(沒有轉會費)、上述奧雲的免費收納等,均可嗅到費爵爺偶然喜歡人棄我取丶賭賭自己的眼光的脾氣。
三、見好就收:當然,費格遜的經典之作,一定要數以天價出售C朗拿度(買:2003, £12.3m;賣:2009, £80m),及高價賣碧咸(買:自家青訓產品,無本;賣:2003, £25m)。這兩項交易,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買賣當時,球員仍是當時得令的明星,尤其是 C 朗,離開曼聯時只有24歲(碧咸離隊時已是28歳),可以說他的黃金年代尚在前面。
費格遜之所以割愛,是球會的財政需要,也是球員對銀河艦隊的心儀,更是他對球員要求絕對控制不得要領的結果。當然,買賣多總有失手之作,如烏拉圭人科蘭(Forlán),便是過早止蝕、大嘆走寶之「驚」典案例之最(買:2001, 11m歐元;賣:2004, 3.2m歐元),及後科蘭是繼巴西朗拿度(Ronaldo)後首位於西甲兩度奪取神射手獎的球員,並於2010世界盃勇奪金球獎!未知當時費 Sir 有沒有給他發短訊呢!
當然,搞足球,跟經營投資公司不盡相同。最為不同的,就是球隊每周每場都要排陣比賽,而每場比賽都得計分,尤其是英超的教頭,每周幾乎兩場比賽,加上貴為曼聯這等大球會,賽前賽後的訪問一籮籮,不然怎麼製造話題,向廣告客戶交代!但買賣公司就沒有這「場場嚟料」的壓力,就算是季度業績,也最多是每三個月交一次功課。
但我們卻也看到球場上一句至理名言,與投資市場是共通的,那就是——不管你過去是如何厲害(射手、教頭等等),你的價值是你下一場球賽的表現、能為球隊帶來什麼(A striker is only worth the value of his next goal.)——這不是與我們投資要往前看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繼任人的選擇
回到本文核心的問題:繼任人的選擇。費格遜的退任及繼任人的選擇, 是以如下出人意表的方式完成。他選擇在其任內第26年、穩奪第13個英超冠軍之際,忽然急流勇退,並親手任命其繼任人,即時任愛華頓領隊,同鄉莫耶斯(David Moyes),似乎是想做到在光榮隱退之同時,達致一脈相傳的意味。但事隔僅僅11個月,人算不如天算,他親手指派的接班人,卻因成績太差而在球季結束前的四月慘吃無情雞,連一季都完成不了,餘下四場「爛灘子」,更要臨時出動從沒執教經驗的老將傑斯上場,勉強收拾殘局,可謂滑鐵盧之最。陰謀論者認費 Sir 是早知莫耶斯斤両有限,眾裏尋他是為了突顯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就。
無論此論成立與否,事實證明,選擇莫耶斯,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似乎是大錯特錯的。他從未取得過聯賽錦標,從未踢過歐聯,從未管理過大球會,從未駕馭過周薪超過5萬鎊的球員(當年愛華頓最高薪球員為周薪45000的左閘 L・班尼斯,但曼聯一眾球星動輒就是10萬鎊!)、從未⋯⋯當然,事後孔明畢竟容易,但老費這次老貓燒鬚,正好給畢菲特當頭捧喝!
眾所周知,畢菲特一直在找繼承人。兜兜轉轉,接班人選幾經風波,現在公開的說法,是他準備找一共三個不同的人或職位繼承他,這分別是:主席、行政總栽及首席投資官。
但這當中包含的挑戰何其多?
首先,今天的巴郡和老畢起步的巴郡簡直是天南地北。當初的巴郡是間快要破產的紡織厰,今天的巴郡,麾下30萬員工,80間大大小小的公司,其中九間是財富500強的可比企業,且巴郡都是控股股東!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認巴郡的成功是個奇蹟,包括老畢。如此重要的位置的繼承,談何容易?
另一個難度,就是雖然巴郡市值3000多億美元,但其實巴郡的總部,即老畢的老家,美國中部城市奧馬哈,只僱用了員工兩打(24人)!有說,各子公司的老總,今日聽話,是礙於老畢的面子,待他老人家人走茶涼之後,一眾諸候會否願意繼續效忠中央的領導,實在是有懸念的。
最後,令人有點意外的是,老畢居然任命了以農夫及攝影師自居的大兒子候活(Howard)為巴郡董事長,雖然說主席是多為名譽性、非執行性,不過,這畢竟有點家族承傳的味道。
這點也是我們最應擔心的一點,老費為了搞衣缽承傳,不惜找了個阿斗,但願候活不是巴郡的阿斗、曼聯的莫耶斯!